石紅許
劉勰在《文心雕龍》里說:“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的確如此。文章好不好看、感不感人,貴在一個“情”字。寫作時,要巧妙地將“情”融入字里行間,貫穿全文。
平日里,我會行走于鄉(xiāng)村,進行野外考察,少不了與花草樹木打交道。作為一名寫作者,我覺得應該珍惜每一次深入大自然的機會,不放過任何入眼的民俗、人文、道路、村貌和山水田園,尤其要關注四季輪回及鄉(xiāng)村的變化。此外,還應主動與當?shù)剜l(xiāng)親交談,獲取寫作素材。
當我在懷玉山深處發(fā)現(xiàn)一株千年香榧時,那滿樹可愛的香榧果搖曳出我的靈感,讓我有了寫作的沖動,寫下這篇《枝頭濃縮的千年時光》。這種沖動來自對生命的探秘、對美好生活的期許,還有對大自然的向往和禮贊。
文中圍繞洋塘香榧的前世今生展開寫作,適當?shù)匾?jīng)據(jù)典,如蘇東坡、陶弘景等人的語句,增加文章的文化含量,那么陌生的、遙遠的香榧,就會變得生動且有溫度。本文甚至還大膽地讓古人“走進”文章中來,巧妙地將陸游與唐婉、歐陽修、徐霞客引入現(xiàn)場,合情合理地展開想象,不但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還開闊了讀者的視野,從而產(chǎn)生共鳴。
情感是文筆流暢的潤滑劑。注入了情感,寫起文章來就一氣呵成,甚或文采飛揚。比如寫故鄉(xiāng),我們就會尋找那些關于鄉(xiāng)愁的意象,一般都是老屋、炊煙、農(nóng)具、稻田、耕牛、雞犬相聞等。此外,我們還要敢于面對新鮮事物,敢于挑戰(zhàn)自己,去嘗試大膽創(chuàng)新。當然,這一切均要有對山水的依戀和對家鄉(xiāng)的真摯感情。哪怕是一株他鄉(xiāng)的古樹,我們同樣可以與它建立真摯友好的感情,寫起來就會有話可說。寫文章,切忌說空話、大話、套話甚至假話。
很多時候,面前的事物似乎難以融入寫作主題,怎么辦?的確,我們身邊不乏感人的細節(jié)、故事、情景,無論是人還是物。我們要用心去觀察、去體會、去描述,用真情去觀照。只有先感動了自己,才能讓讀者隨著文字比照內(nèi)心,從而產(chǎn)生共鳴,心靈就會受到震撼和感動。風聲、雨聲、鳥語、蟲鳴等,哪怕是一花一草、一磚一瓦,都可以賦予其生命,讓它們活起來。這也正是我們解決寫作困惑的方法之一。
文中結尾看似寥寥幾句,卻是飽含濃情,將這種癡迷一方山水的情感傾注在文字里,任憑讀者去感悟。
我始終相信:“感人心者,莫先乎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