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明《琵琶記》的42首下場詩主要由兩種形式組成,一種是集詩句、俗語、諺語、佛語而成的集句下場詩,一種是詩人依據(jù)各出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身份所作的自創(chuàng)下場詩。《琵琶記》的下場詩在述評劇情、推動情節(jié)、抒發(fā)情感、營造氛圍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劇中的一些下場詩也存在不足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詩句脫離劇情、風格不諧、視角不一等方面。
關鍵詞:《琵琶記》;下場詩;集句詩;自創(chuàng)詩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師范大學研究生科研與實踐創(chuàng)新計劃校級項目“《笠翁十種曲》關目藝術研究”(2020XKT668)階段性成果。
下場詩是中國古代戲曲領域中的一個重要術語。郭英德《明清傳奇戲曲文體研究》中說:“宋元戲文如《張協(xié)狀元》、《琵琶記》等,在每出戲的末尾,一般由在場角色念誦兩句或四句韻語,然后下場,這韻語一般稱‘下場詩,也稱‘收場詩或‘落場詩?!盵1]這些宋元南戲的下場詩,語言直白質樸,多以民間流行的俗語、諺語為主,對于字數(shù)和出處也并無講究。明清時期,傳奇戲曲下場詩的創(chuàng)作趨于規(guī)范,有的作家自撰下場詩,有的作家集錄唐詩為下場詩,“時本多尚集唐”[2]即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明清傳奇下場詩的創(chuàng)設情況。在戲曲下場詩的演變過程中,“傳奇之祖”《琵琶記》的下場詩備受后人關注,王驥德《曲律》曾說:“落詩,亦惟《琵琶》得體。每折先定下古語二句,卻湊二語其前,不惟場下人易曉,亦令優(yōu)人易記。”[3]王氏給予《琵琶記》下場詩以高度評價,指出了《琵琶記》下場詩集錄“古語”的創(chuàng)作方法,并從觀眾易曉、演員易記方面贊頌其通俗易懂。王驥德的評論為我們全面、深入分析《琵琶記》下場詩指明了方向,本文擬對各出下場詩的生成方式與文學功能進行系統(tǒng)考察,并對其不足之處予以說明。
一、《琵琶記》下場詩的類別與特點
《琵琶記》全劇共有42首下場詩,其中作者創(chuàng)作的下場詩有16首,其余各首則以集錄方式生成,包括集名家詩句下場詩15首,引用宋元諺語7首、宋元俗語2首,還有2首引錄佛家語。以此就創(chuàng)作方式而言,《琵琶記》下場詩大體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作者依據(jù)作品內容所作的下場詩,即下場自創(chuàng)詩;一種是集名家詩句、俗語諺語等而成的集句詩,即下場集句詩。
(一)下場自創(chuàng)詩
下場詩的創(chuàng)作必須考慮到兩方面的因素,一是下場詩必須與各出的故事情節(jié)保持高度一致,能對各出主要內容進行恰當?shù)馗爬ɑ蛟u述;二是要立足人物形象及其處境,為劇中人創(chuàng)作符合身份特征和具體心境的下場詩句。
《琵琶記》作為一部戲曲經典,它的下場自創(chuàng)詩也確為這方面的典范。作者高明秉持著“優(yōu)人易記,場下易曉”的總體理念來創(chuàng)作下場詩,相當一部分詩句本色自然,通俗易懂。如“金閨愁配”一出的下場詩:“匹配本自然,何須苦相纏。眼前雖成就,到底也埋怨。”①又如《路途勞頓》下場詩:“哽咽無言對二真,千山萬水好艱辛。見說洛陽花似錦,只恐來時不遇春?!边@些下場詩皆立足出目劇情,平直曉暢,前者表達了牛小姐的婚姻觀念和內在情感,后者抒寫了趙五娘尋夫的旅途和憂慮。但是,不容忽略的是,作品中的某些下場詩也富有文采,如“激怒當朝”一出下場詩:“枉把封章奏九重,不如及早便相從。羈縻鸞鳳青絲網,牢絡鴛鴦碧玉籠?!庇秩纭霸冎郧椤币怀鱿聢鲈姡骸把╇[鷺鶿飛始見,柳藏鸚鵡語方知。假如染就干紅色,也被傍人講是非?!边@兩首下場自創(chuàng)詩文采斐然,是高明戲曲雅致語言的體現(xiàn)。
追求語言的個性化是《琵琶記》下場自創(chuàng)詩的重要特色。李漁《閑情偶寄》指出:“填生旦之詞,貴于莊雅,制凈丑之曲,務帶詼諧?!盵4]這就是說戲曲語言應合乎角色聲口,生、旦之詞要注重高雅,凈、丑之詞要語帶詼諧,這一理念在《琵琶記》下場詩中有鮮明的體現(xiàn)。劇作第三出“牛氏規(guī)奴”下場詩云:“(貼)休聽枝上子規(guī)啼,(丑)悶在停針不語時。(貼)窗外日光彈指過,(合)席前花影坐間移?!辟N旦飾扮的牛小姐念誦的下場詩莊重典雅,富有詩意,符合其尊貴身份和知識女性的特征。丫鬟惜春的下場詩則與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下場詩“悶在停針不語時”淺顯通俗,這與其丑腳扮飾的形象相得益彰。與之類似的還有第十四出的下場詩:“(外)枉把封章奏九重,(末丑)不如及早便相從。(合)羈縻鸞鳳青絲網,牢絡鴛鴦碧玉籠。”外腳牛丞相的語言莊重雅致,末、丑兩位媒婆的語言較為口語化,俚俗詼諧。
(二)下場集句詩
集句詩,即集錄他人詩句而成的新詩。集句創(chuàng)作頗為不易,《文體明辨序說》有云:“按集句詩者,雜集古句以成詩也?!w必博學強識,融會貫通,如出一手,然后為工。若牽合附會,意不相貫,則不足以語此矣。”[5]因此,要想創(chuàng)作一首精彩的集句詩,需要作者飽讀詩書,擁有較高的文采。作者高明從多種途徑集錄下場詩,通過整理、歸納《琵琶記》下場集句詩的引用類型和集句體式可以發(fā)現(xiàn),其26首集句詩可以分為集詩句、集諺語俗語、集佛語三類。
首先是集詩句。在古典戲曲發(fā)展的過程中,由于大批文人的加入,戲曲作品的典雅化程度逐漸提高,最終形成了雅、俗兼?zhèn)涞娘L格。宋元南戲的下場詩大都保持著“本色”當行的面貌,但在雅致風向的驅動下,那些通過引錄之法形成的集句詩呈現(xiàn)出一定的文雅化特色。高明有時直接引用前人詩句,如第三十七出“書館悲逢”的下場詩“今宵剩把銀缸照,猶恐相逢是夢中”,即出自晏幾道《鷓鴣天》詞作,用來表現(xiàn)蔡伯喈、趙五娘相見時悲喜交加的復雜情感。有時根據(jù)劇情對引錄之作稍作修改,如第三十五出“兩賢相遘”的下場詩:“無限心中不平事,幾番清話又成空。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鼻皟删涑鲎蕴拼娙死钌娴摹吨剡^文上人院》:“無限心中不平事,一宵清話又成空。”高明根據(jù)劇情將“一宵”改為“幾番”。后兩句則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答微之》:“與君相遇知何處,兩葉浮萍大海中?!盵6]307高明巧妙地改變了所引詩句的順序,并將“兩葉”改為“一葉”,寫出了五娘如大海中的浮萍般漂泊,孤苦無依。有的時候,高明襲取所引詩句的語義,對詩句本身進行大幅度修改,如該劇第二十六出“拐兒紿誤”下場詩有云:“憑伊千里寄佳音,說盡離人一片心。須知相別經多載,方信家書抵萬金?!痹娭小扒Ю锛募岩簟备淖蕴拼肚锼肌贰坝骷視馊f重”,“方信家書抵萬金”則出自唐代杜甫《春望》中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6]240,新組而成的這首下場詩抒發(fā)了蔡伯喈思家念親的傷感之情。
其次是集俗語諺語。作為戲曲重要組成部分的下場詩,其中也出現(xiàn)了俗語、諺語,這些廣為流傳的語言能夠言簡意賅地表達特定的戲曲內涵,并產生一定的社會教化作用。例如第二出“高堂稱壽”的下場詩:“逢時對景且高歌,須信人生能幾何。萬兩黃金未為貴,一家安樂值錢多?!鼻皟删涫亲髡咭罁?jù)劇情創(chuàng)作的詩句,后兩句則為民間諺語,意指錢財雖多,也比不上闔家歡樂。在本出中,蔡父以“人生須要忠孝兩全”命令蔡伯喈赴試,而蔡伯喈心中卻遵循“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的孝道思想。高明引用此句諺語,并讓生旦合唱,以此傳達他們合家團聚的心愿。這句諺語也頗為劇作家所重,《劉弘嫁婢》雜劇一折卜兒上場詩云:“休道黃金貴,安樂最值錢?!盵6]44《竇娥冤》《倩女離魂》中也均有此句。
最后是集佛語。在《琵琶記》的下場集句詩中,集佛語的詩句相較于其他兩類甚少,僅有第十三出和第二十三出的下場詩是引自佛家用語。例如,第十三出“官媒議婚”的下場詩:“君王詔旨不想從,明日應須奏九重。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鼻皟删錇樽髡咦詣?chuàng)詩句,概括本出戲的主要內容,后兩句出自《翻譯名義集回·釋十二支》:“(僧)肇曰前緣相生,也因;現(xiàn)相助成,緣也?!狈鸾陶J為一切事情均有因果,前者逝去,后者生起,循環(huán)往復,沒有間斷,所以這句佛語便由此而來。同時引錄佛家用語的還有第二十三出“待嘗湯藥”的下場詩:“正是藥醫(yī)不死病,果然佛度有緣人。”
二、《琵琶記》下場詩的作用
下場詩是中國古典戲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作品中具有特定的作用,這使其與古典詩詞顯著地區(qū)分開來。約略而言,這種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述評劇情,推動情節(jié)
大體而言,《琵琶記》的下場詩都與對應出目的故事情節(jié)有關,起到了概括內容、評論劇情的作用。例如第十四出“激怒當朝”的下場詩:“枉把封章奏九重,不如及早便相從。羈縻鸞鳳青絲網,牢絡鴛鴦碧玉籠?!痹撛娛稣f蔡伯喈辭婚無果之事,“枉”“不如”“羈縻”“籠絡”諸語寫出了蔡伯喈的抗爭無力與婚姻情況。又如第五出“南浦囑別”下場詩:“才斟別酒淚先流,郎上孤舟妾倚樓。片帆漸遠皆回首,一種相思兩處愁?!痹娮魈N含著無限的哀愁,寫出了蔡伯喈、趙五娘新婚不久被迫分離的情形,可謂本出情節(jié)的綜括。
《琵琶記》的下場詩不僅具有述評劇情的作用,有的還起到了設置懸念、預示情節(jié)的作用。如第三十二出“路途勞頓”的下場詩:“哽咽無言對二真,千山萬水好艱辛。見說洛陽花似錦,只恐來時不遇春?!蔽迥锇苍岷霉藕螅闾ど狭诉M京尋夫的道路。一路上困難重重,苦不堪言,既盼望早日到達京城尋得夫君,又害怕伯喈見她現(xiàn)在的憔容,不易相認。詩作的后兩句:“見說洛陽花似錦,只恐來時不遇春”,表面上寫難見洛陽的繁華,實則是暗示五娘對與伯喈的相認充滿了擔憂。此處的兩句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預示情節(jié)的作用,為下文五娘通過真容題詩打動伯喈的劇情埋下了伏筆。
(二)抒發(fā)情感,營造氛圍
高明《琵琶記》包含諸多悲情場次,其下場詩在營造悲劇氛圍方面相對顯著。作品第九出“臨妝感嘆”下場詩有云:“回首高堂日已斜,游人何事在天涯?紅顏勝人多薄命,莫怨春風當自嗟。”本首下場詩以趙五娘的獨唱為主,詩的前兩句寫她感嘆父母年事已高,而丈夫又音信皆無;詩的后兩句寫她嘆息青春易逝,朱顏非故。整首詩與本出“臨妝感嘆”在情感格調方面保持一致,唱出了趙五娘的凄苦與思念,給劇情增加了悲劇色彩。
再如第二十一出“糟糠自厭”的下場詩:“只為無錢送老娘,須知此事有商量。歸家不敢高聲哭,惟恐猿聞也斷腸?!薄霸憧纷詤挕币怀鰵v來是《琵琶記》中最感人的一場戲。伯喈離鄉(xiāng)赴試,家鄉(xiāng)卻遭遇饑荒,五娘變賣自己的嫁妝換來糧食以供養(yǎng)公婆,而自己卻躲在一旁偷食糟糠。之后公婆發(fā)現(xiàn)真相,痛不欲生,不久婆婆便撒手人寰,公公也病倒了。趙五娘不得不獨自面對極其悲慘的生活,更慘的是不僅不能痛哭,而且要笑顏面對病榻上的公公。本出下場詩即寫出了趙五娘生活困頓和孤苦無依,其建構的悲劇氛圍令人唏噓。
三、《琵琶記》下場詩的不足
大體而言,《琵琶記》下場詩很好地概述、評論乃至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契合作品人物的身份、性格等。然一個不容忽略的事實是,《琵琶記》下場詩在細節(jié)方面還有一些不足之處,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若干下場詩與劇情不能完全契合。《琵琶記》下場詩與戲曲情節(jié)存在著密切的關聯(lián),或綜括,或評述。令人遺憾的是,《琵琶記》中的一些下場詩句溢出了劇情。以“代償湯藥”一出的下場詩而言,前兩句“公公病里莫生嗔,員外寬心保自身”緊扣劇情,后兩句“正是藥醫(yī)不死病,果然佛度有緣人”則與本出故事情節(jié)的關系不那么顯著了。如果說“正是藥醫(yī)不死病”還與趙五娘侍奉公公吃藥有關,但“果然佛度有緣人”實在與本出情節(jié)聯(lián)系不上。
二是下場詩風格不統(tǒng)一。比如《張公遇使》寫李旺(凈)前來迎接蔡伯喈的父母、妻子,路上恰遇張?zhí)?,兩人談論蔡家的生活。本出下場詩由末腳、丑腳念誦,其內容為:“雙親死了已無依,今日回來也是遲。夜靜水深魚不餌,滿船空載月明歸?!鼻皟删錇樽髡吒鶕?jù)劇情創(chuàng)作,通俗易懂,適宜末腳聲口?!耙轨o水深魚不餌,滿船空載月明歸”化用了唐代詩人德誠的詩句,這兩句文辭典雅的詩句與前兩句風格殊異,并不宜出自丑腳之口。
三是一些下場詩的創(chuàng)設視角存在問題,這在《副末開場》下場詩上體現(xiàn)得特別明顯。副末開場是南戲、傳奇作品的開場范式,該出末腳念到:“極富極貴牛丞相,施仁施義張廣才。有貞有烈趙真女,全忠全孝蔡伯喈。”此四句可以視為一首頗為特殊的下場詩,作者以“富”“貴”詮釋牛丞相,以“仁”“義”評價張廣才,以“貞”“烈”定義趙五娘,以“忠”“孝”論定蔡伯喈。審視四句,我們會發(fā)現(xiàn)首句“極富極貴牛丞相”顯得格格不入。一方面,作者以“牛丞相”入詩不能不令人質疑,因為我們實在找不到棄置文本中更為重要的牛小姐的原因。另一方面,后三句詩句矚目于蔡伯喈、趙五娘、張廣才三人的品質,而詮釋牛丞相的“富”“貴”則與此完全不同。
注釋:
①高明.琵琶記[C]//毛晉.六十種曲(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58.(文中所引《琵琶記》的下場詩均出自此書)
參考文獻:
[1]郭英德.明清傳奇戲曲文體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70.
[2]孔尚仁.桃花扇[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桃花扇凡例13.
[3]王驥德.曲律[C]//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142.
[4]李漁.閑情偶寄[M]//李漁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3.
[5]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111.
[6]黃竹三,馮俊杰.六十種曲評注(第一冊)[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周玉銀,江蘇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
編輯:李光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