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兆宏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擺脫功利化的教學,加強知、行、情的合一,挖掘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因素,有愛國的情懷、至愛的親情、真摯的友情等,都散發(fā)出美的魅力,教師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情感去審美,去感知形象之美、品味語言之美、領悟其中意蘊之美,能在審美中引發(fā)強烈的共鳴。
一、精心做好情感準備
教師要傾注自己的情感,關心學生、呵護學生,成為學生的摯友,幫助學生解決人生的困惑。教師要激勵學生,滿足學生被關心、被尊重的需要,讓他們感受來自教師的濃濃愛意。教師在課堂上要做到精講精練,運用多樣的方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情感。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情感意識,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讓他們釋放自己的情感,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想,與文本產(chǎn)生共鳴,從而推動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師要運用感化的策略,借助于文本的情感,引導學生思考、想象,釋放他們的內(nèi)心情感,讓他們更好地接收文本內(nèi)容。如在學習《孔乙己》時,教師讓學生細細品讀場景片段,細細演讀孔乙己到酒店喝酒被取笑的兩個場景片段,孔乙己只好向孩子說話的兩個場景片段,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及最后一次到酒店的兩個場景片段。學生通過演讀,能感受場景中運用的敘事方法,能調(diào)動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
二、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
教師要鼓勵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本,讓他們在閱讀中注意語速、語調(diào),自然地流露情感,從而能準確地理解文本所表達的內(nèi)容。教師要鼓勵學生齊讀、默讀,以自己的方式去閱讀文本,能讀懂內(nèi)容,感受文本語言所帶來的魅力。當學生的情感被激發(fā)出來時,教師讓學生齊讀文本,體會其中語言的精煉、內(nèi)容的抒情。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離不開情感的灌輸,學生在寫作中也要自然地釋放自己的情感,教師要為他們提供抒發(fā)自身情感的平臺,調(diào)動他們的寫作熱情,讓他們自覺地融入到寫作中來。教師要鼓勵學生多發(fā)言,讓他們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讓他們講述身邊的小故事。學生還要學會聆聽,能抓住表達的關鍵信息。教者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諸如“學習的煩惱”“青春的話題”等內(nèi)容,就會打開學生的話匣子,他們就會各抒己見,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能形成情感的交流、思維的碰撞。
教師授課時要精神飽滿,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喚醒學生的情感,以真心打動學生。課堂教學中要加強各部分的銜接,讓各部分環(huán)環(huán)相扣,能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教師的語言要準確、生動、有趣,要以美的語言激勵學生上進,點燃學生的情感之火,幫助他們解開人生的困惑。教師要采用啟發(fā)、探究等方式教學,能開啟學生的思維,引發(fā)學生的想象,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情感。
三、在課外活動中實施情感教育
教師要讓學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體會文中的情感,感受人物的心境。如在學習《孔乙己》一文時,教師讓學生分別扮演孔乙己、小伙計、看客等不同的身份,讓他們感受人物的心理,讓他們感受孔乙己的不幸。教師可以對情節(jié)進行改編,以彰顯時代特色,讓學生能融入自己的情感,能調(diào)動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能更好地理解文本。
教師要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去表演話劇;可以讓學生去朗讀詩歌,要讀得有感悟,有深度,能引發(fā)學生學習詩歌的熱情;可以讓學生參與演講比賽,讓他們通過多樣的活動,提升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增進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他們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建立作者、讀者與文本之間的關聯(lián),不斷地啟發(fā)、誘導學生,在習得知識的同時,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情感,能促進知、情、意的融合,能促進學生語言素養(yǎng)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