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獻文
摘要:紅色文化是一曲氣壯山河的凱歌,是一座激勵后人,彪炳千秋歷史的豐碑。在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之中有很多的紅色資源,這些不僅僅蘊含了許多的紅色文化知識,更是實施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載體。特別是歷史學科,常常會涉及很多的革命知識和歷史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他們,更要挖掘其中的德育價值引領學生們實現對紅色文化的傳承,用紅色文化熏陶學生的精神世界,激勵當代的高中生薪火相傳,繼往開來,樹立理想,不忘學習。接下來,筆者結合自己的歷史教學實踐,對紅色資源融入高中歷史教學的策略進行了研究,希望對相關研究者有所啟迪。
關鍵詞:紅色資源;高中生;歷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1-004
教育部明確提出了要改革我們的教育理念,在每個階段都要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幫助他們獲得人生發(fā)展必需的基本素質和關鍵能力,以推動他們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需要。也就是說,我們的教育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加強對學生個人品質、社會關愛、家國情懷、家庭情感等的培養(yǎng),從而體現德育育人的根本目標。高中生正處于認識發(fā)展的關鍵期,他們的理想和人格逐漸定性。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歷史學科中的紅色文化資源,緊扣紅色教育主題,積極做好高中生的德育工作,助力高中生的成長。
一、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教好教材中的紅色知識
新課程理念強調教學要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促進學生能力、素養(yǎng)的發(fā)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特別是在教學教材中的紅色知識,更需要創(chuàng)新我們的教學方法,才能夠改變學生對于歷史課堂的刻板印象,提高他們的參與興趣,從而幫助學生們更好地了解我國的革命歷史發(fā)展及其意義。
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新課改的理念我們可以引入合作探究式教學,這一教學模式最大的特點在于合作、探究,學生們由被動的學習者變?yōu)榱酥鲃拥奶骄空?,教師由教學的管理者變?yōu)閷W生發(fā)展的指導者,從而可以更好發(fā)揮教師的引領作用,激活學生內在潛能,促進其更全面發(fā)展。比如,在教授《國共十年對峙》這部分內容時,我們沒有采取灌輸的教學模式,而是選擇運用信息技術,打造一節(jié)有趣的、有感的、豐富的課堂,吸引學生們主動去了解國共十年對峙這段歷史知識。
課前筆者利用網絡搜集到大量材料,制作多媒體課件。整個教學設計遵循了“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分析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征,研究完本部分教材內容后,開展信息技術教學,引導學生在主動參與、積極探究中,培養(yǎng)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并在其中滲透紅色文化教育。如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課件展示一段材料:國民大革命失敗之后,共產黨內存在一股消極情緒,此刻擺在共產黨面前的一個難題是妥協(xié)呢,還是退縮,還是反抗突圍呢?通過閱讀將學生帶入那個年代,引發(fā)學生對南昌起義的探索興趣。整個課堂一共包括了南昌起義、八七會議、根據地建設、紅軍長征學習環(huán)節(jié),每一個部分都利用信息技術的功能來講解事件的背景、經過、意義,特別是在結尾部分我們還引入了一段電影的視頻,邀請學生們課堂上一起觀看了視頻,視頻的引入極大地吸引了學生們的興趣,短短的幾分鐘視頻輸送了大量的信息,也讓學生們深刻感受到了“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道路的必然性,毛澤東這一偉大的決定將昭示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在探索富民強國的道路上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本節(jié)課結合新課改理念,運用信息技術開展紅色知識的教學,教學效率高,也激勵了學生們立志要向偉人學習,努力拼搏奮斗,加深了學生們對于國家的熱愛之情??梢?,我們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巧妙地將革命歷史的知識和先進的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更好地由表及里、持續(xù)深入去理解、感悟,引導學生真切地體驗歷史事件中蘊含的情感,潛移默化地實現道德水平的提升。
二、挖掘紅色旅游資源,拓展學生歷史視野
紅色旅游資源是紅色資源的重要表現形式,也是當代社會開展革命教育的一個重要場合。那到底什么是紅色旅游資源呢?其實,主要指的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推翻舊社會、建立新中國過程中被保留的一些紀念地、紀念物,這些地方和物品因為承載了一定的教育和文化元素,因此成了旅游景點。紅色旅游資源之中既有人文景觀,也有自然景觀,也有兩者的結合。充分利用這些資源,組織學生們進行紅色旅游,就能夠引導他們去學習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史知識,更好地體驗中國共產黨頑強拼搏、努力奮斗的革命精神。
那么,具體來說紅色旅游資源如何運用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呢?我認為有以下幾種途徑:
第一,分析教材,挖掘教材之中的紅色旅游資源素材。在高中歷史教材中,不是說每一個章節(jié)都能夠挖掘到紅色旅游資源,主要是集中在中國共產黨革命歷史相關的內容,我們主要是思考在這些章節(jié)之中如何開展紅色教育。例如我們在教學“新民主主義革命與中國共產黨”相關的知識點中,學生們通過教學內容的學習了解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過程和意義,也知道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對于我們國家乃至世界發(fā)展的影響。此時,我們結合這一知識點可以去收集相關的紅色旅游資源。如1921年7月23曰,中國共產黨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事件,會議在哪里召開呢?主要是上海租界的貝勒樹德里3號以及浙江嘉興南湖。如今,這兩個地方因為這次會議的召開變成了紅色旅游的景點,那么我們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們展示這兩處地方的紅色旅游資源,教師:“如今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陳列室之中,已經收藏了170多個歷史文獻,不僅有文獻資料,也有文物,我們看著這些東西仿佛能夠再次回到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時刻,感受這歷史性的一刻。”“同學們,你們看浙江嘉興南湖的這艘紅船,這是我們的中國共產黨的‘母親船,因為在這里我們的黨誕生了,我們要把這樣的紅船精神繼續(xù)傳承下去……”我們在多媒體上展示著這些紅色旅游景點,鼓勵有條件的學生和家長假期前去瞻仰,感受紅色文化的洗禮。
第二,用好紅色旅游資源資源,挖掘與教材的聯(lián)系。
我們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引入紅色旅游資源,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資源背后的歷史和意義。因此,在課堂上不能夠只是展示各種各樣的旅游景點,還要能夠找到和教材的結合點,輔助學生們去理解其中的知識。在中國共產黨革命歷史教學過程中,我經常會提到一個人物,那就是毛澤東,這也是學生們比較熟悉的。很多教師課堂上都會介紹韶山毛澤東故居,這是一處有名的紅色旅游資源。在課堂上,我們如何利用好這一資源呢?我們找到了教材之中“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這一知識點,完美地把韶山毛澤東故居和歷史課堂結合在了一起:在介紹毛澤東生平的環(huán)節(jié),我們在多媒體上展示韶山毛澤東故居的圖文資料,通過引導學生們觀察韶山毛澤東故居的擺設和用具,學生們直觀地了解到了毛澤東的家庭條件——出生于一個農民家庭,因此對農民的生活有深入的了解,對于農民生活自然也有深刻的感受,這是因為這一家庭條件讓這一偉人擁有關心農民、信賴農民的思想情感,這些情感又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之中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
紅色旅游點——岷縣岷州會議紀念館也是我國比較著名的一個旅游景點,借助這一旅游景點,有助于學生去理解岷州會議的重要意義。在這次會議上,我們黨解決“北上”還是“西進”的問題,否定了張國燾錯誤的西進計劃,選擇堅持毛澤東等黨中央領導人對軍事斗爭的正確指揮。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們參觀這一根據地或者介紹這一地點的文物資料:在這里,特別建設了一個博物館,管內珍藏了很多珍貴的革命文物,文獻資料以及歷史圖片,這些豐富的學習資料可以幫助學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國共產黨人團結一致的精神。
可見,充分利用現有著名的紅色旅游資源,挖掘其中的教育點,才能夠讓紅色精神深入學習者的內心,進而更好地掌握其中的歷史知識,實現歷史學科的教育價值。
三、設計紅色主題實踐,在活動中傳承紅色精神
主題實踐活動,即采取戶外的、有針對性、有主題的活動,是幫助教育者實現特定的教育目標的一種形式。為了實現紅色文化教育,我們還可以開展專題類活動,組織學生們積極參與,在開放性的活動之中幫助他們更好地傳承紅色精神。
對于學生來說,旅游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方式,其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增強學生對歷史的體驗感。在以上的論述之中,我們知道紅色旅游資源中涵蓋了非常豐富的歷史知識以及文化因素。如果學生們只是去閱讀這些紅色旅游資源的文字資料,觀看一些紅色旅游的圖片乃至視頻,教育的效果是有限的。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其價值我們要鼓勵學生多去紅色旅游景點。一方面,我們可以鼓勵家長們帶領學生參與紅色旅游,在親子活動之中感受旅游的樂趣,感受紅色文化。比如,有學生在暑假的時候和家長一起重走了長征路,這一次他們親自走完這段路,一路上觀光了長征路上的紅色旅游點,了解到了很多工農紅軍的革命歷史知識,這是在課堂上所體驗不到的。這些知識與課堂教學互相補充,在學生頭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一方面,我們還可以開展研學旅行。在這里,我們重點介紹后面這種。所謂研學旅行,主要是學校組織的、學生按照集體食宿方式參與的一種旅行方式,在很多學校都已經開設了這一教育形式。學??梢愿鶕约旱臈l件以及歷史教學的需求,設計一些有關紅色旅游的研學旅行實踐活動,開設寒假夏令營、暑期夏令營等,號召學生們主動參與紅色旅游景點的觀光學習,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研學旅行的頻率不可以太高,多數情況下是一學期一次。
除了以上的活動,我們還可以挖掘本地的旅游資源,組織學生們在特定的紀念日、節(jié)日進行參觀,讓學生們在活動之中得到紅色文化的洗禮。
四、挖掘紅色資源,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操與家國情懷
愛國情操與家國情懷本質上是愛國主義,愛國是一個人情感的最本質需求。如果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用良好的榜樣教育學生,將家國情懷滲透到高中歷史課中,使之與教學相適應,不僅可以增強中學生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質,而且可以增強學生未來發(fā)展的思想政治基礎,助力他們今后的長遠發(fā)展。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歷史教學過程中特別是講述革命路上的過程中,會涉及許許多多的革命人物。例如我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他的事跡被國人傳頌,我們在授課時可以選用毛主席的事例,告訴學生們什么是愛國、什么是國家,讓榜樣指導學生們的行為。
教師作為與學生們接觸頻繁的人,他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同時也是學生們思想行為的榜樣示范者。為此,教師應當不斷提升自我素養(yǎng),在日常教學生活中,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秉持愛國主義精神,向學生們言傳身教,將家國情懷的核心意義滲透融入每一節(jié)課堂當中,引導學生認識、接受、實踐、內化,最終得以培養(yǎng)出學生們自然且深刻的家國情懷。
綜上所述,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挖掘其中的教育價值。通過紅色文化資源的教育,我們要豐富課堂的學習內容以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體驗,也要在紅色資源的學習之中促進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感知,提升他們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文邦英.紅色旅游資源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林區(qū)教學,2018(07):87-88.
[2]程雄飛,盧忠萍.鄧小平《用中國的歷史教育青年》及其對青年紅色革命史教育的啟示[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7,33(01):30-34.
[3]熊明川.地方特色文化資源的課程價值芻議——以川東革命老區(qū)為例[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2):103-107.
[4]孫鈺.中學歷史教學中紅色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30).
[5]黃宗友.利用地方紅色資源提升高中生歷史學科素養(yǎng)[J].知識窗(教師版),2019(09).
[6]郭麗娟.甘肅紅色資源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高考,2020(17).
[7]黃宗友.利用地方紅色資源提升高中生歷史學科素養(yǎng)[J].知識窗(教師版),2019(09).
本文系2020年度定西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紅色基因傳承在培養(yǎng)家國情懷核心素養(yǎng)中的實踐探究——以定西紅色文化資源為例》研究成果,課題編號:DX[2020]GHB336。
(作者單位:甘肅省通渭縣第二中學,甘肅 通渭74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