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曄
◆摘? 要:《語文課標》中提出,“規(guī)范、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是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漢字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chǎn)中的寶貴財富,在漢字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應逐步感受對漢字的欣賞美、體驗美。漢字的學習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意志以及情操的陶冶和良好習慣的形成都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審美情趣;漢字學習;關系探究
漢字學習與審美情趣有密切的關系。漢字的學習過程,是培養(yǎng)和提高審美情趣的過程,審美情趣的提高又促進漢字的學習[1]。學生在對漢字的學習過程中,認識到漢字筆畫的線條美,結構的造型美,章法的整體美,提升對漢字的欣賞能力,增強審美情趣。漢字的學習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整體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
一、提升學生漢字審美情趣意義
漢字是美的文字,魯迅指出:“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從漢字的審美性特征出發(fā),在掌握漢字的結構中,欣賞漢字表現(xiàn)的意境美,提升審美情趣和審美品格。感受漢字的聲音之美。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漢字在語音上的最大特點是,元音發(fā)音有聲調,分為四聲,抑揚頓挫,響亮悅耳,誦讀漢字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感受漢字的形體之美。漢字與拼音文字相比,一個漢字就是一個完整的美學結構。漢字是中國獨有的創(chuàng)造,是獨特的中國元素體現(xiàn),感受漢字的美,提升審美情趣促進品格的形成,具有積極意義。
二、審美情趣與漢字學習的關系
(一)漢字學習推動審美情趣提升
在漢字的學習中,從體會漢字結構的表象世界,到深入領會漢字內部生意勃發(fā)的生命意義,培養(yǎng)對漢字意義的覺察領會,提升對漢字的意象美的審美能力[2]。漢字作為書寫符號,象形文字的特性決定了漢字本身就是審美的對象,具有深刻的美學價值。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文化自信表現(xiàn)出中華民族深層、持久的力量。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漢字是中華文化表現(xiàn)形式,每一個漢字都獨具異彩。學生時代是記憶學習漢字的最佳時期,是培養(yǎng)審美情趣和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時期。學生接受漢字的學習和規(guī)范的訓練,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提高自身品格、深化審美境界。學習漢字時,理解漢字創(chuàng)字的邏輯思維,找出漢字的“理”,體會漢字的深意。由表意的獨體字或偏旁組成的合體字,字意由各部分組合生成。如:“男”由-田-力-組成,兩部分相加的結果形成“男”字二合的字意?!绊怠薄氨姟睘槿系淖郑蓡蝹€漢字三合而成,表示數(shù)量或程度的增強?!傍Q”字由-口-鳥-組成,形成“鳴”的字意?!皽I”由偏旁三點水和“目”字組成,形成合體字“淚”的字意。理解漢字會意的邏輯思維,在學習漢字時,可根據(jù)部件的組合,認識掌握漢字的構造,分析漢字的意義,感受漢字蘊含的文化意蘊,提升自身審美的意境。
(二)審美情趣提升促進漢字學習
漢字的使用,始于商朝時期的甲骨文。漢字作為象形文字,造字方式源自于圖畫文字。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時間的推移,漢字的圖畫性質逐漸減弱,象征性質不斷增強。漢字所特有的結構美感,是圖形文字的延續(xù),是通過視覺形象傳遞意義。漢字作為視覺傳達的藝術,這種藝術包含著幾千年中華文化的傳統(tǒng),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感性、抽象的思維形式。當代設計師將漢字作為創(chuàng)作素材,深入領會漢字傳達的文化精髓,將漢字獨特的文化價值與現(xiàn)代設計理念結合起來,使得漢字元素成為一種視覺藝術表現(xiàn)的手段,形成了中國特有的民族特色。通過觀察漢字的構造,可以透過其表面的結構,解讀出背后的深意。如“采”字,上下結構,讓人想象到女子用靈巧纖細的雙手,采摘樹木上果實的場景。“筆”字,讓人聯(lián)想到儒雅的學子手握毛筆端坐書寫的場景?!芭弊肿屓藗兏惺艿诫p手交叉,屈膝跪地的古代女子的卑微地位。通過漢字的學習,真正領會漢字的富于想象性和聯(lián)想性的特點。學生在漢字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對漢字審美能力的提升,又促進學生對漢字的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
(三)審美情趣漢字學習共同發(fā)展
認識漢字的構形美。漢字的每一個構造都反映出古人的智慧和歷史文化的特性[3]。漢字深厚的文化內涵與特有的視覺藝術決定了它的藝術魅力。漢字本身高度的系統(tǒng)化和符號化,使它具有強烈的文化特性,具有其他視覺藝術不具備的功效。漢字獨特的結構、形態(tài)以及歷史文化的傳承性,決定了它能以創(chuàng)新的視覺藝術應用在現(xiàn)代設計之中,體現(xiàn)出漢字的構形美。理解漢字的意象美。把漢字作為標志設計的元素中,漢字可看成是藝術化的圖形符號,同時又是蘊含語義、承載含義的視覺符號。在漢字的學習過程中,要理解漢字的構字常識和邏輯線索,將每一個漢字作為有意義和文化的符號,通過思考、理解和識記學習漢字。通過漢字學習,認識漢字把視覺的“象”作為根本,結合思維,成為符號。如“口”“目”屬于正面的摹形,抓住物質主要形態(tài)平視?!叭恕弊质莻让嫒 跋蟆?,撇表示手臂,捺表示雙腿。體現(xiàn)了古人關于“人”的思考,能直立行走,還要解放雙手,能做工,才成為人。“水”“火”是俯視取象,而“日”“月”是仰視取象。在尋“象”習字的過程中,體會古人創(chuàng)字的智慧,提高自身審美的情趣。
三、結語
漢字所表現(xiàn)出的豐富悅目的形式,能使人產(chǎn)生無窮的想象和聯(lián)想。領會漢字的意義之美。在世界文字中,以漢字為代表的表意文字,以獨特的物質形式,在民族文化的發(fā)展中豐富地表現(xiàn)出中國社會的文化內涵。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和審美水平,為傳承漢字的美,堅信文化自信而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何紀珍.淺談寫字教學與素質教育的關系[J].中華少年2018.17.
[2]陳陸.讓寫字教學有理有趣有效[J].語文天地2018. 21.
[3]賈立軍.小學寫字教學中的現(xiàn)狀及其有效策略[J].中華辭賦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