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國面臨著來著外部的各種滲透活動,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戰(zhàn)場,肩負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的重大歷史使命?!皩W習強國”平臺是中宣部在新時代背景下推出的一款學習軟件,為全體黨員和群眾提供了一個正規(guī)的學習中央精神、了解國家政策的平臺。“學習強國”平臺擁有豐富的優(yōu)質資源,如何將其運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中提高思政教育質量是所有高校思政教育者面臨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本文對“學習強國”平臺與高校思政教育的聯(lián)系的現狀做了分析,提出兩者深度融合的幾點具體措施。
◆關鍵詞:學習強國;高校;思想政治;建設
1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一項內容,是為社會主義培養(yǎng)合格接班人的主要途徑,而且對大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非常重要的幫助。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整個教學的全過程中。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和努力,我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反動勢力不斷向高校滲透,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考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應當不斷適應內外部局勢變化,筑牢新時代中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堡壘?!皩W習強國”平臺的建立為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提供了新的學習交流途徑,高校教學管理者要抓住這次寶貴的發(fā)展時機,通過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學習強國”平臺實現融合,借助“學習強國”平臺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跨越式發(fā)展。
2“學習強國”平臺
“學習強國”平臺是黨中央在新的歷史發(fā)展形勢下,為適應高速發(fā)展的互聯(lián)網社會,為提高黨中央政策精神傳播效率和范圍,為方便全體黨員和群眾學習新思想、新理論和新文化的大背景下建立起來的。經過兩年多的推廣,“學習強國”平臺已經成為中國廣大黨員和群眾必備的學習工具,“學習強國”APP在學習類下載軟件排名中始終居于榜首。“學習強國”平臺中的內容豐富,包含政治、文化、軍事、人文、影視、公開課等諸多領域的優(yōu)質內容,同時“學習強國”平臺可鏈接我國主流媒體網站,方便人們進行各種學習和交流。
“學習強國”平臺不同于其他的學習軟件,它是由中央中宣部主辦的官方學習平臺,具有權威性和指導性,“學習強國”平臺中的內容都是經過反復篩選的優(yōu)質資源,是傳播中央精神和國家最新政策的重要途徑,為高校思政教師提供了強大的資源數據庫,為學生提供了優(yōu)質的學習平臺,“學習強國”平臺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要求,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各高校應充分發(fā)掘“學習強國”平臺中的資源,深度融合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設中去。
3“學習強國”平臺與高校思政教育的聯(lián)系
第一,“學習強國”平臺內容的系統(tǒng)性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學習強國”平臺內容涵蓋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重要內容,這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而且“學習強國”平臺中的內容與時俱進,體現了理論在實踐中的靈活運用,這也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所倡導的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第二,“學習強國”內容豐富符合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當代大學生是在新世紀成長起來的,他們的思想開放、頭腦靈活、個性化強,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學內容與方式很難滿足他們的需求?!皩W習強國”平臺內容豐富,包含時政、經濟、文化、旅游、音樂、互聯(lián)網等諸多優(yōu)質板塊,高校師生可以利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PC等終端設備隨時隨地的進行學習和交流,廣大師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在平臺上進行學習,形式多樣的優(yōu)質內容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實現思政教學從課內向課外擴展。所以說“學習強國”平臺不僅可以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形式,而且還能彌補高校課外思想政治教育缺位的情況。
第三,“學習強國”平臺內容的實時性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學習強國”平臺依靠強大的互聯(lián)網平臺和大數據技術,將最新的黨中央精神、時政信息、國際大事等內容及時整理推送,讓廣大師生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國家和國際大事,學習權威部門和專家對政治事件和國家政策的正確解讀,這是傳統(tǒng)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無法做到的。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者可以根據“學習強國”平臺上的時政信息,巧妙的與教材內容進行融合,達到或學活用的效果。
第四,“學習強國”平臺特點彌補了傳統(tǒng)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個性化要求。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大學生的思想觀念有了較大的改變,他們的思想活躍、意識超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他們追求個性化的意愿更強烈。傳統(tǒng)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大學生個性化和自主化的需求,而“學習強國”平臺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準確分析學生在平臺上的學習興趣和習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根據“學習強國”平臺的數據結果采調整教學思路,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為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提供保障。
4“學習強國”平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應用現狀
由于“學習強國”平臺推廣和應用的時間不長,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學習強國”平臺的效果還沒有達到預期,這其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首先,“學習強國”平臺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內容上存在脫節(jié)?!皩W習強國”平臺的內容主要是國家戰(zhàn)略層面的宏觀內容,缺少對大學生實際學習生活的關注,這就導致了部分大學生認為“學習強國”平臺是政府機關人員的學習平臺,對自己的學習、生活和未來工作沒有太多的實質性作用,從而影響了大學生參與“學習強國”平臺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同時,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內容主要是理論方面的知識,而“學習強國”平臺中的內容則偏重于實踐,兩者之間本應是相互補充的關系,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但在實際情況中兩者相互分離,沒有形成合力優(yōu)勢,從而起不到1+1大于2的效果。
其次,“學習強國”平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潛質有待發(fā)掘?!皩W習強國”平臺是新時代我國宣傳國家政策、黨中央會議精神和宣揚正能量的重要傳播手段,宣傳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也在積極推進“學習強國”平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上的應用,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存在敷衍了事的情況。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認為將“學習強國”平臺的使用方法教給學生就足夠了,接下來的工作由學生自由發(fā)揮,沒有切實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習強國”平臺深入融合。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沒有真正意識到“學習強國”平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方面的巨大作用,沒有下足力氣深入挖掘“學習強國”平臺的內在潛質。
再次,高校師生參與“學習強國”平臺學習的熱情不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理論內容相對較多,加之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形勢單一、枯燥無味的特點,廣大的師生無法從中找到學習的樂趣,久而久之就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一種厭倦和抵觸情緒。“學習強國”平臺雖然是一種新穎的學習途徑,但高校師生認為這是另一種形式的思政教育,內心還是存在某種反感,所以參與平臺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現在思政課教師對“學習強國”平臺的認識不夠,不知道該怎么利用“學習強國”平臺里的各種資源,不知道該怎樣去篩選優(yōu)質資源融合進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5“學習強國”平臺促進高校思政教育建設的措施
5.1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傳統(tǒng)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的發(fā)展形勢,已經不能滿足大學生追求獨立自主學習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改革勢在必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應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改變從前以純理論教學的模式,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平臺中的時政內容和歷史音頻影視資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樣性和實用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一項常規(guī)的教學課程,它是培養(yǎng)優(yōu)秀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途徑,能夠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可以將“學習強國”平臺中的優(yōu)秀人物,如時代楷模、國家榮譽勛章獲得者、道德模范等先進人物事跡與學生分享和交流,這種互動式的教學可以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
5.2加強高校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思政課教師時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重要參與者,思政教師隊伍的業(yè)務能力決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質量,鑒于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加強高校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思政教師的業(yè)務能力成為各高校開展思政教育的當務之急。一方面,各高校應定期組織思政教師參與各種業(yè)務培訓和教學交流,不斷提高思政教師自身的業(yè)務水平和教學質量,聘請專家學者到學校進行理論宣講活動,提高思政教師對中央精神和國家政策的正確解讀能力。另一方面,各思政教師平時應加強理論學習和教學研究,在“學習強國”平臺上尋找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點,充分發(fā)掘“學習強國”平臺的的潛質,使其真正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務。
5.3完善“學習強國”平臺系統(tǒng)。目前,“學習強國”平臺是一款面向全體黨員和群眾的軟件,其中的優(yōu)質資源非常全面和豐富。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很強,主要對象是在校大學生,大學階段使他們人格塑造的關鍵時期,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間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段內實現高質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建議“學習強國”平臺針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出相應的內容板塊,減少高校師生篩選海量資源的時間,利用大數據技術更新版塊內容,逐漸讓高校師生對“學習強國”平臺形成依賴,建立常態(tài)化學習效果。
6結語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質量是當前高校面臨的一個重要任務,加強“學習強國”平臺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迫在眉睫,高校應從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模式,提高思政教師業(yè)務水平上下足功夫,“學習強國”平臺也需要不斷完善內容和結構,以適應高校思政教育建設的需要。相信在各方的不斷努力下,“學習強國”平臺一定會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助推器。
參考文獻
[1]周欣桐.“學習強國”視域下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發(fā)揮持續(xù)性效果的思考[J].品位經典,2021(06):137-140.
[2]沈費偉,陳曉玲.“學習強國”平臺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的實踐邏輯與優(yōu)化策略[J].深圳社會科學,2021,4(02):147-158.
[3]周巖,白曉琳,王研北.網絡思政背景下大學生使用“學習強國”平臺的雙路徑行為分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11):47-49.
[4]章星星.“學習強國”平臺在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40(08):204-205.
[5]王浩.學習強國APP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探索與實踐——以“形勢與政策”課為例[J].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0,18(04):34-38.
作者簡介
王欣(1985.01—),女,黑龍江省五常市人,單位:黑龍江財經學院,助理研究員,學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