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影
摘 要:隨著小學美術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需要對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進行全面培養(yǎng)。為了能夠提升該門課程的教學水平,教師需要合理應用兒童繪本,使其成為教學載體,讓學生對美術教學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順利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文章主要針對小學美術這門課程闡述了兒童繪本的應用價值,分析了兒童繪本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兒童繪本;小學美術教學
兒童繪本主要是面向兒童創(chuàng)作的書籍,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將相關內容呈現(xiàn)給兒童,既符合兒童的鑒賞水平,也能夠與兒童的理解能力相適應,給兒童的視野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感官能力,兒童繪本具有應用價值,對學生鑒賞能力以及實際能力的提升都具有輔助作用。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兒童繪本進行合理選取,充分挖掘其中的美術要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創(chuàng)新精神,這樣能夠有效提升美術教學水平,使得兒童繪本在美術課程中深度應用。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兒童繪本的應用價值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兒童繪本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能輔助教師開展美術教學工作,也能夠幫助學生高效率地學習美術知識。其主要的應用價值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兒童繪本的內容比較廣泛,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與學生的性格特征比較符合,將其應用在美術教學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需要將兒童繪本和美術教學進行有效融合,讓學生對這門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美術素材,這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幫助。第二,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兒童繪本的畫面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可以讓課堂教學更具趣味性,與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特點比較符合。由于小學生的形象思維正處于發(fā)展階段,在兒童繪本的輔助下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水平,并且兒童繪本比較適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第三,兒童繪本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所展現(xiàn)的內容通俗易懂,還能夠對相關情感要素進行有效融合,將其應用于美術教學中可以讓這門課程符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也能夠增強這門課程的吸引力。兒童繪本不僅是開闊學生視野的重要工具,也是提升學生藝術鑒賞能力的重要教學資源。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兒童繪本的應用
(一)利用兒童繪本進行教學導入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為了能夠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需要做好課堂導入工作,該環(huán)節(jié)能夠為后續(xù)教學奠定基礎,讓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集中精力學習美術知識。兒童繪本在視覺性以及故事性方面比較突出,與學生的年齡特征具有很多的契合點,學生在閱讀故事和欣賞圖片的過程中,學習興趣能夠得到有效培養(yǎng),為教學活動提供了必要的資源。不僅如此,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相應的兒童繪本,這樣能夠提升課堂導入效果。比如,在對教學美術色彩時,要想讓學生充分認識色彩,教師需要對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進行合理設計,可以在環(huán)節(jié)中使用《小黃和小藍》這本繪本素材,用多媒體進行展示,這樣能夠有效打破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弊端,幫助學生理解相關抽象內容,還能夠讓學生讀懂色彩傳達的內涵。
(二)引導學生領會繪本創(chuàng)作手法
在對美術課程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不少學生用畫筆表達自己內心真實想法,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作品來掌握學生的真實訴求,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不足。為了讓學生能夠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思想,教師需要讓學生全面理解美術語言,靈活運用相關的繪畫技巧以及方法,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創(chuàng)作出高質量的美術作品。兒童畫包含著較多的繪畫形式以及豐富的創(chuàng)作手法,學生經(jīng)過學習不同的創(chuàng)作技巧,可以開闊視野,既能夠理解美術語言,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應用兒童繪本時,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對畫面的藝術性進行充分分析,掌握相關的創(chuàng)作方法。通過控制構圖的疏密,靈活應用相應的色調,能夠表現(xiàn)環(huán)境的趣味性,也可以反映創(chuàng)作者的心情。比如,在“學學構圖”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14只老鼠賞月》進行色調教學,讓學生充分展示色彩變化,這樣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月亮升起之后的光線變化,讓學生充滿想象力,能夠掌握相關繪畫技巧。再比如,《爺爺有沒有穿西裝》這本繪本主要應用油畫形式,通過色彩的強烈對比,抒發(fā)作者的情緒。將其應用于教學中,學生能夠獲得視覺沖擊,并且還能夠獲得相應的感悟,為學生靈活應用相關的美術創(chuàng)作手法奠定了基礎。
(三)指導學生理解兒童繪本的內涵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兒童繪本的重要性受到了教師的高度重視,尤其在小學美術教育改革的過程中,繪本教育被當作一項重要的教育內容。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會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生繪本繪制上,學生對繪本的解讀相對較少,這樣就會影響學生的理解,也制約了學生的美術思維發(fā)展。為了能夠真正地發(fā)揮兒童繪本的作用,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充分地理解兒童繪本的內涵,挖掘圖片背后的意義,進而讓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不僅如此,教師也需要尊重教學規(guī)律,對相關美術內容與兒童繪本進行有效整合,使得學生能夠對不同的繪本圖片進行充分理解,使學生可以自由講述其中的故事,這樣能夠讓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得到提升,使他們既能夠掌握繪本的內涵,也可以深刻地思考美術藝術。比如,在“變臉”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繪本《不一樣的卡梅拉》進行講解,讓學生觀看相關圖片,對其中的要素進行分析。學生理解故事內容之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閉上眼睛展開想象,在腦海中進行情景再現(xiàn)。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的形象思維得到有效培養(yǎng),豐富學生想象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為學生推薦適合的兒童繪本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推薦適合的兒童繪本,讓學生能夠對相關內容進行充分理解,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美術素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兒童繪本,教師需要根據(jù)相關的美術教學要求合理選擇繪本內容。如果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較差,美術基礎比較薄弱,教師可以選擇構圖簡單、色彩鮮艷的兒童繪本;如果學生具有較好的學習能力,美術基礎知識比較扎實,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文學性較強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的兒童繪本,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除此之外,應用兒童繪本也需要與美術教育改革需求相適應,讓兒童繪本能夠真正地服務于美術教學,使得學生的審美素質得到全面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兒童繪本是寶貴的教學資源,教師需要對其高度重視,并且對兒童繪本的應用過程進行持續(xù)性的優(yōu)化,這樣能夠提升美術教學效果。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兒童繪本指導學生學習相關美術知識,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感知美術的藝術魅力,進而深刻理解繪本的內涵。除此之外,教師也需要對學生的欣賞能力以及繪畫能力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美術知識的過程中體會到快樂,從而形成美術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梅.淺析兒童繪本元素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讀天下(綜合),2020(02):1.
[2]陳茂.淺析兒童繪本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20(06):152-153.
[3]郭彥富.淺析兒童繪本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家庭教育,2019(14):4.
[4]趙紅霞.繪本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作用及運用[J].新紀實·學校體音美,201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