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
福建醫(y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yī)院,福建福州 350001
對于晚期肝癌患者而言,最影響其生活質(zhì)量的因素便是癌痛,所有晚期肝癌患者大約有80%會發(fā)生晚期癌痛,給患者生理以及心理均帶來極大的痛苦。因此,采取積極的治療方式,并配合以疼痛護理和臨終關懷護理,能夠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zhì)量,減輕痛苦[1]。有相關研究者表示[2],導致患者疼痛度增加的主要因素是白細胞介素和腫瘤壞死因子,因此,需對此進行針對性治療,并給患者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幫助患者緩解疼痛,減輕其心理壓力[2]。鑒于此,文章隨機選擇2019年3月—2020年2月于該院進行治療的晚期肝癌患者60例,采用疼痛護理和臨終關懷的護理方式對其進行護理,并分析最終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隨機選擇于該院進行治療的晚期肝癌患者60例,使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成觀察組及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齡為39~70歲,平均年齡(57.7±10.8)歲。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為38~70歲,平均年齡(57.6±10.5)歲。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該研究經(jīng)該院醫(yī)學倫理會審核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且簽署知情權(quán)協(xié)議,同意參與該次研究。
對照組行普通護理:護理人員給予患者常規(guī)的關心,多與患者交流,并指導其日常飲食,對于疼痛患者給予適量的藥物止痛。
觀察組行疼痛護理和臨終關懷護理,具體的措施如下。
(1)疼痛護理:①藥物護理。護理工作者需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以及病癥采取三階梯藥物護理,分別為強阿片類止痛、弱阿片類止痛以及非阿片類止痛,對于使用非阿片類鎮(zhèn)痛效果不理想的患者,需考慮采用下一階梯鎮(zhèn)痛方式,部分患者在服用鎮(zhèn)痛藥之后效果不明顯,可采取肌肉注射的方式,實施止痛處理。②鍛煉止痛。每天下午30 min的坐式八段錦,鍛煉強身同時,可以分散患者注意力,達到止痛的目的。
(2)臨終關懷:臨終關懷主要包含生活環(huán)境、患者及家屬心理護理、家庭及社會支持3個方面。①環(huán)境方面?;颊咚诓∈倚璞3至己玫耐L,溫度(24℃)以及濕度(55%)均要適宜,最好能夠有充足的光線,一個病室內(nèi)最好不能超過3名患者,同時指導患者保證充足的睡眠。②心理方面。護理人員不僅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同樣需要給家屬一些心理安慰,讓其正視疾病和死亡,將心態(tài)放平,過好當前的每一天,將生活質(zhì)量進一步提升。③晚期肝癌患者更需要家庭以及社會支持,護理工作者可指導家屬多與患者溝通,讓其多給患者一些安慰,不能刺激患者。同時,護理工作者還可給患者觀看一些社會對該疾病患者關懷的視頻,給患者一些鼓勵,幫助其增加信心,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
①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抑郁評分、焦慮評分以及疼痛評分。疼痛評分采用NRS數(shù)字分級法進行評價,無痛為0分,1~3分為輕微疼痛,4~6分屬于中度疼痛,7~10分屬于重度疼痛,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疼痛度越強。焦慮、抑郁評分分別采用SAS、SDS進行評價,同樣,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癥狀越嚴重。②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外周血因子TNF-α、IL-1β、IL-6的水平和C R P的水平變化。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統(tǒng)計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和疼痛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護理,觀察組患者相關數(shù)據(jù)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外周血疼痛因子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護理,觀察組數(shù)據(jù)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晚期肝癌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其致死率達到30%以上。晚期肝癌患者不僅會出現(xiàn)水腫以及惡病質(zhì)等癥狀,還會有嚴重的癌痛,癌痛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大部分的晚期肝癌患者會放棄疾病治療,但是依然會采取疼痛治療,對于晚期肝癌患者而言,實施有效的疼痛護理及治療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3-5]。近年來,分子生物學逐漸向醫(yī)學滲透和融合,有研究者[6-8]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腫瘤的相關因子TNF-α、IL-1β、IL-6以及C R P等和癌痛有緊密關聯(lián),并且,癌痛越嚴重,其水平越高。所以,對于晚期肝癌患者而言,需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來緩解其疼痛,以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還有研究表示[9-12],患有癌癥以后,TNF-α、IL-1β、IL-6等的分泌會增多,不僅對腫瘤的發(fā)展有促進作用,對患者初級感覺神經(jīng)元的受體也有很大影響,其會使感受器被激活,使與疼痛有關的物質(zhì)大量釋放,影響星型膠質(zhì)細胞,導致疼痛感增加。整個過程中,TNF-α、IL-1β、IL-6可向高級中樞傳輸一些受損的信息,使疼痛物質(zhì)進一步釋放,再加上CRP等炎性物的釋放,增加了疼痛的時間。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和疼痛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和疼痛評分對比[(±s),分]
?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外周血疼痛相關因子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外周血疼痛相關因子對比(±s)
組別觀察組(n=30)對照組(n=30)t值P值IL-1β護理前 護理后IL-6護理前 護理后TNF-α護理前 護理后123.5±40.2 122.6±36.3 0.091 0.928 65.5±21.7 88.2±34.1 3.076 0.003 208.1±36.0 210.2±40.1 0.213 0.832 133.7±32.1 163.2±36.7 3.314 0.002 545.3±65.5 544.7±60.6 0.037 0.971 173.5±45.6 266.1±53.2 7.239<0.001 CRP護理前 護理后166.3±22.2 167.2±20.5 0.163 0.871 62.1±25.0 92.5±23.6 4.843<0.001
該次研究中,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和疼痛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護理,觀察組焦慮(35.33±6.55)分、抑郁(38.22±5.11)分、疼痛(4.56±1.30)分,對照組分別為(51.37±5.33)分、(54.30±6.29)分、(7.22±1.70)分,觀察組數(shù)據(jù)優(yōu)于對照組(P<0.05)。此結(jié)果與林計霞研究者[1]研究結(jié)果[觀察組:焦慮評分(35.55±6.66)分,抑郁評分(38.33±5.22)分,疼痛評分(4.55±1.29)分;對照組分別為(51.55±5.27)分、(54.41±6.30)分、(7.11±1.66)分]相一致。結(jié)果表明,對晚期肝癌患者采用疼痛護理和臨終關懷的護理方式,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減少患者對疾病以及死亡的恐懼。并且,該護理方式還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患者的疼痛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護理前,兩組患者的外周血疼因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外周血疼痛因子IL-1β(65.5±21.7),IL-6(133.7±32.1),TNF-α (173.5±45.6),CRP(62.1±25.0),對照組別為 (88.2±34.1)、(163.2±36.7)、(266.1±53.2)、(92.5±23.6),觀察組數(shù)據(jù)優(yōu)于對照組(P<0.05)。此結(jié)果與陳細秀等研究者[2]結(jié)果[觀察組:IL-1β(65.7±21.5),IL-6(133.6±32.2),TNF-α(173.8±45.7),CRP(62.2±25.1),對照組別為 (88.4±34.3)、(163.5±36.6)、(266.3±53.5)、(92.7±23.3)]基本一致。結(jié)果說明疼痛護理和臨終關懷護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外周血因子水平,究其因可能是疼痛護理和臨終關懷對患者的心理以及生活方式產(chǎn)生影響,給患者信心,并且鎮(zhèn)痛藥物分級使用,還能減少藥物耐受性,增強藥物效果。研究中采用阿片類藥物,可有效與中樞神經(jīng)的炎性因子相結(jié)合,達到阻斷疼痛的效果。
綜上所述,對晚期肝癌患者行疼痛護理與臨終關懷護理,可有效緩解其疼痛,改善不良情緒,幫助患者建立信心,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建議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