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夢瑜,梁曉宇,孫龍昊,胡 芳,張 妍
(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1.普外科;2.護理部,天津,300052)
肥胖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計,截至2015年,全球約有23億超重人群,超過7億肥胖癥人群[1]。我國肥胖人口比例不是全球最高的,但因人口基數(shù)大,肥胖總人數(shù)已居世界首位[2]。肥胖是當下導致許多疾病的重要原因,包括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和某些癌癥等。減重手術是目前治療肥胖癥及其合并癥最有效的干預手段[1]。近年來,減重手術在我國廣泛開展并發(fā)展迅速。但目前現(xiàn)有文獻主要研究了減重手術后的臨床結局,很少有研究探討肥胖人群尋求減重手術的動機因素。有研究報道過國外肥胖人群參加減重手術的動機因素[3],而國內(nèi)目前還缺乏對減重手術動機性的質性或量性研究報道。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國肥胖癥患者進行減重手術的動機,為臨床實踐和未來研究提供有效信息;同時了解目前可能影響我國肥胖人群進行減重手術的動機因素,為其提供更全面、可靠的術前咨詢和支持服務,幫助他們掌握決策過程。
采用目的抽樣的方法,選取2020年6月—11月在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參加減重手術的肥胖癥患者作為訪談對象。納入標準:符合《中國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療指南(2019)》[4],接受減重手術患者,年齡18~65歲;意識清楚,可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知情同意,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并發(fā)其他威脅生命的疾??;患有嚴重精神疾病;存在認知溝通障礙不能正常交流者。樣本量以信息資料飽和為標準[5],即在繼續(xù)訪談中獲得的信息開始出現(xiàn)重復,資料分析不再有與主題相關的、新的信息出現(xiàn)。
最終共納入15名研究對象,為保護受訪對象隱私,將其以編號N1~N15代替。受訪者一般資料見表1。
表1 受訪者的一般資料(n=15)
1.2.1 資料收集方法:采用質性研究中的現(xiàn)象學研究方法,以面對面的半結構式開放性訪談方法收集資料。訪談地點自然、安靜,僅有研究者與受訪者2人在場,盡量使受訪者感到輕松、自在。訪談前向研究對象介紹研究目的、方法、意義,保證訪談內(nèi)容保密,簽署知情同意書。訪談時經(jīng)受訪者知情同意對訪談內(nèi)容錄音。觀察、記錄受訪者的各種非言語行為如沉默、發(fā)笑、嘆息等,對訪談中的疑問及時追問,不對受訪者賦予任何價值判斷,保證訪談公正性。訪談時間為患者入院后,每場30~45 min。將訪談資料在訪談結束后24 h內(nèi)轉化為文字,以減少訪談者的回憶誤差。研究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
1.2.2 訪談提綱:在文獻回顧[6-8]的基礎上,結合專家意見,根據(jù)研究目的制定訪談初稿。經(jīng)過預訪談3名患者后再次咨詢專家的意見進行修訂,最終擬定正式訪談提綱:①“您為什么要參加減重手術?”②“以前用過什么方式來減肥嗎?”“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困難嗎?”③“您進行減重手術希望從中獲得什么結果?”④“覺得減重手術可以給你帶來什么益處?”⑤“覺得哪些因素支持或導致您決定進行減重手術?”
1.2.3 資料分析方法:將訪談錄音資料進行逐字轉錄,根據(jù)現(xiàn)象學中Colaizzi七步分析法整理資料:①反復閱讀所有訪談信息;②提取對研究有意義的描述;③將重復出現(xiàn)的內(nèi)容進行編碼;④將編碼后的內(nèi)容進行匯總分類;⑤進行全面詳盡的描述;⑥找出相似觀點進行縮減,升華出主題概念;⑦返回受訪者處反饋求證。由2名研究者共同分析資料,闡述比較各自所得結果,反復修正后最終達成一致,以提高資料的可信度及分析的合理性。
經(jīng)過分析歸納,提煉出尋求減重手術動機的5個主題
肥胖癥患者大多面臨各種健康問題,與已經(jīng)被診斷出的或通過現(xiàn)在先發(fā)制人進行手術來避免未來發(fā)生的疾病有關。N2:“我有糖尿病、高血壓的家族史,我特別害怕,一直試圖避免這些病,我害怕它們導致我壽命縮短和死亡?!盢4:“我嘗試了包括飲食、運動、針灸和減肥藥物等各種減肥方式,均以失敗告終,我想嘗試用手術方法來恢復健康。”N7:“我已經(jīng)意識到如果我不進行手術,繼續(xù)走之前的道路,不久以后我很大可能會有嚴重疾病發(fā)生甚至死亡?!盢8:“我以后不想身上一堆并發(fā)癥,不想靠藥物維持生命,想要身體更健康。”
追求減重手術的患者想要“擺脫”肥胖相關合并癥,如糖尿病或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N5:“我肥胖過度伴有嚴重的OSAHS,導致我平常呼吸困難,睡覺時都需要帶呼吸機,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我想得到有效治療?!盢6:“體檢發(fā)現(xiàn)血糖異常,已經(jīng)是糖尿病前期,我不想病情發(fā)展更嚴重,希望得到有效控制?!盢8:“我患有2型糖尿病,我想有效控制血糖治療疾病,減少對藥物的依賴?!盢11:“我想有效治療我的肥胖合并癥,以后不被疾病困擾,不連累孩子和老公。”N3:“我希望減肥能控制我的高血壓,想在得糖尿病之前成功減肥?!?/p>
尋求減重手術的肥胖人群對提高生活質量的渴望是一致的。N1:“我想帶孩子去游樂園,但是我太胖,坐不了也玩不了各種場所?!盢9:“我想改善我的身體質量,然后達到條件可以生孩子。”N11:“我其他各種減肥方法失敗,手術是唯一希望,我想減肥希望將來生活質量更好?!盢15:“我的體型導致我的行走和移動都有困難,日常生活有許多限制,生活質量差,我想改變?!盢4:“我非常想要一個孩子,我已經(jīng)準備好做任何事情了?!?/p>
肥胖人群大多有體型外表、社會交往方面的困擾。通常,在考慮減重手術之前,他們已經(jīng)嘗試了幾乎所有減肥方法。N13:“肥胖嚴重影響了我的日常生活,不想面對人們的異樣眼光和指指點點?!盢12:“為了漂亮,我想瘦下去,希望體型恢復正常?!盢10:“我想減肥,讓我的體型變瘦變帥。”N15:“很難找到合適的、有吸引力的衣服,我想更苗條和美麗?!盢9:“我想做我現(xiàn)在不能做的事情,比如舒適地乘坐公交,生孩子。”
食物在許多肥胖癥患者的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N14:“我管不住自己的嘴,我想控制住自己的飲食,恢復體型?!盢10:“我的飲食習慣太差,過度沉溺于不健康的食物,控制不住自己,我想獲得更健康的飲食行為?!?/p>
本研究首次描述了國內(nèi)肥胖人群尋求減重手術的動機,提供了有關促使肥胖癥患者尋求減重手術原因的信息。受訪者最強烈地希望能夠改善身體健康和實現(xiàn)長壽,這是促使他們做出決定進行手術的最主要因素。研究中有患者表現(xiàn)恐懼死亡,害怕身體素質每況愈下。這與先前的研究一致,比起對外表或其他社會心理因素的關注,身體健康是肥胖人群決定接受手術的最重要因素[9-11]。
本研究中,肥胖相關疾病的存在以及人們對更高生活質量的渴望也是進行減重手術的主要動力。這一發(fā)現(xiàn)并不令人意外,因為大多數(shù)接受調查的研究對象都患有與肥胖癥相關的醫(yī)學合并癥,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和OSAHS等。Peacock等[12]的定性研究發(fā)現(xiàn),以身體健康為中心的生活質量的改善是常被報道的手術動機。研究中有患者提出希望通過手術改善生活質量,最終可以陪家人去那些自己以前被拒絕過的場所。此外,女性患者的不孕問題和懷孕困難也是尋求減重手術的一個動機因素,與既往研究[13-15]一致,她們期望通過減重能實現(xiàn)這一目標。
外觀雖然不是尋求手術的主要動力,但仍是肥胖人群渴望進行手術的重要因素。食物在許多患者的生活中也占據(jù)著重要地位,一些患者無法控制自己的飲食行為,希望通過手術來干預。此外,國外有研究[16]發(fā)現(xiàn),肥胖者很可能經(jīng)歷過肥胖歧視,對其就業(yè)前景存在一定的影響,甚至對自己感到羞恥和自我厭惡,故期望通過手術獲得改變[14,17]。未來可針對這一方面擴大研究,評估減重手術對肥胖造成的歧視及失業(yè)率的影響。
識別和理解肥胖癥患者追求減重手術的動機至關重要,因為這些發(fā)現(xiàn)可以為醫(yī)護人員提供有關正在考慮減重手術治療的患者重要事項的信息。這樣,醫(yī)護人員就可以將這些信息傳達給可能對手術治療方案持有自己誤解或者可能未曾考慮過的患者[18]。對進行減重手術的宣傳教育以及針對考慮手術患者的信息交流會產(chǎn)生積極影響。減重手術后的患者描述了他們身體健康不佳和生活質量下降的經(jīng)歷,他們還討論了對死亡的恐懼??梢詫⑦@些患者的故事應用到與新患者進行的減肥治療對話中。此外,可促使研究人員開發(fā)和測試旨在改善肥胖癥治療決策的教育干預措施。
本研究突出表現(xiàn)了影響患者進行減重手術決定的生理、情感、認知和人際環(huán)境因素,通過手術實現(xiàn)的減重不僅可以改善身體狀況,還可以產(chǎn)生對自我感覺、人際關系以及公共生活參與的積極變化,患者對減重手術的動機態(tài)度會顯著影響減重手術,就減重目的進行充分的個體化預處理教育非常重要。臨床醫(yī)護人員可利用動機原理,加強肥胖癥及減重手術科普知識宣傳,對肥胖癥患者及親屬進行健康教育,幫助尋求專業(yè)科學的減重方式;有助于建立普通患者對減重手術相關的知識基礎,引導促進肥胖人群對減重手術的正確認識,增強其對減重手術的接受認可度,幫助患者就減重手術做出明智的決定;同時在多學科合作過程中,增強了非減重專業(yè)醫(yī)療行業(yè)人員對減重手術的認知,并有效地給予術前指導、術中配合與術后管理。更好地達到患者對術后效果的期望,提高成功率,共同促進減重外科在我國的進一步發(fā)展。由于本研究訪談對象僅限于天津市一家醫(yī)院,樣本量較小,產(chǎn)生的結果有一定局限性。未來可聯(lián)合多地區(qū)多家醫(yī)院擴大樣本量進一步開展研究,對其他可能的潛在因素(例如減肥史,男女區(qū)別等)進行分析。
利益沖突聲明: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