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志堅
摘? 要:為了全面提高我國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國務院教育部聯(lián)合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共同提出了“陽光體育運動”項目,號召我國各級學校積極組織引導學生參加體育活動。該文將結合天津工業(yè)職業(yè)學院開展競賽的實踐經(jīng)驗進行總結分析,探討如何通過群體競賽有效推動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并提出以群體競賽推動“陽光體育運動”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陽光體育運動? 群體競賽? 體育文化? 競賽平臺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4(a)-0219-03
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Group Competition Scheme Based on Sunshine Sports
TAO? Zhijian
(Tianjin polytechnic college, Tianjin, 3004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Chinese teenagers and promote quality educ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State Council, together with the Stat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s and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jointly put forward the "Sunshine Sports" project, calling on schools at all levels to actively organize and guid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activities. This paper will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competition in Tianjin Polytechnic College, discuss how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nshine sports through group competition, 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Sunshine Sports" through group competition.
Key Words: Sunshine sports; Group competition; Sports culture; Competition platform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使得居民生活水平獲得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我國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卻呈現(xiàn)出整體下降的趨勢,“陽光體育運動”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強青少年群體的體質。為了響應這一號召,我國各高職院校積極推出了主題各異、形式不同的體育活動方案,以群體競賽為載體推動“陽光體育運動”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式,探討群體競賽方案的實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1? “陽光體育運動”下高職院校群體競賽實施概況
陽光體育運動全稱為“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我國在2006年12月20日頒布的教體藝﹝2006﹞6號文件中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結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全面實施,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中廣泛、深入地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號召廣大青少年學生到戶外積極參加各類體育鍛煉活動,以期通過3年的時間使全國超過85%以上的學生達到《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即每天鍛煉一小時并掌握兩項日常體育鍛煉技能。而在高校教育中,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則可以和群體性競賽活動結合起來,群體即是指以一定社會關系結合起來進行共同活動的集體,高校中開展的各類群體性活動均為陽光體育的實施提供了便利條件。
1.1 天津工業(yè)職業(yè)學院群體競賽實施的過程分析
結合現(xiàn)階段我國高?!瓣柟怏w育運動”實施情況來看,群體競賽活動的開展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個層級:一是以院校為單位開展的群體競賽活動,典型代表就是大運會。二是各院校組織的、具有該院校特色的、以各自院校學生為參賽主體的賽事。三是以學生體育類社團組織為單位開展的單項體育競賽活動,大多是由學生自主策劃、主旨開展的,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1]。而天津工業(yè)職業(yè)學院開展的群體競賽活動屬于第二種,以學院5個系為單位報名參賽,目前有田徑、籃球、氣排球、乒乓球、羽毛球這5項,加上冬季長跑、月跑圈等多項比賽項目,基本上可以做到天天有活動,周周有比賽。
其中田徑類的體育項目除了一些基本的田賽和徑賽以及接力賽之外,還包括實心球、立定跳遠等項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類運動都設置了豐富多樣的賽事活動,如男/女子乒乓球比賽、男/女子羽毛球賽、男/女子氣排球比賽等。整體上來看,球類運動項目是學生們最喜愛的一類,因為其兼具競技性、對抗性和娛樂性。除此之外,學院還在近些年嘗試拓展一些戶外類運動項目,如定向越野、攀巖等,意在充分調動學生的身體機能。而女生群體最喜愛的運動項目則是操類項目,包括舞蹈、廣播體操、健美操等。在時間分配上面,大部分體育運動競賽都集中在春秋兩個季節(jié),而且群體競賽活動的時間安排較為平均,可以確保學生擁有足夠的時間去參與競賽[2]。
1.2 群體競賽活動實施過程的分析
結合一段時間以來學院內部群體競賽活動的實施情況,學院方面通過對數(shù)據(jù)資料的整理分析也積累了一定的經(jīng)驗,為后續(xù)活動的優(yōu)化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參考。
(1)在動機方面,學生群體在參與群體競賽活動的動機方面表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性,其中以增強體質這一動機的占比最高,為90%;其次是預防疾病,占比為80.7%;最后是瘦身健美,占比為75%。其余包括增強人際交往、個人愛好、發(fā)展個性、豐富課余生活、應付體育考試等也都屬于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動機。由此可見,學生參加群體競賽活動的動機并不單一,這就要求學院在組織開展群體競賽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盡可能地考慮所有學生的需求,針對性的對體育運動項目進行擴充。
(2)在活動項目方面,參與羽毛球運動的學生占比最高,為67.5%;其次是乒乓球,占比為64.1%;再次是籃球,占比為61.3%;最后是跑步,占比為50.3%。其余如氣排球、足球等項目占比均處于20%~30%之間。從上述數(shù)據(jù)可見,很多受眾排在前列的項目都屬于學校體育教學的必修項目,一般擁有固定的上課時間且有專業(yè)教師指導。相較而言,男生群體更加喜歡籃球、足球這類對抗性、競技性較強的項目,而女生則偏愛羽毛球、乒乓球這類運動量少、對抗性低的項目[3]。
(3)在參與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方面,除了院系組織開展的群體競賽之外,學生群體也會自發(fā)地開展一些體育競賽活動,大多是一些自發(fā)的小團體,如各系部、班級活動或是社團。這類組織形式雖然方便統(tǒng)一管理,但在場地協(xié)調、經(jīng)費保障等方面可能會遇到一定的問題。而且社團由于是由學校方面管理,所以在活動內容、時間等方面會面臨一定的限制。而因興趣和愛好相同形成的小團體在活動開展方面更加靈活自由,但由于缺乏統(tǒng)一管理,活動效果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4]。
2? 以群體競賽推動“陽光體育運動”的有效對策
2.1 群體競賽活動實施的原則
2.1.1 安全性原則
即學校在組織學生開展競賽的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安全第一”,一方面,要強化安全管理力度,制定科學完善的安全制度;另一方面,則要加強做好器材管理工作,將器材保護與人員保護相結合,最大程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2.1.2 全員參與原則
群體競賽活動的開展應鼓勵師生全員參與,最大程度地發(fā)揮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力求做到人人有項目、班班有活動、周周有比賽,促使學生及教師群體逐漸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和體育鍛煉意識。
2.1.3 科學合理原則
群體競賽活動的安排與開展必須要與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相契合,并根據(jù)季節(jié)變化對體育活動內容以及活動量進行適當?shù)恼{整,使體育活動質量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準[5]。
2.1.4 持續(xù)創(chuàng)新原則
為了使學生長期保持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學校應不定期地對體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同時,還要鼓勵引導學生自主進行體育活動的創(chuàng)新,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力,這樣才能使競賽活動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2 充分發(fā)揮群體競賽效能,助推“陽光體育運動”開展
2.2.1 將立德樹人的宗旨融入到高職院校群體競賽活動中
“立德樹人”是中共十八大報告對人才教育培養(yǎng)提出的全新標準以及根本任務。體育鍛煉以及體育競賽不僅有助于學生意志力的磨練以及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也是強化愛國主義教育以及集體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而且學校體育群體競賽活動本質上還具有教育屬性,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因此,高職院校在推動群體競賽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嚴格遵循教育規(guī)律以及體育運動規(guī)律,使學生身體素質獲得發(fā)展的同時,與體育相關的意志品質、團隊精神、興趣理念也能夠得到良好培養(yǎng)。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學校方面應該注重對一些競賽中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個體進行發(fā)掘和表彰,逐步打造一批德才兼?zhèn)淝揖哂懈叱\動技能的學生模范,發(fā)揮其榜樣、標桿作用,為廣大學生提供正向的引領,促進“陽光體育運動”的深度開展[6]。
2.2.2 依托群體競賽活動的開展逐步打造“陽光體育運動”平臺
校園群體競賽的開展可以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潛移默化地對學生形成影響,投入到體育活動之中。但若是想要以點帶面,以競賽為引領,促進學校體育活動的整體開展,則要進一步打造體育賽事品牌,以“強身健體、爭先創(chuàng)優(yōu)”為指導,搭建一個以“陽光體育運動”為內容的群體競賽平臺,對廣大學生起到激勵促進作用,帶動體育活動的有效落實。具體來講,學校應以系部為單位,將學生體育競賽的重心下移到各個專業(yè)、年級、班級之中,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競賽項目,并形成固定的賽制與公平的規(guī)則,將體育競賽根植于學生的校園生活之中,從而帶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活動中。
2.2.3 以群體競賽為媒介,構建豐富的校園體育文化生活
想要參與到體育競賽活動中,學生必須要熟練掌握一項運動技能,而這則是學生能夠享受體育運動項目樂趣的前提條件。不同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傾向性不同,為了使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學院應該盡可能地容納更多的運動項目。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各學院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增設學生們廣泛喜愛的競賽項目,擴大賽事數(shù)量,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掌握至少一項能夠受益終身的體育鍛煉項目。以天津工業(yè)職業(yè)學院為例,基于田徑,籃球、氣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項目,不僅設置了體質達標測試,還打造了包括月跑圈等多項比賽在內的體育運動項目體系,與多層級的學生體育競賽體系形成了有效匹配,促進了體育競賽與校園體育活動的精準對接,豐富了校園體育文化生活。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我國青少年群體所接觸到的體育運動項目越來越多樣化,學校方面也要做到與時俱進,積極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調整變動,保障學校群體競賽活動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
2.2.4 完善群體競賽經(jīng)費保障機制
高職院校體育群體競賽活動的開展涉及到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投入,尤其是場地、器材等方面的經(jīng)費需求十分龐大。因此,想要使群體競賽形成長期機制,就必須要建立完善的保障體系,確保經(jīng)費的穩(wěn)定投入。對此,學校方面除了自身的專項資金設置之外,還應該尋求政府部門的財政支持以及社會資金的投入。例如:學校內部龐大的學生群體就是潛在的消費者,他們參與體育鍛煉活動會帶來龐大的市場需求。學??梢該?jù)此與校外健身機構、體育運動企業(yè)等開展合作,以廣告贊助的方式引入社會資金,形成多方協(xié)調的經(jīng)費保障機制,為校園群體競賽活動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 結語
綜上所述,積極推動“陽光體育運動”開展,豐富校園體育文化活動,促進師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是現(xiàn)今我國高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以賽事為引領,搭建“陽光體育運動”平臺則是具體落實的一個有效路徑。該文結合天津工業(yè)職業(yè)學院開展群體競賽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提出了建議,希望可以促進學院群體競賽活動的持續(xù)健康有序開展,進一步助推“陽光體育運動”的落實。
參考文獻
[1] 周成武.“健康中國”背景下中南大學陽光體育活動開展的長效機制構建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9.
[2] 郭喜雲(yún).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肥胖學生體育課程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8.
[3] 鄭佩敏.山西省小學陽光體育一體化模式構建研究[D].山西大學,2018.
[4] 安珈慧.“陽光體育”背景下吉林市永吉縣城鎮(zhèn)中小學課間操的創(chuàng)編及推廣研究[D].內蒙古民族大學,2018.
[5] 姚春宏,易鵬.體育文化視域下的高?!瓣柟怏w育運動”探析——以武漢高校為例[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2(6):139-144.
[6] 梁振.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高職院校一體化體育教學模式[J].當代體育科技,2019,9(31):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