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陽
【摘要】目前,初中生在解決物理問題方面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麻煩,但是并沒有養(yǎng)成問問題的習慣,為學習物理知識帶來了更大的壓力與挑戰(zhàn)。教師合理地提出問題,能夠讓學生明確解題的模式,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物理的魅力?;诖?,文章首先簡要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學的現(xiàn)狀,隨后從四個方面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物理;問題意識;策略
一、引言
物理這門學科在學生的學習生涯當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在初中階段學習物理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與自主探索能力。在學習初中物理知識的過程當中,學生一定會遇到很多問題,所以培養(yǎng)他們的問題意識是當務之急。解決初中物理問題的重點不是如何精準得出答案,而是在解題的過程中有深入思考的態(tài)度,能夠問出有價值的問題,這樣才能為學習物理奠定良好的基礎。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只有學會總結知識與方法,才會在解答物理問題時靈活自如,隨機應變,最終收獲優(yōu)秀的物理成績并且培養(yǎng)出問題意識。
二、初中物理教學的現(xiàn)狀
(一)教師的教學手段不新穎,無法吸引學生去提出問題
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上,教師的講解占據(jù)大部分時間,學生只需要認真聽講,做好筆記就算是完成了物理知識的學習。這種教學手段很難培養(yǎng)出學生的積極思考態(tài)度與問題意識。教師直接將知識內(nèi)容灌輸給學生,沒有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十分不利于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教師應該改變教學方法,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新穎的科技手段運用于初中物理教學當中,將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作為物理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但是目前很多教師的想法還停留于讓學生爭取獲得更好的成績上;學生認為只要大量地刷題就可以領悟初中物理的真諦。這樣的教學手段最不利于學生問題意識的養(yǎng)成,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下,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可謂難上加難[1]。
(二)學生學習初中物理的興趣不高
從小學到初中是學生跨越成長的一個時間段。隨著學習內(nèi)容的不斷深入,學生與教師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zhàn)。因為初中學生要面臨著中考這個嚴峻的命題,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常常處于比較緊繃的狀態(tài),學習氛圍也很緊張,打壓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物理學習,學生會逃避甚至恐懼。因為物理內(nèi)容越來越有難度,許多學生望而卻步,如果無法提升學生對初中物理的學習興趣,就無法調(diào)動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更是無從談起。目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是將目標都放在提高分數(shù)上,只知道認真學習,但不知道為什么而學。學生如果只是為了取得分數(shù)而學習,注定不會提升物理思維能力,也不會真正掌握物理的奧妙,就失去了學習物理這門學科的根本意義[2]。
三、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方法
(一)營造出需要問題的氛圍,鼓勵學生問問題
初中生已經(jīng)漸漸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隨著學習內(nèi)容的深入,他們更要勇敢地去面對種種難題。在學習初中物理的過程中,學生應該在課堂上積極提問,將自己不懂的知識點整理出來,在教師那里尋求合理的解答。所以在上課過程中,教師應該擔負起教育的責任,為學生營造出提問的氛圍,鼓勵學生多問問題,讓他們真正地感受到自己的長處與不足,慢慢在物理學習中找尋到真正的解題思路和方式,從而提高對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在課堂中,教師應該與學生時刻保持眼神與眼神的接觸,心靈和心靈的溝通,思想上有所碰撞,這樣才能夠?qū)崿F(xiàn)知識的互通互融。教師不能夠一味地講解物理知識,應該讓學生深入思考,意識到問題的存在,然后向教師提出問題,既可以尋求教師的幫助來解決問題,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探索與努力來解決自己的疑問。教師不能夠單純作為課堂上的主角,也不應該每時每刻都講解,而是應該豐富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認真思考,然后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全方位地了解物理這門學科[3]。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掌握各種物理知識。學生在相互討論中可以互換問題,相互解答,更容易碰撞出新的火花,從而對物理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二)為學生明確提出問題的步驟,使學生會問問題
初中生剛接觸物理學科,會對物理產(chǎn)生一種新鮮感,也會存在許多疑惑。這時教師應該擔負起教育的職責,使學生明確提出問題的步驟,讓他們懂得如何提問,如何表達自己的問題。所以教師一定要與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讓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信賴,從而聽從教師的指揮,有方向性、有針對性地學習物理知識。教師應該將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放在教學的第一位,讓學生能夠真正地在物理學習方面有自己的見地,了解物理學科的意義和內(nèi)涵。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地想象,從多個角度去提出問題,將所學到的新知識與舊知識相聯(lián)系,從而更加深入地領會知識。提問也是有講究的,并不是一有問題就提問,而是在深入思考以后,帶著自己的思考提出問題,這樣的提問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當?shù)玫綕M意的答案后,學生就會對某一方面的知識點有特別深刻的記憶[4]。這正是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目的,也是讓他們真正領略物理魅力的關鍵所在。
比如,在學習滬科版第四章第五節(jié)“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時,學生一定會對凸透鏡的性質(zhì)和成像規(guī)律提出疑問,所以教師應該首先讓學生明確透鏡的識別方法,按照“一摸二看三照”的方式來鑒別透鏡。然后學生按照這樣的步驟來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追求更深層次的物理知識。
(三)設置合適的情境,讓學生有問題可問
在很多情況下,學生都不知道從何問起,也不知道哪一方面的問題值得提問。所以教師應該在授課過程中設置合適的情境,讓學生有問題可以詢問,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增加學生彼此之間的聯(lián)系與信任,共同在物理這門學科上取得巨大的進步。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方法應該有所創(chuàng)新,突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限制,讓學生在新穎的課堂中產(chǎn)生對知識的思考。很多學生認為物理知識理解起來很困難,不知道如何思考物理問題。所以,教師應該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聯(lián)系實際,這樣就會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及質(zhì)量,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的真實價值。很多物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應用,因此教師應該設置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深入地思考物理問題,也會讓他們更有興趣提出問題。這是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好時機,也能建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信賴。
例如,在學習滬科版第四章第二節(jié)“平面鏡成像”的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用“猴子撈月亮”的故事引出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設置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思考平面鏡的有關知識,鼓勵他們積極地提出問題,從而提升對物理學習的熱情[5]。
(四)及時解決學生的問題,讓學生樂意問問題
在學習物理過程中,學生一定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不管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否在教學范圍之內(nèi),教師都應該給予鼓勵,并且及時地做出正確的解答,為學生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讓他們愿意去提出問題。有些學生會問出比較不切實際的問題,這時教師不應該批評,也不應該嘲笑,而應更加鼓勵學生積極提問,讓他們保持對物理學習的熱情,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想法,對每一個問題都認真對待,給予合理的回答,這是教師所要擔負的責任,也是教育的使命。只要漸漸地建立起學生的問題意識,就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滬科版第十四章第二節(jié)“讓電燈發(fā)光”這一節(jié)的內(nèi)容時,學生需要認真思考:要讓電燈發(fā)光需要哪些元件?在什么情況下才會發(fā)光?各部分在電路中有什么作用?在思考過程中會對電燈發(fā)光的具體途徑和方式產(chǎn)生疑惑。教師應該對每位學生的問題都給予合理的回答,讓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從而提高學習物理的效率。
四、結語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為核心展開,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教師可以從營造問題氛圍,為學生明確提出問題的步驟,設計問題情境,及時解決學生問題這四個方面來完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形成各種能力。
【參考文獻】
王小冬.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J].讀與寫(上,下旬),2012(01):187.
韶小軍.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J].數(shù)理化學習(教研版),2018(02):29-30.
儲士宣.淺談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J].考試周刊,2017(04):133.
程學.淺談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J].考試周刊,2017(36):133.
王維樂.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讀與寫,2017(29):18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