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摘? 要:作為一種教學法,PBL將問題作為載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開展深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通過應用PBL可以提高學生學科素養(yǎng)。基于此,本文從四個方面探究了PBL教學模式的應用,一是問題設計新穎,二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三是用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四是教師指導與綜合評價。
◆關鍵詞:PBL教學模式;高中地理教學;應用
PBL教學模式還可以稱之為問題教學模式,此為新課改下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能夠利用問題促進學生思維發(fā)散,使其結合地理課本以及實際生活探索與發(fā)掘相關問題,同時全方位分析,可以采取獨立思考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以此有效處理問題。在利用PBL教學模式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突出他們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更多學生真正融入課堂教學,增強其思維能力,所以日益擴大該教學模式的應用范圍。
一、問題的設計要新穎
PBL教學模式的關鍵為提出問題,所以對于提出的問題,高中地理教師必須使用新穎方式,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切入點,充分調動其探索欲以及好奇心。所設計的問題需要貼近現(xiàn)實生活,由此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其相互探討。
以“地球運動”為例,地理老師可以選擇文言文《兩小兒辯日》,并通過課件將其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而且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要求學生朗讀。雖然開展高中地理教學,但是卻朗讀語文,如此方可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問題,即語文老師是如何解答該問題的?大部分學生的答案是“早晨與中午一樣遠”。此時,地理老師講道:“大家的答案雖然對,卻并不準確?!边@樣一來,本堂課便從太陽距地球遠近開始,然后聯(lián)系到地球運動規(guī)律,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確保課堂教學有序開展。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當開展高中地理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科學合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此吸引學生目光,有效調動他們的探究欲,使其積極融入教學活動。所以,為利用PBL教學模式,首先應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此為重要基礎與前提,唯有如此才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實現(xiàn)高效學習的目的。
以“荒漠化的危害與治理”為例,開展教學以前地理教師應該通過網絡平臺獲取與荒漠化相關的圖片以及視頻,然后在教學期間教師需要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帶領學生融入所創(chuàng)設的荒漠化情境,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其切實感受荒漠化造成的危害。在此基礎上教師對學生提出具體問題,即“通過觀看視頻能夠發(fā)現(xiàn)隨著荒漠化日益發(fā)展廣大群眾面臨生活難題,大家對荒漠化問題有怎樣的想法?”當學生進行思考的時候,教師應該給予他們更加深入的指導,也就是“根據視頻來看導致荒漠化形成的人為因素與自然因素是什么?哪些區(qū)域受到荒漠化影響以及造成了什么危害?”結合這些問題,學生全面深入討論與研究,從而更好地學習接下來的治理知識。
三、利用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對單一,在記憶知識時學生往往十分被動,難以獨立思考與學習,阻礙其主動性發(fā)揮, 無法取得良好教學效果。但是通過應用PBL教學模式,可以合理設置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在全面深入探析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并切實感受知識形成,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以及問題分析與處理能力。
舉例而言,在“海水的運動”的教學過程中,高中地理老師應該要求學生做好預習,可以準確掌握盛行風是海水運動的主要動力,利用問題引導他們思考與探析洋流形成原因。再者,將全球主要洋流運動簡圖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其按照個人理解分析該圖,以此整合洋流運動規(guī)律。地理老師及時準確指導學生,使其根據個人認知在簡圖中標注好暖流與寒流。除此之外,教師應該將“泰坦尼克號”撞冰山沉沒地點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其根據洋流運動規(guī)律進行分析,除了人為因素,無關洋流運動,同時做出簡單闡述。利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高教學有效性。
四、教師指導及綜合評價
教師不僅負責設置問題,還負責引導學生學習活動,那么在應用PBL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其指導與評價至關重要,有利于提高學生理解深度以及知識記憶牢固度。學生結束自主合作探究后,地理教師整合歸納他們的成果,引導其提煉關鍵知識點,并形成相關規(guī)律,處理好相關疑難問題,進而讓學生更加準確、牢固地理解與掌握知識本質。除此之外,在學生提出優(yōu)秀的想法與理念時,教師應該及時給予表揚,倡導多元化學習方式,使其更好掌握重點與難點,提高其自主探究能力以及獨立學習能力,充分發(fā)揮其主體性,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通過應用PBL教學模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探究欲,使其自主掌握知識,切實體驗知識形成過程,獲得學習樂趣。這一新型教學模式既可以提高學生分析與處理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質疑精神,促進其素質發(fā)展。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該積極總結歸納與反思,優(yōu)化與改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袁博.分析PBL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幾點嘗試[J].考試周刊,2020(A5):155-156.
[2]張國斌.PBL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0(13):123-124.
[3]沈宇清.PBL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華夏教師,2020(1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