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琴
◆摘? 要:問題教學法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該方法先通過教師提出的一些淺顯問題,來調動課堂氣氛,并激發(fā)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然后再通過一些層次性的問題,來引領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通過這一系列的手段,不僅讓學生掌握了物理問題的解決方法和技巧,還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篇文章針對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教學法的運用進行了概述,希望對相關從業(yè)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問題教學法;運用概述
高中物理教材中抽象化的物理概念知識比較多,高中階段的學生在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上有了較大的提升,但對于較為抽象和深入的物理概念學習起來還是會比較吃力。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的引導學生來進行學習,讓他們能夠一直保持渴求知識的心態(tài)。除此之外,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該盡量提高提問的質量,通過一個個設計好的問題,讓學生在產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將基礎知識夯實,對物理概念的掌握更加牢固和深入。
1高中物理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現如今,很多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就實際情況而言,在當前階段中,學生們對學習物理課程的主動性較低,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除了物理知識與現實情境的割裂帶來的枯燥無味外,也有下面幾方面的影響。
1.1教學方法過于機械化
很多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思維和觀念不夠豐富,在實際的課堂上,存在照本宣科的情況,這讓學生們學習物理知識的主動性并不高漲。除此之外,再加上受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使得當前的教育模式多為填鴨式的教授,這更是打擊了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得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效果十分不佳。
1.2提問形式單一
目前,在高中物理的課堂提問中,大多數都是使用教師問,學生來回答的模式,此模式雖然沒有什么大問題,但在實際應用中,學生的回答一般是集體回答,這種方式帶來的結果是有些同學的課堂參與度極低,從而讓課堂提問的涉及范圍不廣,無法達到最佳。同時,這種提問形式對于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并不適用,基礎較差的學生不敢輕易表露自己的觀點,在其中“渾水摸魚”。這種以教師為主導方,學生為附和方的提問方式,十分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1.3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不高
物理這門學科與其他課程相比,其情況較為特殊,大部分內容較為抽象枯燥,考驗邏輯思維的能力,對多數學生而言很難獲得成就感,想要上升到喜愛和擅長層面就更難。同時物理的知識點又較為復雜,它不僅包含力學、電學、磁學等知識,還需要同學們進行一系列的復雜計算和圖像理解,若在接觸物理學科的初期沒有進行很好的引導,愿意自主學習與鉆研的學生一定少之又少,再加上這些知識接受起來本身就會較為困難,這就導致了學生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大幅度下降。
2如何進行問題教學法
2.1結合教學實際設置問題
教師在平時的物理教學中,要根據教材內容合理編排教學問題,這樣不僅能讓教學內容與課本相契合,還能讓物理知識淺顯易懂,進而加強同學們對知識點的理解。以《生活中的靜電現象》為例,在這節(jié)課開講時,教師可先讓同學們各自講述生活中常見的靜電現象,來讓課堂氣氛逐漸活躍起來,然后讓同學們自主思考這種靜電現象發(fā)生的原因,并讓同學們互相進行討論,最后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實際并設置問題,注意設置問題時要以最常見的現象舉例,這樣才能讓引起學生的共鳴,促進更好的理解。例如脫毛衣時出現的聲響,這就是衣服材質摩擦產生的靜電。再例如圓珠筆在衣服上摩擦后,可吸附尼龍絲與紙屑,這也是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2.2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學生的提問是問題教學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可以讓學生更快的進入課堂教學中,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鞏固知識體系,也可以加強學生的求知欲望,推進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的發(fā)問環(huán)節(jié)。教師在講述一些具有爭論性議題時,比如在驗證《機械守恒定律》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勇于質疑,通過提問“機械運動中的能量去哪了?”“永動機是否存在?”等諸如此類問題,來讓學生們進行質疑,提出個人理解。在教學中,教師如何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呢?在拋出議題前,教師需要做到對教材了然于胸,吃透其中所有的關鍵點,只有這樣才能對同一知識點,當學生提出各不同的疑問或見解時,教師才能有的放矢,應對自如。這種互動方式更能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刺激學生提問的積極性。此外,當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后,教師也可適當的借助學生的發(fā)問推進自己的問題,讓學生的思考逐步深化。
2.3把握提問時機
想要提升問題教學法的使用效果,除了上述建議外,教師還要善于把握時機,及時有效的推進問題,以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課堂效率。①發(fā)現學生在聽講過程中出現目光停滯現象時提問。在課堂教學時,若發(fā)現學生出現目光停滯、眉頭緊鎖等神態(tài)時,多半是講解不夠詳細,學生沒有理會,這時就需要教師適時放緩教學節(jié)奏,聽聽學生的提問,為學生答疑解惑。②發(fā)現學生在聽講過程中出現“過于興奮”的神情時也需要提問。在課堂教學中若發(fā)現這例現象,可以尋找契機提高問題難度,如果答案正確,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思考的主動性;如果答案錯誤時,能夠及時糾正學生的思維方向,避免出現理解的偏差,也可起到提醒作用。③發(fā)現學生在聽講過程中出現“淺浮”現象時提問。由于高中物理知識較為抽象,學生會經常出現缺乏深度的思考,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及時的提問,來引導其思維方向,一步步走向理解的深層次,培養(yǎng)其深度思考的能力。
3結語
在面對高中物理復雜、抽象的特點時,教師應該在每一節(jié)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和縝密的問題設計,盡力在課堂上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注意師生互動的交互性,“我問你答”,“你問我答或大家答”的形式相結合,鼓勵學生多思考、多表達、多暴露問題。教師更需要提升個人的教育教學素養(yǎng),善于觀察課堂表現,及時恰當的推進教學,讓難點變得淺顯易懂,幫助學生克服學習物理的畏懼心理,努力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并能夠運用自如。
參考文獻
[1]高瑞勝.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淺議[J].高中數理化,2014(24):41.
[2]張柱榮.淺析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3(11):49.
[3]李明.問題教學法及其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4]張秀美.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