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春
◆摘? 要:小學學習的內容大多是比較基礎的知識,學生要做的不僅是對知識進行學習,同時也需要在教學中逐漸養(yǎng)成自己的學習方法, 為之后的學習打下來良好的基礎。小學語文作為小學生在小學階段需要重點學習的學科,,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在教學中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針對自身的優(yōu)勢以及不足進行相應的發(fā)揚和完善,從而在之后的學習當中更加從容的應對。教師要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分析學習中的難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學習中逐漸找到自己的方向。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途徑豐富
小學語文在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古詩教學,古詩是古人自身情感的表達,在古時候,人們經常會用月亮來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在思鄉(xiāng)古詩中也常運用月亮托物言志,不僅表達的自身的情感,同時也帶給后世非常有精彩的詩句。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粹,古詩鑒賞方法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掌握,從而更好的傳承中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讓學生反復誦讀古詩,對古詩的生字進行注音,應付應試教育中的考試,完全忽視了學生在學習古詩詞中的感受。對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重視教學情景的構建,通過每一首古詩帶來的畫面感為學生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讓學生可以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產生共鳴,理解古詩詞帶給自身的精神內涵。教師需要針對古詩詞的背景展開教學,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讓學生可以對古詩詞有自己的情感認知,在遇到一定的場景時可以選擇用古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教師還需要讓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對古詩詞中的美進行發(fā)掘,學習詩人對古詩詞的運用以及描寫,善于在日常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了解古詩詞中的美學教育。
一、創(chuàng)建古詩情景教學,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每一首古詩都有它自身的情景,在鑒賞一首古詩詞的時候,不僅要從字里行間進行理解,同時還需要在它表現(xiàn)出的情景中進行剖析,從而更好的對古詩進行學習。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普遍都是直接讓學生對不同的生詞進行注音,然后對句子進行解釋,而沒有嘗試從古詩所表達的情景入手,導致教學的氛圍比較生硬,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在學習中很難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對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通過故事情景的創(chuàng)建,有效的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學的內容上,并且在教學中增加趣味性,使學生可以更加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中,活躍課堂的氛圍,帶動更多基礎較弱的學生參與進行。
例如,在學習《贈汪倫》的時候,教師可以向學生詢問:“你們有沒有和自己的好朋友分別的故事?在和好朋友分別的時候,是什么場景”。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想象一下自己在和朋友分別時的樣子,然后再開展這篇古詩詞的學習。古代沒有現(xiàn)在這么發(fā)達的交流和通訊技術,朋友之間一旦分別可能就是永遠,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時候見面。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會對送別的感情有更加深刻的感受,這樣學生在學習《贈汪倫》的時候就會感同身受,更好的古詩詞中的離別之情。
二、針對作者的背景,對故事進行理解
每一首古詩的誕生都有它的意義,在詩人想念家相關的時候,就會寫一些思想的古詩詞,而詩人在報國無門的時候也會寫一些豪情壯志的古詩詞,因此,每一首古詩的學習必須從它的背景入手,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對其進行了解。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教學的方式普遍都是通過課本進行教學,教學的內容比較單一,在教學中不能夠很好的將古詩詞的內容更加全面的為學生進行展示。對此,在現(xiàn)階段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的運用信息化的技術,幫助學生對古詩詞的背景進行了解,從而使學生可以更加了解古詩詞的含義以及其中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
例如,在學習《泊船瓜州》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將作者的生平經歷為學生進行展示,詩人在寫《泊船瓜洲》的時候年過半百,對政治心灰意冷,因為推行新政而被罷相,此后再次啟用,卻已無當年壯志。在寫作背景的幫助下,學生對這首古詩詞才能更好的理解。
三、學會鑒賞古詩中的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古詩相比于白話文來說,諺語更加簡短,但是所要呈現(xiàn)出來的效果卻是更為純粹,可以讓讀者在寥寥數(shù)字中就對作者的意圖和表達的情感進行理解。學生在賞析古詩詞的時候,不僅要從古詩詞的情感表達以及手法上進行學習,同時還需要對古詩詞的美進行學習和認識,從而掌握相應的美學內涵。在古詩詞中比較常見的就是詩人在路過某些山水的時候,感嘆山水的壯麗,從而寫詩描寫山水,表達自己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之情和喜愛之情。還有則是詩人在日常生活中偶然發(fā)現(xiàn)了普通景色中的不普通之處,從而進行贊美,這種則是具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詩人還有對品格、精神的贊美,詩人用生動的文字非常生動的表現(xiàn)出來。
例如,在學習《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講述本篇古詩寫的內容是什么,作者用寥寥數(shù)字就將洞庭湖的美麗景象進行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而在學習《游園不值》中,作者對普通的事物進行描寫,即使是常見的紅杏,也在作者的描寫中表達了春天的盎然之意,由小襯大。
四、總結
在小學語文的古詩詞教育中,教師需要轉變以往的教學思路,在教學中善于進行情景的創(chuàng)建,通過情景的方式讓學生可以對古詩詞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為課堂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教師還需要在古詩詞教學中結合其背景進行分析,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可以從其他角度對古詩詞進行分析,更好的感受和理解作者在寫詩時的情感表達。在古詩詞的學習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習思想感情和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同時還需要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審美,用獨特的陽光看待事物,更好的傳承古詩詞文化。
參考文獻
[1]仇劉燕.小學古詩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途徑[J].教書育人,2019(34):64.
[2]張敏.淺析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途徑[J].散文百家,2019(0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