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海
◆摘? 要: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中外教育家譜遍認為,成功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協(xié)助,溝通的技巧對形成教育合力,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當今時代教師已經(jīng)不能獨立解決許多教育問題,現(xiàn)代的學校教育,需要家長們的積極參與,對于我國的現(xiàn)實情況,更是如此。老師從開學第一天開始,就要考慮如何與學生家長溝通,建立與學生家長的密切關系,以求達到雙方的密切配合,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超越知識的智慧。下面就教師如何與家長的溝通作以淺析。
◆關鍵詞:溝通;語言;家庭教育
一、初次見面要取得家長的信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家庭教育是最初打開學生智慧心靈的重要一環(huán)。學校教育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培養(yǎng),既要鞏固和提高家庭教育的成果,又要克服不正確的教育方法為學生帶來的學習阻力,這就要求教師了解每位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為此,每位家長都想知道自己孩子的老師是怎樣的,已確信自己的孩子是否能更好的在學校學習和生活,為了取得家長的信任,我都會對班上的學生做一番了解,在與家長溝通的時候要有誠意,表示出教師對學生的真正關心,特別是當今社會的留守學生較多,父母難得回來一次,那么教師與家長的溝通要更詳盡地了解學生的特長、興趣和愛好。你了解的信息對加深了解學生是有一定幫助的,同時也表示出你對孩子有真正的興趣。
在向家長告訴一些關于學生的負面信息的時候,一定要把這些負面信息做成“夾心糕”。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多贊美,少批評。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寶貝,沒有一個家長喜歡聽老師只訴說罪狀,所以,老師要多表揚孩子的優(yōu)點、成就,例如:“這孩子長得很可愛”“挺聰明的”,家長在聽了這些好話后,自然較聽得進去老師訴說孩子的其他缺點,以及需要父母加強管教孩子的種種了。 因人而異,運用共同語言。老師如與家長語言不通,或受教育程度不一致,不注意語言的運用,就難以溝通。對于受教育程度低,平常也不關心教育的家長,滿口“教育改革”“期望教育”,家長哪里聽得懂。應針對不同對象,轉化成家長能理解的語言,才能達到溝通的目的。
二、要把家長放在平等的位置交流
尊重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前提。尊重別人是自尊的表現(xiàn),也是得到別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說:“敬人者,人恒敬之?!北M管在教師與家長關系中,教師起主導作用,但在人格上兩者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別。在老師面前,大多數(shù)家長都有敬畏心理,與老師交談會感到拘束不自在,為了消除這種距離感,我很注意自己說話的語氣,語調(diào)和表情,讓家長感覺親切隨和而又熱情。老師在與學生家長談話時,首先不要以自我居上,滔滔不絕地講出自己對孩子在校期間的一些觀點,而要擺事實,拿出具體實例。同時,在討論教師與孩子之間的問題時,要避免情緒化,不要與家長爭辯。要記住,你與家長溝通的目的就是爭取家長與你一起來解決孩子的問題。在跟家長討論孩子的困難時,要做到公正、坦誠,而不是指責。要時時去尋找共識,力爭找到雙方意見一致的解決辦法,然后把你和家長的意見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孩子問題的方案。同時,你還可以跟家長建議一些家庭幫助熱線或網(wǎng)站、社區(qū)私人輔導信息等以求得更好地解決孩子問題的最佳途徑。
三、與潛能生家長交流態(tài)度要客觀委婉
潛能生無論是在學習還是日常行為習慣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要教育好這樣的學生,家長的配合尤其重要,與這類家長交流時,既要讓他們看到自己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不護短,不放任,又是要照顧到家長的自尊,給他們以教育的希望,不放棄,不急躁 老師與家長溝通時不要一見面就以發(fā)號施令的語氣,讓家長感到你所說的話是一種命令;不要對家長使用“你應該”、你必須、“你只有這樣”等字眼,而要用邀請的口氣為他們提供具體的建議。給家長以足夠的時間說話,認真聆聽家長的話,同時鼓勵家長提問。溝通時間最好是讓你和家長說話的時間各占一半。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家長的共同心愿。每個家長聽到孩子的不好匯報時心情都會十分沉重。作為班主任,對于潛能生的家長,如能在開始肯定學生的長處,對學生的良好表現(xiàn)予以真摯的贊賞和表揚,然后再指出學生的不足,家長的心情就會好受些,大家在共同教育學生時的氣氛就顯得非常愉快,對于教育孩子也會更加有信心。這樣,他們才會更主動地與老師交流,配合老師的工作,要更好的轉化潛能生,就必須爭取家長配合老師的工作。與家長多溝通、多交流,對家長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寬容,多一份理解,善待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位家長,我們就一定能收獲更多的喜悅,看到更多美好的希望!
關鍵的是要以誠待人,更要把教師自己對學生的那份濃濃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充分地流露給家長,讓家長深切地感受到教師是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他的孩子,老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那么,我們的工作一定能夠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夠獲得比較滿意的效果。 只要老師對學生充滿愛心,耐心和責任心,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孩子,那么你就一定能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持與配合,與家長溝通的方式方法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從中去領會,去總結,把我們的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地融為一體,更好地教育好我們的下一代,學校與家庭結合教育中,教師與家長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建立起和諧、密切的聯(lián)系,贏得家長的尊重、理解和合作,才能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互融通,形成“合力”和“向心力”,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07).
[2]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