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爭光
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指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開發(fā)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這就要求著我們在倡導探究性學習的基礎上,還要注重學生學習與實踐的聯系性。
一、中學英語詞匯教學的重要性
1.促進學生英文閱讀水平
中學英語詞匯教學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自身英文閱讀水平的提高。但如果學生對詞匯量掌握有限,其在進行閱讀以及英文寫作時,就會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使得整體學習效率很難得到實質性提高。因此,教師要注重英文詞匯教學的合理開展,尤其在新課程理念基礎上,實踐期間要通過適度拓寬學生自身視域,讓學生對國外文化有一個客觀認知,這對他們自身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意義。
2.有效增強學生英語表達及口語交流能力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其本身所具有的交際性較為明顯。而掌握詞匯作為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關鍵,也可看作是學生最終具備英語交際能力的必要途徑。當前,詞匯教學已經成為初中英語課堂必不可少的內容,因此讓學生結合實際積累詞匯,可以有效增強學生英語表達及口語交流能力。
3.提升教師的教學效果
當前,我國新課程所倡導的教育理念即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則要求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對應的教學工作。從中學英語詞匯教學角度出發(fā),教師必須注重英語教學效率,繼而形成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根據具體信息進行詞匯教學方案設置,是學生詞匯量能夠得到積累的前提條件。在此基礎上,可以使學生學習英語的難度降低,進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師英語教學的效率,保障教師的教學質量達到預期目標。
二、中學英語詞匯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新課標理念下,英語詞匯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從教師角度來看,主要存在對詞匯講解脫離語境,以孤立講解方式呈現教學的問題;存在過度注重學生詞匯掌握數量,輕視學生掌握質量,缺乏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意識等方面的問題。
(2)部分教師在詞匯教學期間雖然是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案設定,但其教學內容依然過于注重學生對詞匯量的掌握,不能結合實際進行合理的標準區(qū)間劃分。這種做法,在增加學生自身學習負擔的同時,也會導致學生整體詞匯掌握質量無法得到保障,繼而使學生對詞匯學習產生抵觸情緒,逐漸失去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3)教學期間,教師對學生英語思維意識的培養(yǎng)缺乏一定的針對性,新課標大綱中明確規(guī)定,課改后的英語教學必須以培養(yǎng)學生自身觀察、記憶、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為前提,開展對應工作。但實際操作中,大部分教師還是會忽略在詞匯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是以自身經驗或觀點進行詞匯教學方案的設定,導致相應詞匯教學的效果很難達到預期。
2.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從學生角度出發(fā),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與其他科目相比存在的差異性較為明顯。將其與中文進行對照可發(fā)現,英語單詞讀音方面的規(guī)范要求較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準確掌控,讀音無法讀準的學生往往會用漢語拼音來給英文單詞進行注音,從而嚴重影響了英語的整體學習效果。
(2)學生在進行單詞拼寫以及詞匯識記上,往往存在一定的脫節(jié)。比如,學生不能時時意識到單詞讀音與書寫形態(tài)之間的具體規(guī)律,導致其在后續(xù)記憶中無法通過讀音對其進行有效銜接,只能被動地學習,從而使得整個英語學習效果無法體現。
(3)對詞匯進行記背期間,大多數學生都只是對漢語意義進行一定記背,而忽視了單詞本身的實際用法和語境意義。然而,英語詞匯隨內容產生變化,其整體含義也存在一定的多樣性??墒?,學生學習期間往往會覺得語境用法太難,而選擇性放棄對語境用法的掌握,繼而導致英語學習效果無法提高。
三、中學英語詞匯教學的問題解決對策
1.注重詞匯的多樣性及音標朗讀教學
(1)結合上文對當前英語詞匯教學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設定英語詞匯教學方案,確保英語教育質量得到保障。教師在課堂教學期間應以學生為中心,認識到學生在面對課本上的英語詞匯時,其思想和思維多是處于被動接收狀態(tài),很難達到對詞匯的鞏固和理解。因此,我們必須結合實際,進行多樣化的英語詞匯呈現。比如,可通過多媒體播放詞匯所對應含義的圖片、視頻,加深學生對英語詞匯的印象,以確保其高效掌握相關英語詞匯。
(2)明確音標朗讀詞匯的學習方案設定。在單詞記憶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先朗讀詞匯,根據具體音節(jié)讀音來進行記憶。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為例,對“Do you like bananas”進行記背。開始前,教師通過帶學生進行國際音標具體讀法復習的方式,或者以小組為單位對本課所學詞匯進行音標標注和朗讀,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學生學習情況等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在此過程中扮演好輔助、引導的角色。比如,For example,when refer to the word“pear”,students should distinguish the pronunciation of“e”,即當涉及單詞“梨”時,學生需要辨別出其元音音標“e”。以此使音標朗讀作用充分得到發(fā)揮,確保其詞匯學習效果能夠完全呈現。
2.注重詞匯教學過程的趣味性
教師應注重詞匯教學過程的趣味性,以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為前提,形成針對性的詞匯學習技巧。同時在此期間,詞匯教學不能按照“被動灌輸”的方式開展,應按照“故事編講”的模式進行,確保其趣味性得到提升的同時,也能使學生學習興趣得到一定培養(yǎng)。以人教版初中英語課時“My favourite subject is science”為例,教師進行教學時可從課本中選取對應關鍵詞匯進行故事編講,比如,結合文中water、wood and fireworks等詞匯進行題材創(chuàng)設,使學生詞匯學習有一定的趣味性,以此提升我們整體的英語詞匯學習效率。
3.注重記憶學習的持續(xù)性及閱讀活動的開展建設
(1)教師在進行詞匯教學過程中,應明確學生記憶學習的持續(xù)性。按照記憶遺忘規(guī)律,在教授完成后做好合理的鞏固方案設定。即學生所學100%的內容,一天后會有50%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被忘記,而再過一天則會忘記剩下的50%。因此,教師要結合實際,按照遺忘曲線規(guī)律,對學生進行單詞鞏固訓練,根據不同時間節(jié)點做好口頭復述、聽寫練習、短語翻譯或其他方法的練習,確保學生所掌握詞匯的穩(wěn)定性,以此提升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
(2)教師應積極做好各種閱讀活動的開展建設,注重閱讀活動是豐富學生自身詞匯量,拓寬學生視野的關鍵,而詞匯量的增加也能夠提高學生自身的英文閱讀速率。以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I want to be an actor”為例,教師可按照本課內容為學生提供相關明星生平事跡、英文刊物,滿足學生追星的同時,還通過英文文章的閱讀,使學生詞匯量得到積累,也借此保障學生的詞匯記憶質量。
4.具體教學實踐過程中的要點把控
(1)中學英語詞匯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學習詞匯音形及構詞的正確引導。英語詞匯量雖然本身極為龐大,但其構詞成分卻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教師應引導學生總結發(fā)現各單詞之間的相似性和差異性,培養(yǎng)其英語學習能力。比如,為避免學生將c寫成s,可結合實際進行相關單詞羅列比對,示例nice、decide、bicycle等詞匯,使學生明白c通常是在e、i、y前發(fā)s音,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拼讀習慣,保障他們英語發(fā)音準確度達標。
(2)教師可采取直觀教學手段,注重課堂教具的合理運用。比如,在學習方位介詞near、between、behind時,教師安排學生上臺講解詞匯,使學生根據詞匯來變換站立方位,讓學生切身明白此類介詞間的區(qū)別。采取直觀教學手段,還可以對課堂詞匯教學做好專業(yè)設定,通過聯想拆分、謎語等方式使詞匯教學效率能夠得到充分發(fā)揮。比如,對學生進行yoghurt詞匯教學時,可按照拆分聯想的方式,將其拆分為yog、hurt,組成You hurt me but only give me a cup of yoghurt.(你傷害了我,卻只給我一杯酸奶)加深學生詞匯學習印象。再比如,對英語詞匯waiter進行教學時,可通過對其含義的引申進行現實場景模擬,使學生對waiter這個詞匯有一定的認知,進而使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得到培養(yǎng),以此達到英語詞匯教學的預期效果。
作者單位? 陜西省神木市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