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
摘 要:目前許多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都會運用多種誘導教學方法帶領學生學習課程。因為每個學生的自主學習方法不同,教師在整個課堂中起到的是指引作用。所以,只有教師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學生才能在更好的指導下提高個人綜合素養(yǎng)。將對小學體育教學中誘導練習的運用進行簡單的探索并分析。
關鍵詞:小學體育;誘導練習;教學融合
誘導練習是比較簡單、直接的一種模式。教師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也能夠很快達到自己的教學目的。通過在課堂上誘導學生進行練習,學生能夠提起興趣進入課堂,開展學習之旅。此外,整個課堂的效果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而且學生在教師的誘導提示下還會形成競爭意識。
一、誘導學生興趣,巧妙導入課堂
通過語言誘導學生進行訓練是當下小學體育中最常見的一種方法。教師在課堂上通過語言誘導開展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大腦中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還能讓他們從嶄新的思維角度認識到體育課堂能給他們帶來哪些知識。在語言誘導下,學生會更容易進入課堂提升自我。
例如,在學習小學體育韻律操這節(jié)課時,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白整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讓他們學會一系列的柔韌練習,并在課程學習結束后自己編寫韻律操。在這節(jié)課開展之前,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明白動作協(xié)調性和連貫性的重要性,讓他們知道動作幅度與力度在掌握的過程中有哪些微妙的區(qū)別。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教師要讓學生對韻律活動有一定的了解,并對其他運動產生一定的興趣。只有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么他們在下一步學習如何找節(jié)奏時就會更加投入。當學生投入熱情時,他們就能夠跟著教師的口令完成相應的動作,并跟著音樂和教師一起完成整套動作的訓練。同時,學生還會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增強自己的節(jié)奏感,調動自己的積極性。當學生熱愛音樂后,每聽到歌曲,他們都會隨著樂曲做出一系列韻律活動,這就是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的。
二、誘導動作練習,提升課堂效果
小學體育本身就是一種戶外練習的課程。在這種鍛煉身體的課程中,學生不僅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身體姿勢,同時還能得到身體素質的高質量發(fā)展。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常為學生講授的是一些肢體動作。然而,學生在這些肢體誘導練習下能夠很好地調節(jié)自己身體的協(xié)調性。
例如,在學習小學體育“踏步走,立定”這節(jié)隊列隊形內容時,首先,教師要帶領學生去學會基本體操《七彩陽光》。這一體操中運用到許多有關踏步和立定的內容。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需要在課堂上進行示范,誘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動作去規(guī)范形態(tài),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走路姿勢,從而促進他們的身體發(fā)育,幫助學生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學生在隊伍中的紀律性,讓學生在練習中養(yǎng)成一個健美的體態(tài)。教師可以讓學生不斷反復進行原地踏步走的訓練,同時要讓學生學會在聽到指令后做出相應的動作。聽到“立定”的口令之后,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必須先讓自己左腳在原地踏一步,然后再將右腳迅速靠攏在自己的左腳旁,從而形成立定的姿勢。教師進行一系列的動作示范,并誘導學生進行練習,是提高整個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
三、誘導競爭意識,提高課堂氛圍
在小學體育課堂上,教師通過不斷地誘導學生鍛煉身體,不僅能夠促進學習意識強烈的學生不斷提升自己,
同時還能帶動意識薄弱的學生學會互相競爭、互相學習。
這樣的效果源于教師的誘導練習。
例如,在學習小學二年級拍手操這節(jié)內容時,教師需要通過在課堂上構建“巧過攔截區(qū)”的游戲來讓學生學會有關韻律的拍手操。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會有很深刻的情感體驗,它們能夠感受到集體活動的樂趣,從而鍛煉自己集中注意力、聽從指揮等多項能力。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游戲的規(guī)則與方法,指導學生繞過眼前的攔截區(qū)。在繞攔截區(qū)時,學生必須從正面繞過,如果從兩側繞,則游戲失敗。在這樣計算成敗的體育課堂中,教師能夠誘導學生培養(yǎng)出一種相互競爭的意識。學生在看到其他同學完成任務時,會產生一種不服輸的心理,從而激勵自己自主地完成整個教學任務。在這種熱情高漲的教學課堂中,學生學習的氛圍相當濃烈。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能夠運用一系列語言誘導教學方法,同時還能夠通過自己的肢體誘導來給學生一定的暗示,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更多的內容,探索更多有關體育的知識點,從而深刻地認識不同的知識點。誘導體育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有很深刻的影響,因為它能夠幫助學生具體地認識不同課堂的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鄧曉旭.談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9(9):52.
[2]陳偉.誘導練習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20(16):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