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春
【摘? ? 要】目前我國社會正處于不斷發(fā)展和進步階段,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tǒng)的幼兒教育方式已經(jīng)難以適應當下的教學環(huán)境,需要新技術來滿足幼兒教學的要求。因此,隨著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快速應用和發(fā)展,各種電腦、電視、投影機、數(shù)碼攝像機等多媒體產(chǎn)品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應用并普及到幼兒教育當中,豐富了幼兒教學的內(nèi)容,提高了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近年來,信息技術在幼兒教學活動中的各種應用不斷得到實踐,各幼兒園積極引進多媒體設備,建立多媒體教室,充分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幼兒教學當中,推動了幼兒教育的發(fā)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 幼兒園教學? 幼兒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9.027
近年來,全球范圍內(nèi)掀起了信息化革命,以網(wǎng)絡技術為代表的技術革命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以及溝通的方式。這次變革也成為人類文明史上最深刻、最廣泛的一次技術革命,還在向著更深、更遠的層次邁進,持續(xù)對人們的生活產(chǎn)生影響。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信息化的趨勢已經(jīng)不可阻擋。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學前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如何在幼兒園教學中合理應用信息技術也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一、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對幼兒語言教學的影響與作用
在幼兒教育中,語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組成元素,語言不僅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的實踐技能,更加會對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在幼兒園教學階段,幼兒正處于語言能力快速發(fā)展的時期,所以教師必須要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但傳統(tǒng)模式下的幼兒園教育往往存在諸多問題,幼兒長期處于被動的學習環(huán)境下,無法主動表達個人思想情感,再加上當前幼兒大部分來自獨生子女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同齡人的溝通交流,所以很難通過簡單的幼兒園語言教學增強幼兒的語言應用能力。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信息技術在幼兒語言教學中的應用得到了充分的認可。
首先,在當前信息時代下,互聯(lián)網(wǎng)已經(jīng)融入各行各業(y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重要的改變,而在幼兒教育中信息技術也得到了良好的應用。信息技術能夠為幼兒播放圖片、視頻等教學素材,大大提高了幼兒的語言感知能力,并且可以為幼兒構建一定的生活化情境,以此激發(fā)幼兒的生活化情感,強化幼兒的語言感知能力。例如,教師用信息技術播放童話故事,學生在觀看童話故事之后,會對童話故事產(chǎn)生深深的印象以及屬于個人獨特的理解和認識。此時學生對童話故事有著積極的表達欲望,教師就應當抓住幼兒這一學習契機,發(fā)揮好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文化感知,教師再加以正確的引導,將會對幼兒的思想品德以及道德情感產(chǎn)生有利的影響,從而達到促進幼兒綜合發(fā)展的目標。
其次,信息技術的利用可以有效改善幼兒教師的教學方法,讓幼兒教師可以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手段進行語言教育??梢詾橛變涸诨ヂ?lián)網(wǎng)上尋找一些對話情境,讓幼兒自主編輯對話內(nèi)容,以此充分開發(fā)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還能夠同步提高幼兒語言能力。
最后,現(xiàn)代信息技術可以促使教學內(nèi)容變得更加簡單易懂。大膽轉換幼兒語言課程的教學方式,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加強語言訓練,提高語言感知能力。
二、信息技術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幼兒園管理者對信息技術應用不足
現(xiàn)在許多教師在開展幼兒課堂教學的時候,大多數(shù)是學習文化課和各種藝術課程,很少有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而且許多幼兒教育者也不是十分重視對信息技術的實踐與應用。這就導致許多幼兒園管理者對信息技術認識不足,對信息技術的認識大多停留在設備的購置上,而對于怎么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實踐教學并沒有很多深刻的認知,這就導致幼兒園教師對運用信息技術教學存在很大的困惑與誤解。
(二)教學方法較落后
目前幼兒園教學引導階段呈現(xiàn)的主要問題是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落后。課堂教學使用的教學模式缺乏先進性,對幼兒的指引和吸引能力不強。幼兒具有好動心強、好奇心強、喜歡豐富色彩的特點。教師沿用傳統(tǒng)的幼兒教育方式,課堂教學呈現(xiàn)過分安靜、過分嚴謹?shù)臓顟B(tài),使幼兒逐步在知識學習和活動參與中降低興趣,直接影響了幼兒園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不利于幼兒園教學實效性的增強,降低了幼兒在學習中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呈現(xiàn)機械化,失去了幼兒教育的根本意義。
三、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一)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微課
微課是近些年新興的一種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其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對課程進行精心的設計,以視頻的方式對某一個或幾個知識點進行詳細的講述,生動有趣且簡短干練,十分受廣大師生的歡迎。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映襯下,微課憑借短小精悍、小課程蘊含大能量的優(yōu)勢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發(fā)揮出了非常大的作用。微課適用于各個學齡階段的學生,同樣適用于幼兒園的幼兒。微課將教師要講解的內(nèi)容濃縮為簡短的視頻片段,符合幼兒不喜歡枯燥的講解過程的特點。微課以一種新型的教學形態(tài)優(yōu)化著課堂教學過程,在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同時滿足了幼兒學習的個性化需求。此外,微課的應用還能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部分幼兒教師的教學理念及教學素質與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型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差距,這會對幼兒的價值導向造成影響。為此,一方面幼兒教師要通過參考優(yōu)秀的微課領會其中的巧妙,從而融會貫通;另一方面要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設計獨特的微課并不斷提高微課的質量,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
(二)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缺乏氛圍,不足以長時間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因此,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某種教學情境,將他們引入情境中,由此激發(fā)幼兒的學習動力。在具體的情境當中,幼兒的學習活動、探究活動有了足夠的外物支撐后,他們將變得更加專注,較少分心,從而能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信息技術為情境的創(chuàng)設提供了技術支撐,因此教師要借助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比如,教師在開展購物教學時,通過一個簡短的動畫呈現(xiàn)了這樣一個情境:大熊去一家商店購買日常的食物,進入商店后,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商品看得他眼花繚亂,一時之間忘記了想要買的食物。于是他找到了導購員,描述了食物的特征,導購員指引他找到了正確的位置。這時教師可請孩子們根據(jù)售貨員的提示幫助大熊找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孩子們的興趣被點燃了,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
(三)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幼兒養(yǎng)成正確良好的發(fā)音習慣
幼兒正處于身心快速成長發(fā)育的時期,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口語發(fā)音能力都相對偏弱,所以在幼兒園教學中發(fā)音一直是教學難點。幼兒只有通過長時間的練習才能夠解決發(fā)音模糊不清的問題。但語言練習必然是枯燥乏味的,幼兒天性活潑好動,喜歡新鮮事物,不愿意參與語言練習,就導致幼兒的語言能力長期在不良的環(huán)境下無法養(yǎng)成正確的發(fā)音習慣。為了能夠幫助幼兒展開正確的發(fā)音練習,幼兒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幼兒構建不同場景的語言發(fā)音微課。微課內(nèi)容生動有趣,教師要求幼兒在觀看微課的同時可以跟隨微課的發(fā)音進行重復性學習,這樣枯燥的語言發(fā)音練習就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為幼兒展示一些特殊的發(fā)音,如唐老鴨、米老鼠等動畫人物的語言特征,要求幼兒模仿動畫人物,這樣幼兒的語言學習積極性將會不斷提高,引導幼兒養(yǎng)成正確的發(fā)音習慣。
(四)通過白板式教學,使教學內(nèi)容變得精彩
在目前的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教師都習慣一字一句地帶領幼兒進行文章的閱讀或拼音的讀寫,或者利用繪本中的圖畫信息對幼兒進行教學,讓幼兒通過教師最簡單的講課方式理解教學的重點。利用交互式白板教學,能夠將教師講解的內(nèi)容變?yōu)橐槐敬髸⑶以诮虒W的過程中能夠帶領幼兒進行探究,使學生進行相關的探索,這樣的方式能夠充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以及好奇心。童話故事是幼兒園教學中最常見的教學內(nèi)容,對于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有重要的作用,幼兒的好奇心會促使其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探索。而白板式教學能夠將童話故事靈活地再現(xiàn),能夠讓幼兒和教師一同進行探索,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講解《安徒生童話》時,教師可以針對其中的內(nèi)容制定一些圖畫,展現(xiàn)到白板當中,還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文字內(nèi)容,增強幼兒的感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和探索興趣。童話故事的主題不同,傳遞出的感情也有所不同,因此,在不同的故事情境下,教師要挑選適合故事發(fā)展背景的音樂烘托氛圍,讓幼兒能夠真切地感受到童話故事的內(nèi)容以及主人公在其中的心境變化,讓幼兒能夠切身感受到故事的發(fā)展走向以及情感走向,學習知識,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在進行白板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將教學的內(nèi)容轉化為圖像信息,便于幼兒理解。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配備相關的動畫內(nèi)容,使幼兒明白整個故事的情感基調(diào),這可以在感官上刺激幼兒,加強幼兒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幼兒的年齡較小,生性好玩,在教學時,教師還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將教學內(nèi)容進行轉化,刺激幼兒的感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幼兒在情感上與教師產(chǎn)生共鳴。這對于幼兒更好地理解教學內(nèi)容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五)融入信息技術,優(yōu)化科學教學
在幼兒園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融入信息技術,利用形象、趣味、生動的圖片、視頻、動畫以及動聽的兒童歌曲,將抽象、枯燥且幼兒難以理解的科學知識、現(xiàn)象進行直觀化呈現(xiàn),以此調(diào)動幼兒全身感官體驗,促進幼兒的理解并主動參與動手實踐,有效提高幼兒的科學素養(yǎng)與動手能力、觀察分析能力。所以幼兒園在開展科學教育活動時,可在幼兒正式動手之前,利用電子白板播放與活動有關的圖文影像,吸引幼兒注意,激發(fā)其參與興趣,從中學會一定的科學探究技能。
比如,在開展科學活動“牙齒咔咔咔”的過程中,教師便可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各種動物的牙齒,此時幼兒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感官體驗也被調(diào)動,紛紛舉手講述自己見過的動物牙齒,并且熱烈討論它們的牙齒有哪些特點。隨后教師可以播放一段視頻介紹牙齒的作用,讓幼兒認識到牙齒的重要性,從小養(yǎng)成愛護牙齒的好習慣。又如,在開展“自制泡菜”的科學探究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先在課堂上播放泡菜制作過程的視頻,并且將視頻分享給幼兒父母,讓父母與孩子一起嘗試制作泡菜。幼兒在與父母合作制作泡菜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動手實踐能力,也能通過日復一日的觀察,了解到泡菜的形成過程,有效增強科學知識的學習體驗。
(六)融合信息技術落實親子活動,強化幼兒親情感知
在幼兒園日常的教學活動開展中,可以融合信息技術設置一定的親子活動,讓親子之間能夠深化情感,解決幼兒抗拒父母關心、管教的問題。以課堂教學融合信息技術的方法,融合不同的活動形式,讓幼兒能夠感知親情、理解親情,塑造幼兒形成正確的理解認知能力,讓幼兒能夠學會關心他人、關愛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保證幼兒的發(fā)展。例如,親子活動可以設定為親子共同制作水果拼盤,可以以信息技術展示不同的成功案例,教師為幼兒提供不同的水果,讓幼兒與家長協(xié)調(diào)合體,完成水果拼盤的制作。在成果的展示中可以融合信息技術的方式進行不同的圖片展示,配合幼兒對自己作品的介紹,以視頻融合圖片的形式,在信息技術中加以呈現(xiàn),讓家長和幼兒得到同步進步,在相互配合、相互幫助的氛圍中取得游戲的勝利,也會讓幼兒加深印象、提升感悟。
此外,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我來比劃,你來猜”游戲,家長與幼兒同步參與。在游戲過程中家長比劃,幼兒猜測,以此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深化彼此之間的情感。在信息技術融合的不同親子活動中,讓幼兒能夠學會體會親情,營造優(yōu)秀的學習氛圍、家庭氛圍,為幼兒的全面成長提供基礎。同時教師可以融合信息技術,為家園共育思想的踐行提供基礎。利用信息技術設計幼兒園教學主頁,讓家長方便對幼兒園教學計劃和教學活動開展有一定的了解,建立QQ群、微信群,方便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有效溝通。幼兒園運用上述模式,能彰顯其教學優(yōu)勢和教學先進性。
(七)家校合作
信息技術的幼教融合縮短了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距離,同時增強了教師與家長的交流便利性。在家校合作中,合理使用信息技術,借助線上平臺,如微信群、QQ群等分享幼兒作品,便于家長積極掌握幼兒的學習動態(tài),加強家校合作的緊密性。以“做客”活動為例,此課程旨在引導幼兒學習禮儀思想、養(yǎng)成禮貌行為。1.視頻演示。在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播放課程視頻。借助信息技術還原生活場景,增強幼兒的理解能力。視頻中展示了小貓、小狗的互動過程,包括坐沙發(fā)、端水、聊天等內(nèi)容,融合了多種禮貌用語。2.禮儀總結。結合視頻內(nèi)容,教師讓幼兒總結待客禮儀行為,如進門用語、送客用語等。3.分組表演。在幼兒總結完成時,教師讓幼兒以小組形式自主表演,錄成視頻,分享在交流群中,由家長、教師共同給出評價,給出幼兒禮儀行為的改進建議,鼓勵幼兒學習禮儀文化。在幼兒錄制視頻時,教師可適當給出提示,讓幼兒自由發(fā)揮,以視頻《做客》為基礎,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想,延伸信息技術的助學功能。
四、結束語
在幼兒園教學實施過程中采用信息技術教學方式,要求幼兒和教師積極配合,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技能。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與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相比還有很多不足,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許多不足以及在發(fā)展過程中的許多缺點。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具有很多新穎的特點,可以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比傳統(tǒng)教學方式更多的樂趣和知識。總之,利用信息技術的方式教學,對于幼兒來說具有多重好處。
參考文獻
[1]王春玲.信息技術在提升幼兒安全教育效果中的作用分析[J].新智慧,2021(4):25-26.
[2]張曉雁.“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背景下幼兒園語言教學的創(chuàng)新研究[J].甘肅教育,2020(23):108-109.
[3]李杰.信息技術應用于幼兒教育活動的現(xiàn)狀與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81):161-162.
[4]李澤云.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綜合版),2018(08):171.
[5]趙秀梅.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上),2015(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