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本篇選自藝術水平等級考試,國畫花鳥三級課程,臨摹林風眠的作品《鷺鷥》。他倡導對西方的現(xiàn)代藝術兼收并蓄,并融合傳統(tǒng)的中國水墨畫,創(chuàng)造出兼具東西方藝術特色,又不失傳統(tǒng)水墨精髓的嶄新藝術形式。
二、教學目標
1.了解畫家林風眠,以及其作品、畫風特點等。
2.學習花鳥畫的表現(xiàn)方法并嘗試臨摹或創(chuàng)作。
3.感悟畫家的人格魅力及其繪畫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林風眠的生平事跡和其繪畫風格。
難點:花鳥畫技法的運用。
四、教學準備
毛筆、生宣紙、國畫顏料、墨、羊毛氈、PPT課件等。
五、教學過程
1.了解林風眠生平
出示課件播放關于林風眠的短視頻,引出畫家林風眠,對畫家及繪畫風格作簡要介紹。林風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廣東梅縣人,是享譽世界的繪畫大師,是“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導者和最為主要的代表人物,是中國美術教育的開辟者和先驅。
2.欣賞林風眠代表作
欣賞林風眠《鷺鷥》作品:
一只鷺鷥站立在畫面中央,占據(jù)主體地位,簡化的姿態(tài)中精準地傳達了鷺鷥靈動的身形,以濃淡曲線勾畫羽、尾、足、嘴及屈伸的頸部,蘆葦三兩交錯,營造出空間美感。
3.國畫花鳥三級課程臨摹作品《鷺鷥》的教學分析
畫中的鷺鷥正展開雙翅,想要飛翔。站在蘆葦叢中,一種生命與自然互動的生機油然而生。體現(xiàn)出生命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場景。
4.嘗試實踐
(1)采用小狼毫型號的筆,潤筆之后筆尖四分之一處蘸取墨汁,在干凈的調色盤中調成淡墨,用中鋒勾勒出鷺鷥的外輪廓,注意鷺鷥的外形比例。
(2)選取大白云型號的筆,潤筆之后筆尖四分之一處蘸取濃墨,畫出鷺鷥的羽毛和尾部,注意要有墨色的變化,筆尖重、筆肚淡。
(3)采用小狼毫型號的筆蘸取濃墨,中鋒用筆勾勒出鷺鷥的足,添加的時候注意重心要穩(wěn)。
(4)采用小白云型號的筆,潤筆后蘸取少量硃磦,畫嘴。注意筆肚里的水分不要太多,運筆速度不能太慢,以免暈開。
(5)選用大提筆,潤筆后,筆尖蘸少許花青,將其調淡,用淡墨和淡藍色添加大面積背景。注意畫的時候避開足的位置,避免墨色暈開。
(6)用小狼毫筆蘸淡墨勾勒蘆葦,注意蘆葦?shù)哪荒苓^深。
5.學生作業(yè)
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大膽繪畫,敢于下筆,敢于用墨、用色。
6.作業(yè)評價(自評、互評、師評)
7.課堂總結
請同學們談一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或體會。
8.課后拓展
嘗試用勾勒的方法畫寫意人物或其他動物形象。
(上海市山陽中學 柳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