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榮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數學這一門課程由于邏輯性較強,在傳統(tǒng)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采用知識點的講解、習題的練習,學生的進行積極主動思考的機會不多,學生對于教師產生依賴的心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從而嚴重影響了數學教學的效果。采用小組合作模式,能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小組中相互合作與交流,有效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了小學數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小組合作;小學數學;應用策略
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較強,注意力難以集中的時期。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參與小組的活動來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具備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以更加自由的教學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促使學生能夠配合教師完成學習任務,實現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學生在小組中相互幫助,相互進步,有效地增強了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對于學生合作意識以及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同樣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一、科學合理劃分合作小組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分組,讓小組中的成員能夠優(yōu)勢互補,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提實現了有效的提升。在小組中每個成員可以不是最優(yōu)秀的,但具有一定的配合度,學生在小組中能夠相互借鑒他人的優(yōu)勢,來提升和發(fā)展完善自身的不足。同時要保證各個小組中的實力均衡,以充分實現小組中的合作競爭,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來幫助學習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從而實現整個班級中的學生集體進步。同時輪流讓學生來擔任小組長,來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小組中的學生能明確自身的職責與任務,并能有效的做好分工,高效的完成學習任務。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并能充分發(fā)揮了自身的優(yōu)勢,實現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
為了提升課堂教學的氛圍,教師可以將小組合作與教學的情景進行有效的融合,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在進行授課時,可以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對教學的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將教學內容融入到情境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良好的情境中,更能有效提生學生記憶力、理解能力,實現了良好的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在進行“年、月、日”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向學生提問今天是幾月幾號,并讓學生觀看六一、中秋、國慶節(jié)的日期,并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并以此來引出“年月日”的內容。教師對學生說出:同學們有這么多值得紀念的日子,我們發(fā)現年、月、日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年歷,把我們值得紀念的日子通過年歷都記錄下來。教師為學生展示年歷卡,并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年歷卡(2014年、2019年),并讓學生仔細觀察每一個月的天數后,并讓學生進行匯總,按照教師設置的表格來進行填寫。完成后,再讓學生觀察完成的表格,引導小組長匯報結果。師:哪個小組匯報一下2014年每個月的天數?請一名學生匯報(老師課件展示2014年每個月的天數)。師:哪個小組匯報一下2019年每個月的天數?學生匯報完成后,教師對學生進行表揚,并板書為學生講解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師借助小組合作的模式進行教學,促使學生積極的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知識的探討與發(fā)現,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有效的調動,并且實現了良好的合作效果。
三、教師指導協(xié)助小組共同完成任務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小組劃分外,還應該對學生分配的任務并提出一定的要求,讓學生明白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明白哪些側重點,完成什么樣的學習目標。教師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給予學生充分準備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討論,有效的做到分工合作,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對于教學的內容和解題的思路進行有效的分析,并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找到解題思路。同時對于小組中的討論結果進行點評與總結,對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實現小組高質量的完成學習任務。例如:教師在進行“時分秒”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不同樣式的鬧鐘,并讓學生認識時針、分針、秒針,同時讓學生對于一秒、一分鐘進行體驗,并且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模式進行感知60分鐘后時針店的變化,60秒后分針的變化。教師為學生展示撥動的過程,并讓學生觀看時針、分針、秒針的變化。教師示范后有小組中的學生合作完成,幾個學生嘗試撥動,另外幾個學生進行記錄時針、分針、秒針的變化。教師借助小組合作的模式進行教學,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促使學生合作完后教師布置的任務,學生的積極性被有效的調動,學生能通過動手撥動鐘表,直觀的觀看,高效的理解與掌握教學的內容,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并且實現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引導學生在小組中進行知識的探討與交流,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采用小組合作的模式進行教學,有效的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了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教學,對于教師分配的任務能積極主動的完成,有效的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實現了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胡飛.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研究[J].讀與寫(中旬),2016,13(08):267-268.
[2]龔園園.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