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杰
【摘要】生物學科的學習對學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實驗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生物課堂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綜合實驗能力,培育學生綜合能力?;诖?,初一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實施,應轉變教育理念,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發(fā)揮教師引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發(fā)揮利用課外實驗的作用,提高實驗教學效率。
【關鍵詞】實驗教學;有效實施;初一生物
實驗是生物學科的基礎,實驗教學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而且可以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由此可知實驗教學相當必要。因此,教師要提高對實驗教學的重視,優(yōu)化實驗教學方法,提高實驗教學效率。
一、初一生物教學中開展實驗教學的意義
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開展實驗教學活動對學生學習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具體來說教師在課堂上開展實驗教學活動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首先,調動學生參與生物課堂的積極性。初一生物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融入實驗有利于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建設富含趣味的課堂。教師要注意不可像往常一樣為了提高學生考試能力而應用題海戰(zhàn)術,這樣只會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而實驗的應用則提高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學生接觸到的是科學的、直觀且新奇的知識點,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其次,提高學生綜合實驗能力。教師在初一生物教學中開展實驗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實驗能力。學生參與實驗的過程中動手操作,學生可以深刻體會實驗操作中具備的真實性和謹慎性,學生形成認真、嚴謹和負責的態(tài)度,這對學生日后學習乃至工作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最后,培育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初中生物教學更注重開展實驗教學,這對強化學生學習物理理論知識奠定基礎,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使學生深化理解所學知識,拓寬所學知識。由此可見,教師在生物教學中要提高對開展生物教學活動的重視,最大程度發(fā)揮實驗教學價值,使學生深入學習從而挖掘該學科的魅力,這對學生形成生物學科素養(yǎng)起到促進作用。
二、初一生物實驗教學有效實施策略
初一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想有效實施實驗教學,必須結合教材內容優(yōu)化實驗教學方法,提高實驗教學有效性,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1.轉變教育理念,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
教師的實驗能力可通過演示實驗體現,實驗環(huán)節(jié)是發(fā)展學生探究思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初中生正處于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但在外部和內部等多種因素影響下學生對生物學科積極性不高,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在于生物學科本身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另一個是教師并沒有發(fā)揮自身對學生學習的引導作用。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在課堂上重視給學生演示實驗,使學生從教師的實驗演示中掌握實驗的步驟,從而對實驗探究產生較高的積極性,調動學生探究積極性,加強學生對生物實驗的了解。
生物學科本身沒有那么難學,教材中包含很多趣味性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在給學生演示實驗時改變傳統(tǒng)落后的理念,邀請學生上臺當自己的助手。如此,整個課堂上從以往的教師一人演示轉變?yōu)槎嗳搜菔荆ぐl(fā)學生探究積極性。當然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做好課堂教學準備工作,除了準備實驗器材之外還要包含在課堂上啟發(fā)學生學習等等。以教學“觀察動物細胞”這部分內容為例,筆者先是邀請學生上臺與筆者一起演示,第一步用潔凈的紗布擦拭蓋玻片和載玻片,第二步將一滴生理鹽水滴在載玻片的中央;第三步是在漱凈的口腔內側壁上用消毒牙簽輕輕刮幾次;第四步是在牙簽上有碎屑的一段放在載玻片上,并用生理鹽水滴幾滴并涂抹幾次;第五步是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一遍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之后緩緩地蓋在水滴,這個過程中必須要注意避免蓋玻片存在氣泡;實驗的最后一步是將稀碘液加入蓋玻片,并用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確保全部清潤標本。如此,學生在教師的演示中對本實驗充滿了好奇,紛紛產生躍躍欲試的心理,對激發(fā)學生探究能力起到促進作用。
2.發(fā)揮教師引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探究是創(chuàng)新的基石,而興趣則是學生探究的動力。初一學生剛開始學習生物學科,對該學科學習興趣不足,學習自主性不強,這是學生課堂學習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見,教師可針對學生這一問題從實驗中的有趣部分出發(fā),發(fā)揮教師引導者作用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實驗,以此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這對提高實驗教學有效性同樣具有重要意義。當前,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完全放手讓學生進行實驗,而是采取一定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使學生對實驗產生較高的熱情,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對學生起到有效的激勵。因此,教師要立足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并發(fā)揮自身引導者作用提升學生自學能力。以教學“種子的萌發(fā)”這一實驗為例,筆者讓學生自主進行實驗,實驗的過程中筆者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并借助問題“種子發(fā)芽需要什么條件?”“如何改變種子發(fā)芽的條件?”“一個條件改變可能出現何種結果?”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加強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實驗,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這對教師提高實驗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3.發(fā)揮課外實驗的作用,提高實驗教學效率
生物和生活之間的聯系相當密切,因此教師在生物教學中要立足教材內容進行可外延伸,這也是提高生物實驗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為了發(fā)揮課外實驗的價值,教師可適當開展小組探究、自主探究等活動,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標。比如說在教學“無土栽培”這部分內容時,筆者將學生帶到課外開展實驗探究活動,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無土栽培的現象,之后讓學生選取一種植物進行無土栽培實驗。如此一來學生在課外實驗中強化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且提高了實驗教學效率。
綜上,要想提高生物教學效率,教師要合理優(yōu)化教學活動,注重給學生演示,加強學生自治學習,開展課外實驗活動等等。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很多提高實驗教學效率的方法,教師要不斷積累和總結,提升實驗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牛曉萍. 探討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有效教學的途徑[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 2019(15).
[2]張詩琦. 注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效率[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9(27):1.
[3]海來友布. 注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效率[J]. 文淵(中學版), 2018(11):415.
[4]王柳芳. 例談提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措施[J]. 考試周刊, 2019(33):165.
[5]周杭英. 重視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 科學咨詢, 2020(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