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貞壽
【摘要】如今,新課改的持續(xù)推進,對于初中數學課程授課教師而言,必須注重對以往所熟稔的教學模式的更新,以此來迎合新課改的需要.數學知識并非空洞的理論學說,而是源自鮮活的現實生活,是古往今來無數數學研究者從現實當中總結出的數理規(guī)律.從這個層面來看,初中數學課程授課教師應當認識到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并將之作為切實可行的教學手段,以此使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研習熱情被充分激發(fā)出來,最終確保初中數學課堂成為真正的高效課堂.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蘇科版
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對于初中生而言,正處于邏輯思維的形成時期,因此,初中數學課程授課教師應當在這一階段致力于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不過需要初中數學課程授課教師注意的是,初中生在抽象思維方面表現得較為薄弱,因此,其在學習以及應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難免會摻雜具象思維.這就表現在相當一部分學生在接觸和學習較為抽象的數學知識內容時,往往會感到比較吃力,在理解層面也極易出現理解偏差.這就要求初中數學課程授課教師必須對這一現象加以重視并著手解決,以免學生形成厭學心理.按照心理學的相關研究結果表明,主體對于同自身生活實際相關的事物往往會表現出較強的領會性.考慮到這一情況,初中數學課程授課教師應當依托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開展,著手將抽象數學知識轉變?yōu)閷W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具象數學知識,使學生不再困惑于數學知識的抽象.
一、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具有以下幾點意義:
第一,生活化教學模式要求初中數學課程授課教師應當從學生所熟悉和了解的生活場景中挖掘同教學內容相關的素材,并以此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生活化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在情境的幫助之下更好地消化與理解教師所講授的數學知識點.
第二,假若初中數學課程授課教師滿足于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對相關知識點的單純講解,則無法確保學生形成深刻的感官認知,這將會影響到學生對所習得的數學知識的應用.而在采用了生活化教學模式之后,學生將充分地意識到現實生活同數學知識二者之間所表現出的內在關聯(lián)性,從而更好地消化、理解以及運用這些數學知識.
第三,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當中,往往將數學知識的學習意義理解為提高自身的數學考試卷面分數,而沒有意識到數學知識的研習對于現實生活的意義所在.如此一來,便背離了數學學科的教學目的,亦無法確保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升.
二、蘇科版初中數學的特點闡述
蘇科版初中數學存在以下幾個特點:
(一)注重直觀體驗以及生活感知
對于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有著不同于成年人的生活經歷以及體驗,在自身抽象思維能力不足的背景下,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往往會對直觀、具體的數學知識實現更好的吸收與內化.這便為初中數學課程授課教師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開展生活化教學模式提供了切入的契機.也就是說,在生活化教學模式的輔助之下,學生可以在直觀事物的幫助之下,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有效見解,從而達成對自身數學知識體系的有效構建.
(二)現實生活同抽象數學知識點之間的有效銜接
作為數學這一學科而言,其所涵蓋和承載的知識多為抽象性知識.這些知識對于學生而言,有一定的理解與領會難度.同時,初中生受限于自身的生活經驗以及社會閱歷,這亦是影響到其洞悉這些抽象數學知識的原因之一.因此,初中數學課程授課教師必須注重對學生感知經驗的調動和豐富,以此來幫助學生借助現實生活體驗并實現對數學知識點的融會貫通.
(三)數學抽象理論同實操環(huán)節(jié)的有效對接
從蘇科版初中數學教科書的內容以及體例安排來看,其中涵蓋了一定數量的“活動思考”內容.初中數學課程授課教師通過對這些教學內容的教學運用,為學生提供實操機遇,使學生可以在相關數學問題的驅動之下,展開對數學規(guī)律的思考和分析,這樣將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歷練和提高.
(四)強調對數學知識體系系統(tǒng)化構建
作為數學知識體系而言,應當體現出知識統(tǒng)一性這一特質,借助在生活化教學模式當中引入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確保學生所習得的不同數學知識之間表現出緊密連貫性,這樣對于學生邏輯思維水平的提高有著不容小覷的意義.
三、初中數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
當前,社會對于人才有著較高的要求.掌握扎實數理知識的人易于得到用人單位以及社會的認同.因此,初中數學課程授課教師應當積極思考怎樣能夠實現生活化教學模式同數學知識教學的無縫對接.為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依托對教學內容的生活化處理,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同現實生活之間的相關性
新課改指出,初中數學課程授課教師在教學當中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狀況,并在此基礎之上,立足于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來設計教學內容,以此來達成對教學內容生活化處理的目的,從而幫助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源自鮮活的社會生活.具體而言,初中數學課程授課教師應當在每次授課之前對所將要帶領學生學習的內容進行認真的鉆研和分析,以便發(fā)現設計出能夠同學生生活實踐經驗相接近的教學案例,并在課堂之上將這些精心設計好的案例呈現給學生,同時可以借助這些案例為學生營造特定的數學知識情境,這樣將讓學生以往的生活經歷成為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的主題,從而使其可以依托熟悉的生活場景或者是生活實例去實現對相關數學知識點的高效學習.
(二)模擬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學生獲得更為深入的數學知識學習體驗
在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當中,初中數學課程授課教師應當確保教學活動能夠同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相結合,以便學生在研習數學知識的過程當中實現同生活經驗的溝通,這樣將有助于提升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認知以及領會水平.教師借助在初中數學課堂當中引入生活化教學實例,使學生達成對數學知識點深化理解的目的,亦可以讓學生借助自身的知識結構實現對特定數學知識點的充分探究.對于初中數學課程授課教師而言,采取生活化教學模式亦是豐富授課手段的方式之一,原因在于,借助此教學模式,將讓學生在領悟數學原理的同時,實現對數學原理背后所蘊藏的事實的領會,最終有助于學生對自身數學知識結構優(yōu)化,確保其數學知識體系得到更為系統(tǒng)的構建.數學知識研習的有效性與否,取決于學生是不是可以實現對數學知識的自行探究,即便初中數學課程授課教師的授課活動再精彩、內容再引人入勝、課件制作得十分精美,但均無法替代和取代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的價值和意義.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初中數學課程授課教師唯有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知識自主探究習慣,方才可以讓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更見成效.這同時是在初中數學課堂之中開展和實施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原因.以蘇科版“二元一次方程組”這部分知識為例,筆者在教學當中的做法是:首先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營造出特定的教學情境,該情境設定為學校組織的校內籃球比賽,勝場與負場的得分分別為二分和一分,某班學生為了獲得四十分,需要在二十二場比賽當中獲勝多少場?通過這一情境的營造,每個學生都展開了充分的思考,并同身邊的其他同學展開了熱烈的探討,最終得出答案.再如,在教學蘇科版“正數和負數”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相關的情境,使學生體驗正數與負數,為學生展示學生熟悉的珠穆朗瑪峰和吐魯番盆地,從而讓學生直觀、具體地感受正數與負數,強化學生的體驗.再者,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想自己走過的高低不平的路,若是以平地作為正負的中間值,那突出部位以及凹陷部位是正數還是負數,從而使學生明確正負數的概念.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從而提升學生的認知與理解,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更好地進行知識的學習,積極參與對數學的觀察,從生活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并學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強化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學習能力.
(三)依托生活化經驗實現對數學問題的有效求解
通過在初中數學課堂之中引入生活化問題情境,學生在檢視自身知識學習情況的同時,能夠對解決問題的能力達成同步訓練.在帶領學生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這部分知識時,筆者向學生提出了雞兔同籠這一問題,并對學生加以指點,使學生領會到如何借助二元一次方程組實現對現實問題的求解.
(四)進行生活化拓展教學,使學生能夠實現對習得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
1.實現數學知識的應用生活化
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初中數學課程授課教師應當抓住這一點進行數學知識應用化教學.舉例而言,筆者在為學生講解了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特質之后,為學生進一步加以知識拓展,引導其思考為何房屋的屋頂采取三角形設計,其原因便在于三角形具備穩(wěn)定性這一特質.這樣的學習體驗對于學生而言能夠形成深刻的感官印象.
2.借助數學知識點實現對現實生活當中相關數學問題的求解
初中數學課程授課教師應當借助數學知識點,使學生能夠對生活當中的數學問題進行求解.如筆者在帶領學生學習了相關統(tǒng)計知識后,要求學生在四周的時間里調研家庭塑料袋使用情況,以此來使學生認知到塑料袋對于環(huán)境的危害,這一教學方法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
3.借助時事熱點問題,讓學生獲得數學知識的實踐契機
初中數學課程授課教師可以在教學當中引入一些時事熱點問題,諸如創(chuàng)建文明城、舉辦奧運會等熱點事件,使學生意識到數學同現實生活之間的關聯(lián)性,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4.借助生活化作業(yè),提升學生的實踐水平
初中數學課程授課教師應當設計好生活化作業(yè)內容,為學生布置生活化作業(yè),以此來使學生在完成生活化作業(yè)的過程當中領會和理解數學知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生活化作業(yè)形式對比于常規(guī)作業(yè)形式,更受學生的歡迎,學生的完成熱情也十分高漲.
四、總 結
通過在初中數學課堂之中采取生活化教學模式,學生可以感受到更為優(yōu)異的數學知識學習環(huán)境.因此,初中數學教師需要與當前的教學現狀相結合,運用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立足生活化,切實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陳瓊桂.化解課堂目標力促數學生活化 ——探索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途徑[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9(5):7.
[2]馬致遠.一言一行皆數學——探析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9(7):69.
[3]王翰邦.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及舉措[J].中外交流,2018(11):155.
[4]吳淑濱.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5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