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龍
摘 要: 文章緊扣語文課標閱讀文本的要求,詳細地闡述了小學閱讀課堂中教師的導學策略,深入淺出地論述了教師如何借助語文課文的課后習題,引導學生開展積極的閱讀對話,努力拓寬學生的閱讀思維,完善語用能力的建構,培養(yǎng)學生個性閱讀能力,夯實豐厚的語用基礎,從而逐步提高小學閱讀課堂教學活動實效。
關鍵詞: 課后;習題;引領;研讀
一、 引言
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閱讀能力,形成良好的語感和語用能力,是閱讀教學課堂活動的目標要求之一。教師要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階段性閱讀教學目標要求,立足學生閱讀認知需求,研究語文教材的內(nèi)涵特點,緊扣教材中與學生閱讀訓練目標相關聯(lián)的內(nèi)容,利用其教學資源,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研讀、訓練,通過思考、探究與分享,學生深刻感悟文本的中心內(nèi)涵,領悟文本語言表達形式,生成扎實的個性閱讀與語用能力。教師可以緊緊抓住文本課后習題,這些習題緊緊圍繞文本中心內(nèi)涵及其語言表達,而提出的閱讀思考或語言訓練題目,對于這些課后習題的探究與解決,將有助于學生更進一步個性解讀文本內(nèi)涵,訓練學生運用語言表達技巧。因而,教師要善于借助這些課后習題,利用多樣化的閱讀活動策略,引導學生深度研讀文本語言內(nèi)涵,強化語言理解與運用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解讀文本個性化的能力,夯實學生語用能力基礎,優(yōu)化閱讀課堂教與學的實效性。
二、 借助課后習題,開展研讀對話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類課文后面,都設計有與課文中心內(nèi)涵緊密相關的一系列課后習題,這些課后習題包含著閱讀思考、語言訓練的內(nèi)容。教師要充分挖掘和借助這些課后習題,與文本語言內(nèi)涵研讀相結(jié)合,創(chuàng)設閱讀對話活動情境,讓學生在閱讀對話活動中深入文本語言之中,尋找解決習題中的閱讀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個性表述自己的閱讀觀點,能夠利用文中的語言回答課后習題提出的要求或問題,讓學生體會到課后的閱讀問題與文本語言中心內(nèi)涵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與文本中心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旦學生在教師的幫助和引導下,解決了課后閱讀問題,就把握了文本所闡述的中心內(nèi)涵。在引導學生解決課后閱讀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起到主導作用,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主深入文本語言之中,在字里行間思考、探究、感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積極交流對話,相互彌補探究活動中存在的不足,最終實現(xiàn)共同促進,完善深度文本解讀的建構。例如,《竊讀記》課文導學活動時,學生研讀課文基本內(nèi)容后,具備了較為熟悉文中逐段、逐句語言的基礎,教師就可以適時借助課后閱讀思考題1:說說作者是在什么地方讀書,在那兒讀書有什么不方便。要求學生根據(jù)這一課后閱讀思考題,再次深入課文語句中尋找答案,然后在合作學習小組相互交流自己研讀的觀點:“作者當時是在書店里看書?!薄笆堑?,作者這種看書是偷看的,由于他沒有錢可以買書,但通過在書店偷看書獲取很多知識?!薄岸以跁晖悼磿钦局`讀的,站得腿酸腰麻的?!薄白髡咴跁晖悼磿男袨椴皇谴蟠蠓椒降?,而是怯怯藏身于大人中間?!薄斑@種竊讀讓作者經(jīng)歷了擔憂、恐慌和懼怕的痛苦?!薄盀榱烁`讀,作者在書店里經(jīng)歷了饑腸轆轆?!薄白髡咴跁旮`讀十分不方便,隨時擔心被發(fā)現(xiàn),懼怕被趕出去,也憂慮被誤以為是竊書賊?!苯處熇^續(xù)借助課后習題4,要求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研讀這句話的內(nèi)涵,學生通過積極對話交流,領悟這句話寓意:“糧食養(yǎng)育人的身體,而書籍哺育人的精神世界,人只有不斷汲取書籍中的知識,增長自己的見識和智慧,才能不斷地健康成長?!苯柚@些緊扣課文中心的課后閱讀思考題,將有利于學生研讀課文語言的活動逐漸走向深入。
三、 借助課后習題,拓展閱讀思維
小學語文教材中課文的課后閱讀思考題或資料袋,都有利于教師拓展學生閱讀時空的實施載體,有助于訓練學生形成深刻性和廣闊性的閱讀思維。教師要善于借助這些課后習題,引導學生根據(jù)問題的探究要求,積極而深入地進行思考、探討,探尋解決這些課后閱讀問題的活動策略。在思考課后閱讀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激活學生原有的閱讀知識積累,激發(fā)學生閱讀認知需求,促使學生面對課后閱讀問題,努力做到深入思考與探究,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帶著課后閱讀問題,積極主動地深入文本語言之中,積極開動腦筋,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究,能夠結(jié)合文中語言的描述,從文中語言描述里尋找課后閱讀問題的答案,并能個性化地運用課內(nèi)外語言進行表述,從而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閱讀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立足文本語言的描述與課后習題解決的系列活動,將有效地拓展學生的閱讀思維時空。通過這樣的文本閱讀活動,一方面錘煉了學生的個性閱讀思維能力,另一方面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閱讀思維閱歷,增加學生運用語言表達的強度和次數(shù),自然而然地促進學生深化解讀文本內(nèi)涵,建構和發(fā)展語用能力。例如,《走遍天下書為侶》課文導學活動時,學生研讀文中語言內(nèi)涵的過程中,教師借助課后習題:①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的理由是什么?②作者一遍遍讀那本書的方法是什么?這種讀書方法有什么啟示?通過教師循序漸進的導學,學生聯(lián)系上文內(nèi)容,進行積極的獨立的思考,并通過拓展閱讀思維活動后,學生在合作學習小組相互交流分享:“作者選擇一本書,反復讀書,從中不斷有新的收獲?!薄白髡哌x擇一本書陪伴自己說明他喜歡閱讀。”“作者是從不同角度去讀同樣一本書?!薄八麖睦斫鈺墓适聝?nèi)容、揣摩寫作目的、續(xù)編故事、品味寫法等方面去讀書?!薄八磸妥x同一本書,尋找前面讀書時遺漏的內(nèi)容?!薄八x書時,想象書的作者是個什么樣的人,有什么生活經(jīng)歷?!薄敖梃b作者的這種讀書方法可以讓讀書的人不斷積累豐富的知識?!薄敖梃b這種讀書方法可以拓展每個讀者閱讀思維空間?!薄敖梃b這種讀書方法可以讓讀者積累豐富的語言,掌握語言表達技巧。”課后閱讀思考題是思維訓練的“導火索”,點燃了“導火索”,學生的已有閱讀經(jīng)驗和閱讀認知困惑就得到激活,再通過教師有目的性的導學,有利于拓展學生的閱讀思維時空,學生研讀課文語言就走向深刻,形成的閱讀觀點就會個性化,并且富有創(chuàng)造性。
四、 借助課后習題,完善語用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