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美婷,張 良
(江西省食品發(fā)酵研究所,江西 宜春 336000)
納豆是大豆經納豆菌發(fā)酵而成的一種傳統(tǒng)食品,納豆中含有納豆激酶,其作用廣泛,具有抗血栓、降血壓、抗腫瘤等多種生理功能[1-3]。高活力的納豆菌既可以縮短發(fā)酵時間,減少發(fā)酵過程中的污染,減少成本,也能提高納豆激酶酶活性,因此提高納豆菌的發(fā)酵活力至關重要。
納豆菌菌粉相比較于液態(tài)種子液,其明顯優(yōu)勢是污染小,且使用更加便捷。從成本考慮,降低了菌種存放的條件,在低溫干燥的環(huán)境下可保存。但納豆菌菌粉由于經過干燥處理,其細胞及活力都受到了損傷,因此在進行發(fā)酵或繁殖之前,必須對其復水活化,恢復損傷的細胞,經一定時間的培養(yǎng)后恢復其正常的生理功能[4-5]。目前納豆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納豆激酶高產菌株的選育及液態(tài)發(fā)酵條件的優(yōu)化,以及添加輔佐材料及一些化學藥品對納豆激酶酶活產生的影響,而忽略了納豆菌菌粉的復水活化條件對納豆菌發(fā)酵活力的影響[6]。因此掌握納豆菌菌粉的復水活化機理,選擇合適的復水活化條件對提高納豆菌的發(fā)酵活力至關重要。
本文對納豆菌菌粉的復水活化工藝進行研究,通過單因素和正交試驗優(yōu)化其復水工藝,以期尋找出最佳的納豆菌菌粉復水活化條件,提高其發(fā)酵活力,進而為納豆食品的生產及制備提供參考。
納豆菌菌粉,江西省食品發(fā)酵研究所微生物實驗室保存;脫脂乳粉,光明脫脂奶粉;牛肉膏、蛋白胨,北京奧博星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酵母膏(分析純),杭州微生物試劑二廠;可溶性淀粉(分析純),廣東汕頭市西隴化工廠。
牛肉膏蛋白胨瓊脂培養(yǎng)基:牛肉膏0.3%,蛋白胨1%,瓊脂1.5%~2.5%,NaCl 0.5%,pH 為7.4~7.6。
發(fā)酵液培養(yǎng)基:可溶性淀粉3%,酵母膏2%,K2HPO40.01%,KH2PO40.01%,CaCl20.05%,pH 為6.5。
BXM-30R 立式壓力蒸汽鍋(上海博訊實業(yè)有限公司)、UV-9100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瑞利分析儀器公司)、BS224S 電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SHP-160 型生化培養(yǎng)箱(上海三發(fā)科學儀器有限公司)、TGL-16G 臺式離心機(長沙湘智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HH-4 恒溫水浴鍋(國華電器有限公司)及SPH-304 恒溫搖床(上海世平實驗有限公司)。
1.4.1 復水劑種類的選擇
以無菌水、生理鹽水、納豆菌培養(yǎng)種子液、黃豆汁以及4%、8%和12%的脫脂乳粉作為復水活化劑,將納豆菌菌粉以1∶200 的比例(W/V)與復水劑混合,置于32 ℃的恒溫箱中復水活化60 min 后用平板菌落計數(shù)法計算活菌數(shù)[7],再將其接種至發(fā)酵液中進行液態(tài)發(fā)酵[8],用福林酚法[9]測定發(fā)酵液中納豆激酶酶活,從而確定最佳的復水劑種類。
1.4.2 菌粉與復水劑比例的選擇
將納豆菌菌粉與復水劑分別按1∶50、1∶100、1∶150、1∶200、1∶250、1∶300 和1∶350 的比例混合,置于32 ℃恒溫箱中復水活化60 min,測定活菌數(shù)及發(fā)酵液中納豆激酶酶活,從而確定最佳的比例。
1.4.3 復水時間的選擇
將納豆菌菌粉與復水劑以1∶200 的比例(W/V)混合后置于32 ℃恒溫箱中分別復水活化20 min、40 min、60 min、80 min、100 min 和120 min,測定活菌數(shù)及發(fā)酵液中納豆激酶酶活,從而確定最佳的復水時間。
1.4.4 復水溫度的選擇
將納豆菌菌粉與復水劑以1∶200 的比例(W/V)混合后分別置于20 ℃、24 ℃、28 ℃、32 ℃、36 ℃、40 ℃和44 ℃的恒溫箱中復水活化60 min,測定活菌數(shù)及發(fā)酵液中納豆激酶酶活,從而確定最佳的復水溫度。
根據(jù)單因素實驗結果,分別選取納豆菌菌粉與復水劑比例(A)、復水溫度(B)和復水時間(C)3 個因素進行正交優(yōu)化實驗。其正交實驗水平因素設計見表1。
表1 正交實驗水平因素設計表
2.1.1 復水劑種類對納豆菌菌粉復水活化的影響
由圖1 可知,不同的復水劑對納豆菌菌粉復水活化的效果不同,無菌水對菌粉的復水活化效果最差,以8%脫脂乳和12%脫脂乳作為復水劑時效果最好,菌粉復水活化后活菌數(shù)及納豆激酶酶活較高,其中兩者的活菌數(shù)相差較小,而以8%脫脂乳為復水劑時納豆激酶酶活高于12%脫脂乳復水劑,故選擇8%脫脂乳粉作為最佳復水劑。
圖1 復水劑種類對納豆菌菌粉復水活化的影響圖
2.1.2 菌粉與復水劑的比例對納豆菌菌粉復水活化的影響
由圖2 可知,活菌數(shù)隨菌粉與復水劑比例升高呈下降趨勢,這是由于隨著復水劑含量的增加,菌粉的含量相對減少所導致。而納豆激酶酶活呈先增加后下降趨勢,當比例為1∶100 時酶活最高,為629.325 U·mL-1,這說明在此比例下復水劑對菌粉的復水效果最好,復水活化后納豆菌的活力最強。故綜合數(shù)據(jù)分析,選擇該比例前后接近的梯度1∶75、1∶100、1∶125 作為該因素3 個水平進行正交實驗。
圖2 菌粉與復水劑的比例對納豆菌菌粉復水活化的影響圖
2.1.3 復水溫度對納豆菌菌粉復水活化的影響
由圖3 可知,活菌數(shù)和納豆激酶酶活隨著復水溫度的升高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納豆菌菌粉在36 ℃條件下復水后活菌數(shù)最高,在40 ℃條件下復水活化后納豆激酶酶活最高,但此溫度下的活菌數(shù)與36 ℃條件下的活菌數(shù)相差不大,因此綜合考慮選擇32 ℃、36 ℃、40 ℃作為該因素3 個水平進行正交實驗。
圖3 復水溫度對納豆菌菌粉復水活化的影響圖
2.1.4 復水時間對納豆菌菌粉復水活化的影響
由圖4 看出,從20~60 min 這段時間納豆菌活菌數(shù)和納豆激酶酶活增加明顯,當菌粉復水60 min后其活菌數(shù)和納豆激酶酶活達到最高,活菌數(shù)達5.051×108CFU·mL-1,發(fā)酵后酶活達587.924 U·mL-1。繼續(xù)增加復水時間,活菌數(shù)和納豆激酶酶活都下降,說明復水時間過長,反而對納豆菌菌粉活化不利。綜上分析,選擇以60 min 為基準上下10 min 為梯度的3 個水平:50 min、60 min、70 min 作為該因素3 個水平進行正交實驗。
圖4 復水時間對納豆菌菌粉復水活化的影響圖
對正交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正交實驗結果見表2,方差分析見表3。由表2 可知,Rc>RA>RB,則表明各因素對實驗影響大小為C >A >B,由表3可知菌粉與復水劑比例和復水時間對納豆激酶酶活的影響顯著(P<0.05),復水溫度對酶活的影響不顯著(P>0.05)。由表4 可知,A2與A3差異不顯著,與A1差異顯著,較佳水平為A2(k2最大),B 因素的各水平對納豆激酶酶活力的影響無差異,但較佳水平為B2,C2與C3、C1間差異顯著,較佳水平為C2,故納豆菌菌粉的最佳復水工藝方案為A2B2C2。經實驗驗證得出采用此工藝納豆菌菌粉復水活化后活菌數(shù)達5.268×108CFU·mL-1,納豆激酶酶活達750.062 U·mL-1,因此納豆菌菌粉的最佳復水工藝為:以8%的脫脂乳粉作為復水活化劑,發(fā)酵劑與復水劑比例為1∶100,復水溫度為36 ℃,復水時間為60 min。
表2 正交試驗結果表
表3 方差分析結果表
表4 多重比較結果表
納豆菌菌粉在用于發(fā)酵納豆前需進行復水活化,恢復細胞的正常功能。本文采用單因素及正交實驗對納豆菌菌粉的復水活化工藝進行了優(yōu)化,確定了菌粉最佳復水活化工藝為:以8%脫脂乳粉為復水劑,發(fā)酵劑與復水劑比例為1∶100,復水溫度為36 ℃,復水時間為60 min,在此條件下納豆菌菌粉經復水活化后活菌數(shù)達到了5.268×108CFU·mL-1,用于液態(tài)發(fā)酵時納豆激酶酶活達750.062 U·mL-1。
此復水工藝有效地提高了納豆菌菌粉的活性,從而有利于提高納豆及其制品的生產效率及其穩(wěn)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