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偉,龐鶴鳴, 崔曉琴, 楊志娟, 王 晶, 邵 燕, 譚海平, 馬 睿
(臨夏州農(nóng)業(yè)科學院,甘肅臨夏731100)
藜麥(Chenopodium quinoa Wild)又稱南藜麥、藜谷、奎奴亞藜等,發(fā)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是一年生的藜科草本作物。藜麥含較豐富的全面蛋白,部分含量高達16%~22%,蛋白品質(zhì)可媲美肉蛋奶;且富含多種礦物質(zhì),其中鈣、鎂、磷、鉀、鋅、鐵、硒和錳等含量均較高;藜麥含遠高于其他谷物的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和葉酸等。此外,藜麥還含有較多的多酚類、黃酮類、皂苷等活性成分,能夠預防治療疾病(De Santis等,2016)。我國藜麥種植起步較晚,西藏農(nóng)牧學院和西藏農(nóng)牧科學院于1988年聯(lián)合引進,并于1992—1993年在西藏境內(nèi)大范圍小面積推廣種植成功(黃杰等,2016)。近年來,甘肅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畜草與綠色農(nóng)業(yè)研究所針對甘肅多種生態(tài)類型,于2013年在寧縣旱作區(qū)、永靖縣半干旱區(qū)、康樂縣高寒陰濕區(qū)以及蘭州灌溉區(qū)等地進行了藜麥品種LYLM-1適應性生產(chǎn)試驗。試驗結(jié)果表明,LYLM-1在甘肅部分區(qū)域內(nèi)種植效果良好,以永靖半干旱區(qū)和康樂縣高寒陰濕區(qū)最佳(黃杰等,2015)。藜麥在甘肅大部分地區(qū)都具有適應性,且近年來在逐步推廣,種植面積逐步擴大。隨著藜麥產(chǎn)量的增加,其加工方式的多元化研究也非常必要,藜麥的莖桿營養(yǎng)也很豐富,可以用作動物飼料飼喂牛羊等草食畜 (Hirose等,2010)。本試驗通過研究全株藜麥制作的全價顆粒飼料對藏羊育肥及表觀消化率的影響,以期為飼用藜麥及藜麥秸稈的飼料化利用方式及效果提供一定的指導和理論依據(jù)。
1.1 試驗材料 凱氏定氮儀(阿爾瓦)、NaOH、K2SO4(AR)、CuSO4·5H2O、石油醚、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十六烷基溴化銨、十二烷基硫酸鈉、四硼酸鈉、乙二醇乙醚、硒粉。全自動凱氏定氮儀(Eppendorf)、全自動纖維分析儀、纖維素分析儀、脂肪分析儀均由美國ANKOM生產(chǎn)。藜麥收購自臨夏州積石山縣小關鄉(xiāng)。
1.2 藜麥青干草及全價顆粒飼料的制備 選取生長良好、處于末期或乳熟期藜麥植株,在晴朗天氣時收割,在通風良好的飼料倉庫,陰干。最大限度保持干物質(zhì)含量,制成青干草備用。以藜麥青干草和玉米秸稈為基礎粗飼料,以飼料營養(yǎng)水平相同為原則,在甘肅潤牧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制成全價顆粒飼料,飼料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表1 全價顆粒飼料組成與營養(yǎng)水平%
1.3 試驗動物及設計 在55只預備試驗羊中選取體型、體重相對相近,體況良好的48只試驗羊,隨機分為4個處理組,每組4個重復,每個重復3只,羊分欄飼養(yǎng)。對照組粗飼料為100%玉米秸稈;試驗1組粗飼料由33%藜麥青干草+67%玉米秸稈組成;試驗2組粗飼料由67%藜麥青干草+33%玉米秸稈組成;試驗3組粗飼料為100%藜麥青干草。各組精料由玉米、棉籽粕、豆粕、玉米胚芽粕、食鹽、預混料等組成。4個處理組精粗飼料比為7:3,各組日糧營養(yǎng)水平相同。每日早上9:00,下午4:00飼喂,每次0.9 kg/只,保證飲水充足,自由飲水,預飼期為15 d,試驗期為60 d。
1.4 指標測定
1.4.1 生長性能測定 每天記錄每個圈舍的飼料供應量與飼料剩余量,平均日采食量=(每日飼料供應量-每日飼料剩余量)/每組羊存欄數(shù)量。每隔20 d對試驗藏羊進行測定,早上8:00空腹稱重,對采食情況、增重效果等進行綜合分析。平均日增重=(正試期結(jié)束體重-正試期開始體重)/正試期。
1.4.2 消化率測定 在育肥試驗中后期,4個處理組每個重復中隨機選1只羊單獨圈養(yǎng)。把尼龍稠黑布制成的收糞袋固定在試驗羊的尾部周圍,連續(xù)5 d采用全收糞法收集糞便,每日分別于下午16∶00及次日晨飼前(8∶00)收集糞袋的糞樣,編號 分 別 為A1、A2、A3、A4;B1、B2、B3、B4;C1、C2、C3、C4;D1、D2、D3、D4,與試驗藏羊?qū)?。二者充分混合后稱重(此即為前一天的排糞量)。在混合糞樣隨機分取200 g裝于自封袋,冷藏保存?zhèn)溆?,再從以上糞樣中取100 g放于棕色瓶并加10%的硫酸(100 g糞樣約加5 mL),編號為CP-A1、CPA2、CP-A3、CP-A4;CP-B1、CP-B2、CP-B3、CPB4;CP-C1、CP-C2、CP-C3、CP-C4;CP-D1、CPD2、CP-D3、CP-D4,于冰箱冷凍保存?zhèn)溆?。然后? d的糞樣全部混合并充分混勻,磨碎過40目網(wǎng)篩,按四分法取糞樣約200 g,測定糞樣的干物質(zhì)、粗脂肪、粗蛋白質(zhì)、中性洗滌纖維及酸性洗滌纖維含量,同時,取飼料樣品200 g測定干物質(zhì)、粗脂肪、粗蛋白質(zhì)、中性洗滌纖維及酸性洗滌纖維含量。
DM消化率/%=(飼料DM攝入量-糞DM排出量)/飼料DM攝入量×100;
CP消化率/%=(飼料CP攝入量-糞CP排出量)/飼料CP攝入量×100;
EE消化率/%=(飼料EE攝入量-糞EE排出量)/飼料EE攝入量×100;
NDF消化率/%=(飼料NDF攝入量-糞NDF排出量)/飼料NDF攝入量×100;
ADF消化率/%=(飼料ADF攝入量-糞ADF排出量)/飼料ADF攝入量×100。
1.5 數(shù)據(jù)分析 數(shù)據(jù)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記錄整理,整理后的數(shù)據(jù)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2.0進行單因素分析。
2.1 不同比例藜麥青干草的全價顆粒料對藏羊排糞量的影響 通過預試驗得知,藏羊?qū)τ陬w粒飼料的采食量較之傳統(tǒng)精粗混合料較高,采食效果較好。由表2可知,不同比例藜麥青干草制成的全價顆粒飼料相比玉米秸稈制成的全價顆粒飼料,采食量有所低,分別降低5.57%、4.73%和1.98%,但并無明顯差異(P>0.05)。同時,試驗3組排糞量較對照組減少19.76%,差異顯著(P<0.05)。
表2 不同比例藜麥青干草的全價顆粒料對藏羊排糞量的檢測結(jié)果g
2.2 不同比例藜麥青干草的全價顆粒料對藏羊育肥的影響 由表3可知,經(jīng)過60 d的飼喂試驗,各組藏羊的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常規(guī)飼喂水平的日增重(0.20 kg/d),但各組之間日增重差異不顯著(P>0.05)。其中試驗3組的總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水平較高,每只增重較對照組提高3.18%。
表3 不同比例藜麥青干草的全價顆粒料對藏羊增重效果的影響
2.3 不同比例藜麥青干草的全價顆粒料對藏羊表觀消化率的影響 由表4可知,試驗3組藏羊?qū)︻w粒飼料中NDF的表觀消化率較低,與對照組相比降低了19.84%,差異顯著(P<0.05)。其他組別藏羊?qū)τ谌珒r飼料DM、CP、EE、NDF、ADF的表觀消化率未達到統(tǒng)計顯著水平(P>0.05),其中干物質(zhì)和粗蛋白質(zhì)消化率試2組最高,較對照組分別提高了2.69%和1.54%。
表4 不同比例藜麥青干草的全價顆粒料對藏羊表觀消化率的檢測結(jié)果%
藜麥具有很強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耐寒、耐旱、耐鹽堿和耐瘠薄,因此西北高寒陰濕和干旱地區(qū)可以做為新型的農(nóng)業(yè)作物和牧草進行推廣種植。因灌漿期藜麥木質(zhì)化程度已經(jīng)較高,本次試驗將藜麥青干草加全價顆粒飼料,提高了其適口性和消化利用率。有研究表明,藏羊作為反芻動物,其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需要和偏好等因素來選擇食物(Askar等,2006)。其中包含瘤胃容積和肉羊的反饋機制,飼料物理形態(tài)、適口性及體積大?。≒rovenza等,1995),還包括飼料能量與營養(yǎng)需要量,動物本身的機體健康狀態(tài)等(Illius等,2002)。顆粒飼料能有效減小在瘤胃中的占用體積,降低飽腹感,進而增加采食量。試驗表明,顆粒飼料與傳統(tǒng)的精粗飼料相比能有效減少動物挑食,極大地增加了藜麥秸稈等新型作物的飼料利用率。這與Jahan等(2006)研究結(jié)果一致。顆粒飼料較之于傳統(tǒng)育肥飼料雖成本高出10%左右,但其有效減少了存儲成本和勞動力成本,能較大程度地促進藏羊精細化飼養(yǎng)管理模式。
Coufal-Majewski等(2017)研究表明,全價顆粒飼料飼喂肉羊較于傳統(tǒng)的干草+精粉料的飼喂方式,平均日增重增加了60 g/d,與本次試驗結(jié)果基本相符。在藜麥影響方面,添加30%的藜麥莖稈的日糧對反芻動物的其他生長性能基本無明顯影響(郝懷志等,2017)。對肉羊體質(zhì)量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日糧中的蛋白質(zhì)水平,但也受到其他因素的限制,藜麥莖稈和籽實中含有皂苷,適量的皂苷對動物生長具有顯著改善作用,當皂苷含量過高時,會抑制動物的生長(申瑞玲等,2015;李秋菊等,2005),這與本試驗中試驗3組較其他組增重效果較好的結(jié)果相符,說明適當比例的藜麥飼草添加有助于藏羊的生產(chǎn)性能的提高。
以藜麥青干草為粗飼料制成的全價顆粒飼料與玉米秸稈為粗飼料制成全價顆粒飼料消化率基本相似,消化性能較好。Karimizadeh等(2017)研究表明,不同的日糧物理形式可以影響飼料在反芻動物瘤胃中的發(fā)酵及消化率,從而影響其生產(chǎn)性能。同時研究發(fā)現(xiàn),飼料加工過程中的時間、水分含量和溫度等不同加工方式與瘤胃內(nèi)淀粉、蛋白質(zhì)和纖維的降解率和消化率有關(Solanas等,2008;Castillo等,2006)。本次試驗中,試驗組與對照組的有機物、干物質(zhì)、粗蛋白質(zhì)、粗脂肪、中性洗滌纖維、酸性洗滌纖維的消化率均無明顯差異,說明不同比例添加的藜麥青干草顆粒料對藏羊消化率無明顯影響,這種結(jié)果可能與制粒時其他精飼料的添加有關,因此,可根據(jù)玉米秸稈與藜麥秸稈的性價比適當調(diào)整TMR配方。同時,通過剩料結(jié)構(gòu)觀察發(fā)現(xiàn),羊采食顆粒料是會優(yōu)先選擇使用較長的顆粒料,可能因較長的顆粒料會在瘤胃內(nèi)的滯留時間隨之增加(Bonfante等,2017),從而提高飼料在瘤胃中的停留時間,提高微生物消化率。
本試驗結(jié)果表明,制成顆粒的全價日糧能提高藏羊飼料的適口性。同時,藜麥青干草在顆粒飼料中可作為藏羊傳統(tǒng)粗飼料的替代品,且在添加量為30%時,育肥效果較好。藜麥青干草制成的顆粒飼料對藏羊的采食率和表觀消化率基本無影響,但藜麥顆粒飼料可提高采食效率,減少飼料浪費,降低料重比,在藏羊育肥中可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