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賢賢
摘要:當代初中生大多來自獨生子女的家庭背景。此外,家庭過度放縱導致初中生很多事情都以自我為中心。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教師不僅要向?qū)W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品行和習慣,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班主任不斷創(chuàng)造不同的學習和行為模式下,形成積極競爭、進取的學習氛圍,這不僅有利于德育的無聲傳遞和潛移默化的教育,更有利于學生三觀的樹立。激勵策略是一種高質(zhì)量、高效率的教學方法。因此,在初中德育中,教師應(yīng)積極運用這一德育策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是非觀。
關(guān)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勵策略;實施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8-0084
一、有效實施激勵策略在初中班主任德育中的重要性
初中班主任若能在德育教學中有效地實施激勵策略,將大大提高德育的質(zhì)量和效果。班主任忽視了初中德育工作的開展,嚴重阻礙了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積極運用激勵策略具有以下教育優(yōu)勢:一是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行為水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盡快實現(xiàn)德育目標。其次,合理運用激勵策略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為學生的后續(xù)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最后,德育激勵策略的有效實施,可以促進初中班主任更新和改進教學觀念,提高德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科學性。然而在實際的德育工作中,初中班主任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提高德育的針對性。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的方法
1.基于班容班貌布置滲透德育
班容班貌對一個人的情緒、心態(tài)、行為、品質(zhì)等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是極其深刻的。在以實施德育教育創(chuàng)建積極向上班風的教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yīng)充分利用環(huán)境育人這一要素,通過班容班貌布置有效滲透德育教育。對班容班貌的布置應(yīng)當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物質(zhì)環(huán)境。例如,班主任可以和學生商量,從網(wǎng)上定做一些帶有名人名言的裝飾畫。對于名言警句的選擇,盡量貼近中學生的實際生活,以滿足中學生成長需要。如關(guān)于“團結(jié)”的,關(guān)于“謙虛”的,關(guān)于“勤奮”的名人名言。然后和學生一起將這些裝飾畫張貼或懸掛在教室的墻壁上。這樣,學生們每天都會看到這些名言警句,長此以往,便會將其內(nèi)化成自己的行為標準,自覺地遵守這些行為規(guī)則。另一方面,精神環(huán)境。精神環(huán)境的影響是深刻的、潛移默化的。例如,班主任可以根據(jù)中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一些正能量的、勵志的、適合中學生的流行歌曲,然后和學生一起討論,從中選擇一首作為班歌,如《海闊天空》《相信自己》《夢的怒放》等。在一些班級活動、學?;顒踊蛘咂渌麍龊?,班主任可以帶領(lǐng)學生唱班歌。這不僅能夠增強班級凝聚力,形成積極向上的班風。還能在無形之中促進德育教育的滲透,從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除此之外,班主任還可以通過相關(guān)的制度去營造環(huán)境。例如,班主任可以設(shè)置“好人好事”制度,即針對班上的好人好事進行表揚,如某學生撿到物品主動歸還失主、某學生主動給生病的同桌補課等。班主任可以讓班干部記錄下班上的好人好事,然后班主任再根據(jù)相應(yīng)的制度予以學生精神獎勵或物質(zhì)獎勵。通過這樣的制度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好人好事,從而營造積極向上的班風。
2.基于理論教育激勵德育
初中學生心智不成熟,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有限,其思想很容易被社會上的不良思潮侵蝕,如享樂主義、利己主義、拜金主義等。一旦這些思潮涌進班級,必然會影響更多的學生。然而,很多時候,有些學生受現(xiàn)代風氣影響,認為醫(yī)生、教師等都是低收入職業(yè),而網(wǎng)紅、直播才是高收入職業(yè),所以他們憧憬著以后也從事直播行業(yè),當網(wǎng)紅。這是因為學生缺少正確的引導,不能清晰地辨別是非。他們不知道什么行為值得推崇,什么樣的行為要避免的,所以對于各種好的、壞的思潮,完全接納,甚至吸收。作為班主任,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的理論教育,告訴學生什么行為是可取的,什么行為是不可取的,通過這種方式增強學生對不良思潮和誘惑的抵抗力。在筆者看來,班主任可以通過班會課對學生進行理論教育,給學生找相關(guān)的視頻,進行道德教育。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班主任在主題班會活動中,應(yīng)將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反思。例如,班主任可以將班會主題設(shè)置為“誠信”,以故事會的形式開展,讓學生每人分享一個關(guān)于誠信的故事,或是身邊真實故事,或是古今中外的小故事等。又如,面對當下中學生瘋狂追星的情況,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辯論賽,辯論的主題為“中學生應(yīng)該/不應(yīng)該追星”,讓學生圍繞這個主題進行辯論。通過這樣的方式鍛煉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更加客觀地認識“追星”這種行為,并養(yǎng)成理智追星的良好行為習慣。
3.基于情感教育,激勵學生整體學習動力
自信心對于學生整體學習成績的提升特別重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激勵教學時,合理地使用情感對學生進行激勵,可以極大程度地增加學生的自信心。此外情感激勵的方式,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營造課堂氣氛。根據(jù)不同的節(jié)日給學生們不同的情感教育。比如:班主任教師可以在植樹節(jié)的時候,組織學生來到校園中種植小樹苗,或者給樹木澆水等等?;顒咏Y(jié)束后,教師給予學生表揚和鼓勵。使學生能夠認識到:愛護樹木花草是每一位學生應(yīng)該具備的美德,讓學生們知道樹木對于人類的重要性,愛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學生們在種植小樹苗、給樹木澆水的過程中體驗到實踐的樂趣,同時也增長了很多課外知識,實踐能力、行為品德都得到了培養(yǎng)。
4.基于榜樣教育,激勵學生模范作用
初中生處在身心快速發(fā)展的階段,接觸到什么知識,就會受到什么樣的影響。大部分初中生會把自己接觸到的人,其中就有一部分可能會成為他們的偶像。針對初中生的這一特點,班主任老師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強對于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shè),為學生建立一個榜樣,發(fā)揮偶像的作用激勵學生。一方面,班主任老師可以以身作則,激勵學生。另一方面,也可以選擇同年級各方面表現(xiàn)比較優(yōu)異的學生作為對象進行學習。在這期間,班主任老師需要以身作則多陪伴學生學習,多與學生進行具體的溝通。多與學生一起進行課外活動,或者和學生一起聊聊天,多了解學生的現(xiàn)狀。通過對學生的鼓勵和對學生期待的具體表達,增進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這也是為日后順利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讓學生把你當作偶像崇拜,就更容易進行德育激勵教育,營造一個濃郁的道德教育氛圍。
三、總結(jié)
初中階段是學生整個人生發(fā)展的基礎(chǔ)時期,為此初中班主任要積極開展德育教育,加強對學生的鼓勵和引導,充分發(fā)揮激勵策略對學生人生發(fā)展的積極作用。同時班主任要制定完善的激勵制度,選擇恰當時機激勵學生,提升學生德育水平,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林偉紅.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 2019(12).
[2]張來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探討[J]. 學周刊, 2019(27):174-175.
[3]許 俊.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 知識文庫, 2018(21).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qū)荔城街第三中學 5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