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彬
摘 要:近年來,談統(tǒng)編語文教科書必繞不開語文要素。那么,何為語文要素?在教學中如何落實語文要素?這是語文教師要求證和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把握好語文要素的“定性、定位、定向、定量”這四定,有助于實現(xiàn)語文要素的確證與突圍。
關鍵詞:語文要素;定性;定位;定向;定量
語文要素是當前語文教育界的一個熱詞。自統(tǒng)編語文教科書(以下簡稱“統(tǒng)編教科書”)全面使用以來,人們一直在探討語文要素的要義及其實施策略。現(xiàn)筆者結合以“如何緊扣語文要素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主題的三家名師工作室聯(lián)合教研活動,對教師所展示的五節(jié)示范課進行整體分析,談談筆者對當前語文教學如何落實語文要素的看法。
一、定性:明白語文要素是什么
1.明白語文要素的概念是什么
語文要素是統(tǒng)編教科書編寫時衍生出的一個新詞語,語文要素的概念是什么?語文教師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統(tǒng)編教科書小學語文執(zhí)行主編陳先云先生認為,語文要素包括必要的語文知識、基本的語文能力、適當?shù)膶W習策略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等。他還指出語文要素主要指語文訓練的基本元素,如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學習內容和學習習慣等。教師要明白各單元語文要素屬于語文要素中哪一類基本元素的訓練,這樣,在實際教學時才會圍繞這類基本元素設計訓練內容。
2.明白單元語文要素要義是什么
在統(tǒng)編教科書引領下,“人文主題”“語文要素”這些詞語我們已經(jīng)耳熟能詳,這是統(tǒng)編教科書編排的一大鮮明特點。準確理解和把握各單元語文要素的要義,是教師用好統(tǒng)編教科書的關鍵。
比如,五位教師執(zhí)教的統(tǒng)編教科書的五篇課文:《讀不完的大書》《灰雀》《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門豹治鄴》《山居秋暝》。課文分布在不同年級的四個單元里,它們的語文要素分別是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感受課文生動的語言,積累喜歡的語句”(《讀不完的大書》),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學習帶著問題默讀,理解課文的意思”(《灰雀》),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了解故事情節(jié),簡要復述課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門豹治鄴》),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山居秋暝》)。這四個單元的語文要素,我們要明白它們的要義。第一個要素,教師要理解什么是“生動的語言”,其特征是什么?“生動的語言”應該是應課、應文、應句而定的,教師要認真鉆研文本,只有理解了文本語言的特征,才能帶領學生去感受文中生動的語言,促使學生能夠仿寫生動的語言。第二個要素,“默讀”是帶著問題默讀,是有任務的讀,是一邊讀一邊想。第三個要素為“簡要復述”。此要素的關鍵詞是“簡要”,“簡要”就是簡單扼要。如何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體會作品或文字的思想內容,并能用一段話或一句話進行簡要復述,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培養(yǎng)。第四個要素是“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其實理解文中的動靜結合描寫并不難,但古詩詞里的單元語文要素體現(xiàn)得并不明顯,這就要求教師深入研究教材。
二、定位:清楚同一要素前后的“能級”關系
統(tǒng)編教科書把語文要素的相關知識、能力、策略、習慣等有序地安排到各冊、各課中,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拾級而上的。對單元語文要素的描述,教師的理解要精準到位,要探究同一語文要素在不同年級、不同單元的具體描述是什么,更要深入理解其內涵。
如課文《讀不完的大書》,其語文要素“感受課文生動的語言”。關于“生動的語言”,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要求是“閱讀時,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要求是“體會優(yōu)美生動的語句”,第六單元要求是“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要求是“體會文章準確生動的表達,感受作者連續(xù)細致的觀察”。教材編排遵循了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從“新鮮感的”到“優(yōu)美生動的”到“難懂的”再到“準確生動的”,遵循了語言發(fā)展的規(guī)律。從簡單到復雜,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從而使語文教學漸入佳境。只有弄清楚了同一語文要素在不同年級的“能級”要求,才能在教學中有的放矢、靠船下篙。就《讀不完的大書》而言,首先教師要將本課中“生動的語言”的特征、特點理解到位,如果教師只是讓學生盲目地去讀課文中一些自我感覺是生動的語言,就很難讓學生悟得其理,更不用說讓學生仿寫。如文中“小麻雀嘰嘰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悅”這句,語言的生動性體現(xiàn)在運用疊詞把聽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寫下來,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小麻雀活動的畫面自然就會浮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樣的語言就是生動的語言。教學時,教師可采用換詞的方法,把“嘰嘰喳喳、蹦蹦跳跳”換成“嘰喳、蹦跳”,再讓學生比較朗讀,感受疊詞的運用之妙。
又如《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門豹治鄴》,這是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兩篇課文,它們的語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節(jié),簡要復述課文”。教師要結合各年級的復述課文的“能級”要求。二年級是借助提示復述課文,借助圖片、詞語、句式、圖畫、示意圖、表格等來復述課文,其實就是為學生復述課文提供一個支架。三年級是詳細復述,但不是背誦課文,而是根據(jù)課文安排借助表格、示意圖和文字提示等來復述故事,續(xù)編故事。四年級是簡要復述,簡要但不是簡單,課后練習要求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話講故事、借助提示簡要復述課文內容、找出關鍵的詞句等。五年級是創(chuàng)造性復述,其要素的關鍵詞雖是“創(chuàng)造性”,但不是漫無目的地隨意遐想,而是要根據(jù)課文內容,在一定的情境、語境中展開合理想象的一種復述方法。課后練習要求學生可以轉換角色演故事、講故事,發(fā)揮想象把情節(jié)說得更具體,給故事繪制連環(huán)畫配上文字等?!锻跞植蝗〉琅岳睢纷鳛橐黄」盼?,語言已經(jīng)很精練了,但要借助注釋了解故事情節(jié)是關鍵,學生能借助注釋把故事內容復述出來,也就實現(xiàn)了單元語文要素的目標。同樣,《西門豹治鄴》一文,教師要抓住“簡要”兩字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
三、定向:圍繞單元要素設定教學目標
“定向”即確定的方向、目標。在教學中,“定向”就是確定教學目標的意思。教學目標是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的關鍵和前提。統(tǒng)編教科書每個單元、每篇課文教什么,教材通過單元導語和課文的助學系統(tǒng)已經(jīng)明確提示給大家了,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其便教利學的作用。實際上,每個單元的教學目標,就是每個單元導語中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這兩個核心目標。每篇課文的教學目標要圍繞單元語文要素核心目標,結合課文的助學系統(tǒng)提示,特別是課后練習來確定。
如《讀不完的大書》,教者設計的第3個教學目標“品讀課文生動的語言,學習‘觀察+感受的寫法,嘗試模仿遷移”。這是圍繞課后練習第二、第三題整合后的一個教學目標?!罢n文描寫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東西?讀下面的句子,再找出類似的語句讀一讀,體會生動的語言?!薄霸诖笞匀贿@本‘讀不完的大書中,你都讀到了什么?仿照課文寫一寫,和同學交流?!边@是把練習要求中“體會生動的語言”與“仿照課文寫一寫”兩項練習內容整合到了一起。教者的教學目標設定既是在落實課后練習要求,也是在瞄準單元語文要素。
四、定量:圍繞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
“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币黄n文可教的東西很多,字詞句篇、語修邏文等都可能成為教學內容,但不能認為撿到籃子里的都是菜。統(tǒng)編教科書的語文要素是有序的,是必須要完成的規(guī)定動作。教師要圍繞語文要素制定教學目標,圍繞教學目標選擇恰當?shù)慕虒W內容,實現(xiàn)教學目標在實際課堂的有效落實。有的在拓展相關的課外教學內容時,要保證拓展的內容必須為鞏固提升教學目標服務。
如古詩《山居秋暝》所在單元的語文要素“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教學要想體現(xiàn)詩中的這一語文要素,就要細細品讀王維這幅動靜結合的山中美景圖,品味“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美妙意境。詩中山間傍晚的美好景色“明月高照”與“清泉流淌”是一靜一動,讀起來,讓人身臨其境?!爸裥迸c“蓮動”描繪了傍晚人們歸來的場景,反襯出月夜山村的幽雅寧靜。從而讓學生體會到動靜結合的美感。
又如課文《西門豹治鄴》,有的教師在教學時仍然在課文內容上去深挖細究,花了很多時間品讀西門豹是怎樣摸清底細、懲治巫婆和官紳、興修水利的,最后得出一個結論:“西門豹勇敢智慧,巫婆、官紳奸詐貪婪。”對于單元語文要素,教師往往陷入誤區(qū),對“了解故事情節(jié)”用力過多,而忽視了“簡要復述課文”這一要素。在復述課文上只是找一兩個學生說一下,一帶而過,更談不上在簡要上做文章了。這樣的教學沒有瞄準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還是穿新鞋走老路,拿新瓶裝舊酒,沒有體現(xiàn)統(tǒng)編語文教科書雙線組元的核心要義。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采用默讀的方法,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梳理人物關系,了解故事情節(jié),再緊扣突出描寫西門豹治鄴過程中言行的句子,領悟西門豹懲治巫婆、官紳的周密安排以及讓老百姓在不知不覺中破除迷信的獨特智慧。然后,再區(qū)分課文的主次內容,明確西門豹懲治惡人的過程是主要內容,官紳的奸詐和興修水利是次要內容,抓住這樣的主次內容進行簡要復述。但如何簡要復述?要結合本單元的語文園地第三板塊的內容告訴學生怎樣長話短說。教學時要多進行這樣把長句子縮成短句子的訓練,不走過場,才能達成簡要復述的目的。所以,落實好語文要素,教師要做到關照單元語文園地,前后聯(lián)系,這樣能更精準地理解語文要素的要義,進而才能圍繞教學目標確定好教學內容。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廣州路小學)
投稿郵箱:7296282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