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岸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進程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傳統(tǒng)初中語文教學更加傾向于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引導式教育模式,對此,深入分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把握“文本細讀法”導入閱讀教學的關鍵要點,在結合實際基礎上探索閱讀教學應用“文本細讀法”的有效策略,旨在給予初中語文教師一定的幫助,并最終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質(zhì)量。
關鍵詞:“文本細讀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學創(chuàng)新
圍繞“文本細讀法”,其實際上指的是一種圍繞作品語言、內(nèi)容細節(jié)、文章結構進行系統(tǒng)解讀的閱讀方法,而在該方法導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后,能夠幫助學生建構完整的閱讀學習模型,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以此改善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從目前來看,很多教師均采用合作探究形式開展閱讀教學,即通過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學習來展開閱讀教學,但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所開展的課堂教學普遍流于形式,并不能達到應有的閱讀教學效果。對此,需深入把握“文本細讀法”應用視角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在探索有效教學路徑的基礎上改善課堂的教學效果,最終系統(tǒng)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及問題分析
1.盲目重視個性化閱讀,偏離文本思想
圍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注重對學生的閱讀個性進行啟發(fā),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想象欲望和思想活力,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但是,基于實際教學過程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教師并不注重給予學生適當?shù)膸椭椭笇?,導致學生容易產(chǎn)生錯誤的閱讀思想,造成錯誤的文本解讀出現(xiàn)。例如,在解讀安徒生的《丑小鴨》一課時,一些學生偏離文章的主題,認為文章的意義在于推廣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導致無法正確體會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最終影響了閱讀教學的開展效果。
2.一味重視合作探究,浪費大量教學時間
在引導式教學思想要求下,很多教師盲目采用合作教學法開展教學,多關注課堂的教學氛圍和學生的參與興趣。但是,基于實際教學過程,很多教師開展的閱讀教學存在形式主義問題,既無法保障基本的教學效果,又浪費了教師的教學時間和精力,增添了教學管理的難度,不利于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根本目標[1]。例如,在圍繞《智取生辰綱》展開教學時,一些教師盲目使用游戲教學法開展教學,即組織學生以角色扮演形式演繹故事內(nèi)容,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但存在一定的喧賓奪主問題,很容易因過于活躍的課堂氛圍而影響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文本細讀法”融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關鍵要點
1.注重就文本的價值內(nèi)涵進行體現(xiàn)
在應用“文本細讀法”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應深入把握閱讀文本的價值內(nèi)涵,引導學生清楚理解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加深學生文本感悟的過程中啟發(fā)學生的閱讀思維,最終得到基本的閱讀教學效果。其中,教師既不可過于重視知識教學而忽略情感教育,又不可疏于指導以造成學生產(chǎn)生錯誤思想,要及時給予學生適當幫助,在發(fā)揮自身引導教育效能的基礎上確保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圍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應結合魯迅先生的生平故事展開教學,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兒童不可壓抑的天性和本能,進而加深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2]。
2.注重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
對于閱讀教學過程來說,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喜好,在采用適當教學方案的基礎上保障學生的閱讀興趣,是確保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其中,教師應深入把握初中生的學習特點,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在結合課程內(nèi)容基礎上構建有效的教學模式,進而確保教學方法與學生學習需求的匹配性。
三、“文本細讀法”融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1.把握閱讀教學的切入點
對于任何文章來說,其均具有閱讀切入點,而通過對文章的切入點進行挖掘,使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閱讀狀態(tài),并確保學生閱讀思維的有效啟發(fā)。例如,圍繞《藤野先生》一課,從文章中魯迅先生的幾個回憶片段出發(fā),通過結合文章創(chuàng)作背景以了解文章蘊含的愛國主義情感,在幫助學生建構完整閱讀模型的基礎上把握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最終實現(xiàn)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深刻理解。同時,針對文章中的幾個單獨故事進行分析,了解不同故事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引導學生就故事人物的心理變化進行體會,最終確保閱讀教學的整體效果[3]。
2.把握閱讀教學的關鍵點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把握教材文章的關鍵詞句,能夠?qū)崿F(xiàn)“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閱讀教學效果,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圍繞朱自清先生的《春》,以“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壯的青年”三個比喻句描繪了作者心目中的春天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濃厚感情,形成了一幅真實的春景圖,因此,基于該關鍵語句展開教學,能夠促使學生精確把握作者的內(nèi)心情感,激發(fā)學生的人文情懷,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4]。
四、結語
綜上,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文本細讀法”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中,教師應深入把握閱讀文本的切入點和關鍵點,在結合學生閱讀特點采用恰當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全面詮釋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進而有效保障閱讀教學的開展質(zhì)量,促進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汪海晶,馬宇飛.“文本細讀法”激活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J].考試周刊,2018(A2):59.
[2]陳峰.淺析文本細讀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3):56.
[3]陸豪.運用“文本細讀法”激活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J].教師,2016(4):83-84.
[4]王節(jié).淺析文本細讀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4(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