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蕾
(南通市如東生態(tài)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江蘇如東 226400)
化學需氧量是測定水質(zhì)還原性物質(zhì)含量的綜合指標(主要為有機物),可以有效反映水體污染程度,水中的氯離子為還原性物質(zhì),對測定結果產(chǎn)生正干擾,通常實驗室將水樣稀釋以去除氯離子干擾,但存在的誤差相對較大,影響了其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在化學需氧量測定的時候,根據(jù)現(xiàn)行的標準方法《水質(zhì)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鉻酸鉀法》(HJ828—2017),將HgSO4作為掩蔽劑,以此產(chǎn)生穩(wěn)定的絡合物,這樣可以有效降低氯離子干擾。此外,根據(jù)氯離子粗滴定濃度,可考慮銀鹽沉淀法、標準曲線校正法、氯氣校正法。通過利用這幾種方式,可以有效去除氯離子干擾,以此避免化學需氧量測定誤差的產(chǎn)生,提升其準確性。
化學需氧量測定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經(jīng)重鉻酸鉀氧化處理,水中溶解性物質(zhì)和懸浮物消耗重鉻酸鉀所對應的氧的質(zhì)量濃度。水中的還原性物質(zhì)包括各種有機物、亞硝酸鹽、硫化物、亞鐵鹽等,其中有機物為主要物質(zhì)?;瘜W需氧量測定值越大,水體污染程度也就越大。
化學需氧量測定中,氯離子干擾測定結果,會導致一定的偏差。且實際監(jiān)測中,很多水體中含有大量的氯堿廢水、煉油廢水、海產(chǎn)品加工廢水等,氯離子含量相對較高,那么在化學需氧量測定時,應當對氯離子進行掩蔽或扣除,這樣可以有效降低干擾,提升化學需氧量測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在眾多干擾因素中,氯離子屬于常見的一個干擾因素,并且已經(jīng)得到關注。氯離子在化學需氧量測定中,可以導致催化劑的濃度降低,促使有機物氧化不夠完全,以至于測定結果偏低。同時,氯離子在酸性的條件下,可以在氧化水中生成其他還原性離子,這樣很容易導致測定結果偏高,其準確性較差。
在化學需氧量測定中,去除氯離子干擾是一項重要內(nèi)容,主要包括氯氣校正法、標準曲線校正法、銀鹽沉淀法、硫酸汞屏蔽測定法。
根據(jù)現(xiàn)行的標準方法,利用HgSO4屏蔽氯離子,也就是將其作為掩蔽劑,這樣對于氯離子濃度較低的水樣,可以有效降低干擾。但是,如果氯離子的濃度相對較高,其測定結果還是偏高,并且還會隨著濃度的增加,產(chǎn)生較大的誤差。另由于HgSO4本身屬于劇毒物質(zhì),并且廢水中汞鹽的處理難度相對較大,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環(huán)境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在去除氯離子干擾因素時,需要充分考慮氯離子的濃度,一般運用硫酸汞屏蔽測定法時,水樣氯離子濃度應低于1 000mg/L,這樣才能保證硫酸汞屏蔽測定法的運用效果。
化學需氧量測定中去除氯離子干擾,銀鹽沉淀法也相對較為常見。根據(jù)水樣中氯離子濃度加入適量固體AgNO3,該方法利用水樣中氯離子與AgNO3反應生成AgCl沉淀以去除氯離子的干擾,并加入稍過量AgNO3溶液,確保氯離子完全沉淀。
將COD標準樣品配制成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根據(jù)該方法消除氯離子的干擾,取上清液對COD值進行測定,從表1可知,經(jīng)過銀鹽沉淀法處理以后,COD值均在標準值范圍內(nèi)。由此可見,銀鹽沉淀法可適用于氯離子濃度相對較高而試樣COD值偏低的情況,其測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較高,但該方法硝酸銀試劑成本較高。化學需氧量標準溶液90.3mg/L±5.9mg/L,編號2001142。
表1 COD測定值結果
由于水體樣本中所含的氯離子濃度不同,所選用的處理方法也是不一致的,那么針對較高氯離子濃度的水體樣本,可以利用標準曲線校正法,以此降低干擾因素。那么,在應用標準曲線校正法的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標準曲線校正法通過配制不同濃度的NaCl水溶液并測定其COD值,將測定結果繪制成標準曲線,根據(jù)標準曲線查得氯離子所產(chǎn)生的干擾值,并扣除。COD測定方法為《水質(zhì)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鉻酸鉀法》(HJ828—2017),結果,表2所示。以氯離子濃度為橫坐標,COD值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y=0.229x+1.548,r=0.9999。
表2 氯離子濃度與COD之間的關系
(2)測量時取兩份平行水樣,其中一份不對氯離子進行掩蔽,直接測定COD值,此為總的COD 含量。另外一份則利用硝酸銀滴定法測定試樣氯離子含量,通過標準曲線查得所對應的COD值,以COD總量減去曲線中氯離子濃度所對應COD值即為水樣COD值。標準曲線校正法消除氯離子干擾,不使用汞鹽和銀鹽,對環(huán)境不會造成較大的影響,具有一定的環(huán)保性,能夠有效提升化學需氧量測定準確度。
在去除氯離子干擾因素時,氯氣校正法屬于實驗室使用率較高的一種方法,俗稱高氯法,主要是采用回流吸收裝置,通過氮氣將樣品中未絡合的氯離子經(jīng)重鉻酸鉀氧化成氯氣導出,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再利用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這樣可以將消耗的Na2S2O3量進行換算,形成消耗氧的量,即為氯離子校正值,以表觀值減去氯離子校正值為最終測得值,以此有效去除氯離子干擾。氯氣校正法,主要適用于氯離子含量低于20 000mg/L以及COD高于30mg/L的水樣測定。需注意的是,氯氣校正法在運用時,一定要對氮氣流量進行嚴格的控制,這樣主要是關系到NaOH吸收氯氣的效率,并且在消解前,需要對管路進行嚴格的檢查,切忌不能出現(xiàn)漏氣的現(xiàn)象,否則會影響測定結果。氯氣校正法實驗過程煩瑣,操作過程應仔細,否則容易帶來更多實驗誤差。
為了提升含氯水樣化學需氧量測定效率,在化學需氧量測定期間,還需要注意一些問題,掌握其注意事項,這樣才能規(guī)避一些問題,確保其測定的效果。那么,其注意事項內(nèi)容如下:
1)一般情況下,在去除氯離子干擾時,主要是考慮用屏蔽法和校正法,其原因為實驗操作相對較為便捷,產(chǎn)生的污染也相對較小。但是,由于氯離子濃度的不同,所以每種方法都是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需要根據(jù)水樣氯離子含量及試樣COD濃度的不同,采取合理的去干擾方法,并且根據(jù)操作步驟嚴格的落實,加強對操作期間的控制與檢查,這樣才能保證化學需氧量測定的準確度,實現(xiàn)良好的測定效果。
2)在去除氯離子干擾因素時,對各項試劑的使用,應當進行嚴格的控制,確保其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避免對環(huán)境,以及測定值造成影響,比如硫酸汞毒性大,銀鹽加入量過多會產(chǎn)生硫酸銀沉淀影響終點觀察。另外,化學需氧量測定過程,要嚴格根據(jù)相關標準展開,確保測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氯離子影響化學需氧量的測量,導致測定值存在誤差,本文探討了幾種去除氯離子干擾的方法:硫酸汞屏蔽測定法、銀鹽沉淀法、標準曲線校正法。氯氣校正法,在具體實驗過程中,可根據(jù)試樣情況及氯離子粗滴定結果合理選擇合適的去干擾方法,以保證化學需氧量測定結果的準確性及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