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唯
摘 要:兒童文學因其特別的受眾人群定位與具有的文學教育價值,在小學語文教育中一直占據(jù)著較高的地位,并在課內(nèi)外教學中都起著重要作用。就已有的兒童文學相關研究來看,兒童文學作品也正在向著小學教育目標進行發(fā)展和轉變。要利用兒童文學作品進行高水平的小學語文教學,教師要先對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有較全面的認識。因此,本文對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進行具體分析,并探究其發(fā)揮的作用,為教師更好地進行兒童文學相關的教學提供研究根據(jù)。
關鍵詞:兒童文學;小學語文;小學教育
兒童文學是指以兒童為讀者人群,針對的兒童的思維與心理模式創(chuàng)作的適合他們閱讀和賞析的文學作品,以其較高的趣味性、知識性與教育性在歷來的小學語文教育中有著重要地位和作用。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兒童文學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提升小學教育的質量與水平,就需要對其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全面的、客觀的理解和認識。因此,本文將利用具體調查數(shù)據(jù)分析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并進一步探究其對教學所起的作用。
一、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
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僅體現(xiàn)在其是小學語文教材中最主要文學種類,還表現(xiàn)在兒童文學在小學生課外閱讀與活動中所占的較大比例。對于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的具體分析如下:
(一)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占較大比重
兒童文學作品因其簡單易懂、生動有趣、富有想象力的特點,在小學語文教材的采編中所占的比例向來是較大的。以低年級(一、二年級)的人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與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為例,經(jīng)統(tǒng)計其中兒童文學選文的數(shù)量如下表1中所示。
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人教版低年級語文教材中兒童文學作品數(shù)量為147篇,占課文總數(shù)的95%以上;蘇教版低年級語文教材中兒童文學作品數(shù)量為76篇,占課文總數(shù)的約90%。由此可見,兒童文學是小學語文教材,尤其是低年級課文的主體,在初級語文教育中占有難以動搖的地位。
(二)兒童文學是小學生課外閱讀的主體
兒童文學有著豐富的種類,在教材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作品體裁之外,還包括兒童戲劇、兒童影視作品等等多種表現(xiàn)形式,對啟發(fā)兒童的文學學習興趣、拓寬課外視野、提升審美水平、塑造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培養(yǎng)健全良好人格都有著重要影響。因此,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往往將兒童文學作為小學生課外閱讀對象的第一選擇。以兒童影視作品為例,《黑貓警長》、《葫蘆娃》等經(jīng)典動畫中塑造的正面積極的主人公形象,為兒童觀眾們樹立了優(yōu)秀的學習榜樣,將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
(三)兒童文學是小學生課內(nèi)外活動的重要內(nèi)容
兒童文學不僅是小學語文課本和課外閱讀的主體,也是小學生課內(nèi)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課堂上的各種小游戲與課外組織的興趣活動,都可以將兒童文學作品作為基礎范本,進行適當?shù)母木幣c創(chuàng)作。以課本中的兒童故事為例,圍繞故事組織學生們開展朗誦比賽、作品續(xù)寫或者分角色表演,既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與所學知識的印象,又能加深學生對文學的興趣與素養(yǎng),還有利于兒童的集體協(xié)作、溝通交流等多方面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作用
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概括來說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一)兒童文學的德育作用
兒童文學在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上作用非常明顯。以一年級課文《蘑菇該獎給誰》的課堂教學為例,課文中和駿馬賽跑的小白兔與和烏龜賽跑的小黑兔形成了鮮明的形象對比,而故事結尾兔媽媽對小白兔的獎勵,間接地向小讀者們傳達出了敢于和強者競爭,雖敗猶榮的道理。故事的情節(jié)與結構雖然簡單但引人思考,對學生的德育滲透能力很強。大部分兒童文學作品可讀性較強而又不失其教育性,作品本身與其中蘊含的道理往往能對兒童產(chǎn)生長期的、持續(xù)的積極影響,潛移默化地對兒童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的塑造發(fā)揮正面作用。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兒童文學的德育效果,利用兒童文學作品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取向進行正確引導,讓學生在兒童文學的熏陶下健康成長。
(二)進行趣味性的知識傳播
知識性與趣味性都是兒童文學的重要特征,兒童文學作品也是小學教育中的知識傳播途徑之一。如圍繞生活安全常識編成的各種兒歌,既朗朗上口容易背誦,又以趣味性十足的方式向學生傳授了實用知識。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是語文基礎知識,如拼音生字的聽說讀寫與初級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而兒童文學作品正是進行這些方面教學的非常好的方式。如讓學生分組對所學的兒童故事的情節(jié)進行復述,既考察了學生對文中生字詞的理解運用,又鍛煉了學生的思考與表述能力。教育的本質就是知識傳播與人才培養(yǎng),因此要充分發(fā)揮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知識傳播的作用。
(三)提升兒童的文學素養(yǎng)
兒童文學作品的出現(xiàn)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兒童的審美能力和文學欣賞能力,為提升其文學方面的綜合素養(yǎng)打下基礎,而這也和小學語文教育的目標是一致的。兒童文學作品中一般都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情感,且充分考慮了兒童的心理接受限度,因此易于與學生產(chǎn)生共鳴,讓學生在大量作品的閱讀與學習中逐漸形成自己獨有的思考方式與情感感受方法,并具有自我的獨特審美。隨著教育理念的轉變與時代的變遷,兒童文學也在不斷向著更有深度的方向發(fā)展,教師要對其發(fā)展方向有較全面的認識,在教學中重視學生文學素養(yǎng)與美學價值觀的塑造。
三、結論
總而言之,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較高地位和重要作用都是無可置疑的,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其地位和作用,發(fā)揮其對兒童教育的積極正面影響。本文對兒童文學在教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進行了具體分析,并探討了其最主要的德育與智育的幾方面作用,為教師利用兒童文學作品提升小學語文教育的效果和水平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參考文獻
[1]蔣碧.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的地位和作用[J].新課程·中旬,2016(9).
[2]伍大林,趙德瓊.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討[J].小作家選刊,2016(29).
[3]張學穎.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淺析[J].未來英才,2016(10):58-58.
[4]趙志鋒.談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3):1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