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是可以直接反映人類精神世界和對現(xiàn)實生活所產生的情感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小學音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關鍵路徑,情感教育在音樂課堂上的運用,可以幫助突出音樂藝術的特點,利于發(fā)展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作者結合近年來的音樂教學實踐,嘗試重點分析情感教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路徑,希望對小學音樂教學有所參考價值。
關鍵詞:情感教育;小學音樂;教學方法;應用
音樂作為小學教育階段的基礎課程,組織音樂教學活動在促進學生情感發(fā)展方面作用比較顯著,教師帶領學生深入解讀音樂作品的時候,領悟其中的情感內涵,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情感感知能力。但是縱觀當前我國小學音樂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尤其是鄉(xiāng)鎮(zhèn)、農村地區(qū),音樂教學指導效果不理想,造成這種現(xiàn)狀的原因是多樣化的。情感教育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的滲透,對提高學科教學質量作用顯著,但是具體的情感教育策略,依然需要我們積極探索和實踐。
一、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情感氛圍
創(chuàng)設音樂教學情境是教師結合音樂教學內容、作品風格以及情感內涵等要素,通過多元化手段營造相關教學環(huán)境,突出學生的個人體驗,進而營造情感教育氛圍。創(chuàng)設音樂教學情境的方法比較多樣,任課教師應該依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合理選擇創(chuàng)設音樂教學情境的策略[1]。比如在指導學習《過新年》一課時,我們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前作業(yè),要求學生收集和春節(jié)有關系的資料,課堂教學階段鼓勵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內容,組內共享和交流。之后,多媒體播放一首和新年有關的歌曲,引發(fā)學生過新年時貼春聯(lián)、放爆竹、吃年夜飯、壓歲錢、拜年等喜慶熱鬧的回憶,引發(fā)學生想過年、盼過年的心情,為后續(xù)音樂教學奠定情感基調。
二、巧設問題,激發(fā)學生情感
每一個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都凝聚著作者的思想情感,它們都是營養(yǎng)豐富的精神食糧,是我們滲透情感教育的最佳素材之一[2]。但是小學生的情感感知能力還需要發(fā)展,因此我們在指導小學音樂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主動引導學生體會情感要素。如《小狗圓舞曲》一課的教學指導中,首先我們嘗試利用導入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體會作品思想情感,“剛才和你們一起聽了這首曲子,老師都要忍不住跳起舞來,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呢?那就來一起試試吧!”,之后我們需要負責指導學生跳舞的動作,“請男生把手背在身后,像一位小紳士一樣,女生像小公主一樣提起裙擺……”,老師帶著學生一起翩翩起舞。在完成舞蹈之后,學生初步感知作品的節(jié)奏特點,我們可以接著引導式提問:“小狗的聲音在作品里是用什么樂器,模仿的呢?小狗所跳的這支曲子是幾拍子的呢?你覺得小狗在跳舞的時候情緒與舞步有哪些變化呢?”……逐步引導學生體會音樂作品的情感變化過程,提高學生感知音樂作品的能力。
三、誘發(fā)聯(lián)想,熏陶學生情感
在音樂學習中,必要的聯(lián)想和想象是幫助我們感悟和賞析作品的關鍵。小學生想象力和聯(lián)想能力豐富,因此我們在指導小學音樂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利用小學生的這一優(yōu)勢,主動誘發(fā)學生聯(lián)想,讓學生能夠進一步深刻體驗音樂作品的藝術美感,帶給學生藝術上的熏陶和情感上的感染。
如欣賞《揚鞭催馬運糧忙》的時候,重點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感受笛子的音色及表現(xiàn)效果,我們在分段欣賞環(huán)節(jié),就可以逐步誘導學生融入想象,把歌曲描述的內容場景化。比如,第一段:情緒歡樂、速度較快、曲調悠揚。充分體現(xiàn)了農民豐收糧食的喜悅之情,可以指導學生跟隨音樂再現(xiàn)農民豐收糧食的場景;第二段,重點展示了一幅“運糧圖”,讓學生想象一下運糧人的表情和動作,運糧食的人是爺爺、奶奶還是年輕的小伙子?你們覺得他們此刻在想什么?借此普及本世紀初我國取消農業(yè)稅、不交公糧的知識點,讓鄉(xiāng)鎮(zhèn)農村學生感受當年農民駕著滿載糧食的大車、喜氣洋洋地向國家交售公糧的情景;第三段:運糧人想到今后的幸福生活,手中的鞭子都歡快起來!……
結合音樂作品各段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內容,學生可以嘗試分組表演,表演過程中適度聯(lián)想與延伸,體會農民豐收的喜悅之情。
四、教學評價,調動學生積極情感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推行,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綜合提升是我們重要的教學工作任務。鄉(xiāng)鎮(zhèn)基礎教育工作中,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推行相對緩慢一些,我們作為基層教育工作者,更多地是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規(guī)劃,保證課程教學效果[3]。教學評價是小學音樂課程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期,強調教學評價模式多元化,包括學生自評、小組評價以及教師評價等多元評價方法可以聯(lián)合應用,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調動其積極的情感體驗。此外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始終堅持全面性與公平性的評價原則。例如,在《我的小雞》、《八只小鵝》等類型的音樂作品教學中,結合音樂作品童趣性突出的特點,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參與情景劇編排活動,依據(jù)音樂作品中的故事情節(jié),小組合作即興表演。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音樂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因此學生在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時候,教師一定要發(fā)揮監(jiān)督和指導作用,避免學生討論與課堂無關的事情,維持課堂紀律。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培養(yǎng)音樂學習興趣,同時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各小組表演完成之后,我們組織小組評價活動,每一組表演完成之后其他小組負責打分,之后取平均分計入總成績,此外,教師的評價也作為成績的一部分。教師更要及時指出學生在表演中的不足,但是教學評價依然以激勵式評價為主導,旨在全面激發(fā)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調動學生對音樂教育的積極情感。
五、結束語
情感教育策略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的運用,能夠幫助提高小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藝術想象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全面發(fā)展。但是情感教育的具體實施策略,還需要我們深入思考與實踐探索,作為基層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密切結合自身的教學工作實際,合理規(guī)劃教學方案,有目的、有秩序的開展情感教育活動。上文重點分析了情感教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措施,希望研究觀點可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張元元.以情感人盡情歌唱——淺析小學音樂教學結合情感教育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5):180-181.
[2]李立婷.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情感教育的巧妙滲透分析[J].戲劇之家,2018,(10):217-218.
[3]袁佳佳.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有效實施情感教育[J].北方音樂,2017,37(13):224-225.
作者簡介:
向國梅(1985-8),女,土家族,湖南古丈,大學,教師,職稱:小學二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情感教育教學、樂感能力培養(yǎng)、樂器演奏技巧、音樂素質提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