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秀玲,朱善輝,秦張峰,樊衛(wèi)斌,王建國
(1. 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 煤轉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山西 太原 030001;2. 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 100049)
隨著石油、 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日益減少、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日益加重,使用種類豐富、污染性低和可再生的生物質資源合成高附加值化學品逐漸受到重視[1,2]。 木質纖維素是地球上最豐富的生物質資源,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及木質素構成。 由半纖維素降解生產(chǎn)糠醛(FAL)在我國已經(jīng)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年產(chǎn)量逾20 × 104噸[3,4],近年來甚至出現(xiàn)產(chǎn)能過剩;因此, 從生物質平臺化學品FAL出發(fā)設計新工藝制備高附加價值的化學品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
乙酰丙酸乙酯(ELE)作為FAL的下游產(chǎn)品,在清潔金屬表面、提煉礦物油和作為食品香精等方面應用廣泛[5-8]。 ELE亦可直接作為燃料或轉化為燃料添加劑γ-戊內(nèi)酯(GVL)[9-13]。 由于FAL產(chǎn)能過剩且價格低廉,F(xiàn)AL和乙醇(EA)耦合轉化制ELE的研究備受關注。 Li等[14]采用Zr-Al/SBA-15催化劑,在180 °C下反應,3 h內(nèi)FAL轉化率達92.8%,ELE最佳收率為67.2%。 呂喜蕾等[15]在近臨界EA介質中采用Zr-SBA-15 催 化 劑 , 在 220 °C 下 反 應 3 h,F(xiàn)AL 轉 化 率 為99.9%,ELE收率為47.4%, 且該催化劑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 Kan等[16]使用Zr/SBA-15和ZSM-5復合催化劑, 在180 °C下反應8 h,ELE收率為55%。 盡管以FAL制備ELE研究已經(jīng)取得了較大進展, 但該過程仍存在反應路徑長、催化劑反應效率低、副產(chǎn)物多及ELE收率低等問題, 因此有必要繼續(xù)探索高效的FAL轉化制ELE催化劑和反應工藝。
如圖1所示,F(xiàn)AL制備ELE主要通過兩步連續(xù)反應來實現(xiàn)[17]:(1)FAL在金屬催化劑上與EA發(fā)生轉移加氫反應生成糠醇(FOL);(2)FOL在酸催化作用下進行醇解反應生成ELE。在第一步反應中,可以采用第二步酸催化醇解過程中的原料EA來做供氫體,無需從外部引入。 ELE還可以進一步被還原生成2-羥基-戊酸乙酯(EHP),而后者在酸催化作用下又會迅速發(fā)生內(nèi)酯化反應生成GVL。 所以,由FAL制備ELE過程的副產(chǎn)物除了有中間產(chǎn)物FOL, 還有EHP和GVL等。
因此, 實現(xiàn)FAL和EA高效轉化制ELE的關鍵是要構建合適的金屬和酸性雙功能催化劑。由于Ru催化劑具有優(yōu)異的氫轉移能力,而ZSM-5分子篩具有較強的酸性,因而本文采用沉積還原法制備了不同氧化物載體(MOx= TiO2、SiO2、Al2O3、MgO和ZrO2)負載的Ru催化劑,采用水熱法合成了不同硅鋁比(n(Si)/n(Al)= 23、66、96、160和∞)的氫型ZSM-5分子篩,二者混合后組成Ru/MOx+ZSM-5雙功能催化劑,用于FAL和EA轉化制ELE, 并對載體種類和ZSM-5的硅鋁比等對該復合催化劑的結構和性能影響進行了研究。
FAL、EA、NaBH4、 四丙基氫氧化銨、 硅溶膠、MgO和TiO2,AR,國藥集團試劑有限公司;RuCl3·3H2O、Al2O3、SiO2、ZrO2,AR,阿拉丁試劑有限公司;NaAlO2、NaOH,AR,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采用沉積還原法制備氧化物載體(MOx= Al2O3、MgO、ZrO2、SiO2和TiO2)負載的Ru/MOx催化劑。 具體步驟如下:在20 mL RuCl3(0.005 mol/L)溶液中加入0.495 g載體;攪拌0.5 h后,滴加2 mL硼氫化鈉溶液(0.25 mol/L),繼續(xù)攪拌0.5 h;最后離心分離得到固體,在100 °C烘箱內(nèi)干燥8 h。
采用水熱法合成ZSM-5分子篩。 以n(Si)/n(Al)比為23的ZSM-5為例, 向聚四氟乙烯燒杯中依次加入88.62 g水、1.00 g NaAlO2、0.98 g NaOH和29.22 g四丙基氫氧化銨, 溶解完全后加入33.11 g硅溶膠,攪拌3 h后轉入晶化釜,在170 °C水熱處理48 h,冷卻至室溫后經(jīng)離心、干燥、560 °C焙燒5 h后得到鈉型ZSM-5分子篩。 在水浴鍋中以1:50的固液比加入硝酸銨水溶液進行兩次離子交換, 再次離心、 干燥、560 °C焙燒6 h后得到氫型ZSM-5。
X射線粉末衍射(XRD)采用日本Rigaku公司的Mini Flex II X射線衍射儀進行表征;激發(fā)源為Cu Kα,管電壓30 kV,管電流15 mA,掃描范圍5°~90°,掃描速率為8 (°)/min。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在日本電子株式會社的JSM-6700F型場發(fā)射電子顯微鏡上進行。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在日本電子株式會社JEM-2010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上進行;金屬Ru的含量由TEM附帶能譜儀(EDS)檢測。 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在AXIS ULTRADLD光譜儀上進行;X射線源為Al Kα(hv = 1486.6 eV),譜圖以結合能為284.6 eV的C 1s峰作校準。 N2物理吸/脫附等溫線在美國Tristar II 3020物理吸附儀上進行;首先在300°C真空預處理樣品8 h, 然后在液氮溫度下測N2吸/脫附曲線,比表面積由BET公式計算。H2程序升溫還原(H2-TPR)和NH3程序升溫脫附(NH3-TPD)在美國麥克默瑞提克公司的Auto Chem II 2920上進行; 首先在300°C Ar氣氛下預處理0.5 h,待溫度降至30°C后,切換為H2或者NH3,以10 °C/min的速率升溫至600 °C,用熱導檢測器(TCD)檢測H2消耗或NH3脫附量。
催化劑評價在含有聚四氟乙烯內(nèi)襯的30 mL磁力高壓反應釜中進行; 往釜內(nèi)依次加入0.5 mmol FAL、0.2 g Ru催化劑、0.1 g ZSM-5和20 mL EA。 反應器經(jīng)N2替換凈化五次后將N2充至1.0 MPa,待反應溫度升至180 °C開始計時,達到設定反應時間后,將反應釜放入冰水浴中迅速冷卻。 將反應混合物離心分離取上層清液,采用氣相色譜(Shimadzu GC-2014 C,F(xiàn)ID檢測器)分析產(chǎn)物,以校正面積歸一法進行定量分析。 FAL轉化率(XFAL)和ELE選擇性(SELE)及收率(YELE)按下列公式計算:
式中,NFAL,in和NFAL,end分別為反應物和產(chǎn)物中FAL物質的量,mol;NELE,end為產(chǎn)物中ELE物質的量,mol。
2.1.1 氧化物載體對催化劑反應性能的影響
Ru/MOx+ZSM-5(n(Si)/n(Al)=23)雙功能催化劑催化性能如表1所示,其中MOx= TiO2、SiO2、Al2O3、MgO或ZrO2。載體種類對Ru/MOx+ZSM-5(n(Si)/n(Al)=23)的催化性能(尤其是目標產(chǎn)物ELE的收率)有較大影響。其中,Ru/TiO2+ZSM-5(n(Si)/n(Al)=23)表現(xiàn)出最佳的催化性能, 在180 °C下反應16 h,F(xiàn)AL轉化率為96.7%,ELE收率達76.7%。SiO2和ZrO2為載體時,ELE收率分別為73.0%和62.8%。 采用Al2O3和MgO為載體,雖然FAL轉化率接近100%,但副產(chǎn)物GVL較多,ELE收率較低,僅分別為25.2%和37.4%。 另外,單獨的ZSM-5分子篩為催化劑時,F(xiàn)AL也會發(fā)生部分轉化生成ELE,說明固體酸ZSM-5分子篩也有一定的轉移加氫能力,可將FAL還原生成FOL并進一步醇解為ELE[14]。
表1 氧化物載體(MOx)對FAL和EA轉化制ELE催化性能的影響
2.1.2 不同氧化物載體催化劑的表征
為了進一步探究氧化物載體對催化劑反應性能影響的緣由,對不同氧化物載體負載的Ru催化劑結構性質進行了表征,包括N2物理吸/脫附、TEM、XRD、H2-TPR和XPS。 不同MOx氧化物載體負載的Ru催化劑的織構性質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Ru/TiO2比表面積和孔容都較小,但Ru/TiO2+ZSM-5(n(Si)/n(Al)=23)催化劑上ELE收率最好;Ru/SiO2催化劑的比表面積較高,但Ru/SiO2+ZSM-5(n(Si)/n(Al)=23)催化劑上FAL轉化率卻最低。 這說明對于FAL和EA轉化制ELE反應,Ru/MOx催化劑的織構性質并不是影響其催化性能的主要因素。
表2 不同氧化物負載Ru催化劑的織構性質
圖2 不同氧化物負載Ru催化劑的TEM圖
圖2為不同Ru/MOx催化劑的TEM圖。 由圖2(c)可知,Ru納米顆粒暴露的晶格條紋間距為0.214 nm,歸屬于Ru納米粒子的(002)晶面[5]。 錨定在不同氧化物載體上的Ru納米顆粒主要呈現(xiàn)球型,直徑約為2~5 nm。 Ru/SiO2上Ru平均粒徑最大(約5 nm),其次為Ru/TiO2(約4 nm)、Ru/ZrO2(約3 nm),Ru/Al2O3和Ru/MgO上Ru平均粒徑最低,只有2 nm。與表1中的反應結果相關聯(lián)可以發(fā)現(xiàn), 對FAL和EA氫轉移反應而言,Ru粒徑對Ru/MOx的催化活性有重要影響, 即所謂的“納米尺度效應”:Ru納米粒子平均粒徑越小, 能夠形成的表面Ru活性位點就越多,且會形成更多具有更高活性的含有配位不飽和鍵的邊角活性位,因而催化活性越高。 Ru/Al2O3和Ru/MgO具有最小的Ru粒徑,因而其FAL轉化率最高,實現(xiàn)了100%轉化,但是由于活性太高,ELE發(fā)生過度加氫生成GVL, 從而降低了ELE的收率。Ru/SiO2上Ru納米粒子平均粒徑最大,因而FAL活性最低。Ru/TiO2具有適中的Ru粒徑,ELE過度加氫反應被抑制,因而獲得了較高的FAL轉化率和最佳的ELE收率。
圖3為不同Ru/MOx催化劑的XRD譜圖。 圖中僅可觀察到各氧化物載體的特征衍射峰,而沒有Ru的特征峰,表明Ru納米顆粒較小且分散均勻,與TEM表征結果相吻合。 對于Ru/TiO2,37.9°、48.4°、53.9°、55.3°、62.7°、69.0°和70.2°的衍射峰歸屬于銳鈦礦型TiO2(PDF# 71-1166)[18]。
圖3 不同氧化物負載Ru催化劑的XRD譜圖
圖4為Ru/MOx催化劑的H2-TPR譜圖。 Ru/TiO2在100 °C附近有兩個肩并肩的RuOx低溫還原峰,而其他催化劑 (Ru/Al2O3、Ru/MgO、Ru/ZrO2和Ru/SiO2)在低溫(50~100 °C)和高溫(300~450 °C)下出現(xiàn)RuOx還原峰。RuOx還原峰溫度與Ru組分和載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強弱以及Ru的粒徑有關[5]。 Ru/MgO催化劑表現(xiàn)出較強的RuOx高溫還原峰,而Ru/TiO2催化劑幾乎沒有RuOx高溫還原峰,其RuOx低溫還原峰的溫度最低,說明Ru/TiO2催化劑具有良好的RuOx還原性,形成更多的Ru活性位,有利于FAL和EA的氫轉移反應。
圖4 不同氧化物負載Ru催化劑的H2-TPR譜圖
XPS表征可用來了解Ru/MOx催化劑中Ru的價態(tài)以及Ru和載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各催化劑的XPS表征如圖5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284.6 eV為C 1s峰,與Ru 3d峰有部分重疊。在結合能為280.4 eV、284.9 eV處的兩個峰分別對應Ru03d5/2、Ru3+3d5/2[8]。 與其他催化劑相比,Ru/TiO2催化劑在約288.8 eV處有一個較強的峰,這表明Ru和TiO2之間有較強的電子相互作用;Ru可把部分電子轉移給了TiO2, 缺電子的Ru不利于ELE吸附活化, 能極大地抑制ELE過度加氫反應[9],從而使Ru/TiO2催化劑表現(xiàn)出優(yōu)良的ELE收率。
圖5 不同氧化物負載Ru催化劑上Ru原子3d軌道的XPS譜圖
綜上,Ru/TiO2具有適中的Ru平均粒徑和較好的還原性,Ru與載體TiO2之間存在強的電子相互作用, 這使得Ru/TiO2+ZSM-5催化劑對FAL和EA轉化反應具有較高的活性和最佳的ELE收率。相比之下,Ru顆粒較小的Ru/Al2O3和Ru/MgO加氫活性過高,雖然FAL轉化率很高,但極易發(fā)生過度加氫反應,生成較多的副產(chǎn)物GVL。
2.2.1 ZSM-5分子篩硅鋁比對Ru/TiO2+ZSM-5催化n(Si)/n(Al)劑FAL轉化反應性能的影響
進一步采用水熱法合成了不同硅鋁比(n(Si)/n(Al)= 23、66、96、160和∞)的ZSM-5分子篩,與Ru/TiO2混合后組成系列Ru/TiO2+ZSM-5雙功能催化劑,考察了ZSM-5分子篩硅鋁比對其FAL和EA轉化制ELE催化性能的影響。由表3可知,不加ZSM-5,單獨的Ru/TiO2催化劑上FAL也能和EA發(fā)生氫轉移反應生成FOL,轉化率為97.7%,但產(chǎn)物主要為FOL,不能繼續(xù)發(fā)生酸催化的醇解反應,ELE收率接近為0; 當全為硅分子篩時,由于其酸性很弱,不能實現(xiàn)酸催化的FOL醇解反應,ELE的收率也接近為0。 對于系列Ru/TiO2+ZSM-5雙功能催化劑,ELE的收率隨著所加入ZSM-5的n(Si)/n(Al)比降低而逐漸增大;其中采用n(Si)/n(Al)比為23的ZSM-5,所組成的雙功能Ru/TiO2+ZSM-5(n(Si)/n(Al)=23)催化劑催化性能最佳,F(xiàn)AL轉化率達96.7%,ELE收率為76.7%。
表3 ZSM-5硅鋁比對FAL和EA轉化制ELE催化性能的影響
2.2.2 不同硅鋁比ZSM-5分子篩的表征
圖6為不同n(Si)/n(Al)比的ZSM-5分子篩的XRD譜圖。 所有ZSM-5樣品在8°~10°和22°~25°間均出現(xiàn)MFI型分子篩(PDF# 44-0003)骨架結構的特征衍射峰[19-21],且沒有雜峰,表明所合成的系列ZSM-5分子篩純度和結晶度都較高。 不同硅鋁比ZSM-5分子篩的織構性質如表4所示, 催化劑比表面積均在346~383 m2/g之間,說明ZSM-5的織構性質不是影響雙功能Ru/TiO2+ZSM-5催化劑上FAL反應性能的關鍵因素。對于FAL和EA轉化制ELE,中間產(chǎn)物FOL和EA醇解制備ELE需要酸位點催化, 分子篩催化劑的酸性應該是控制該反應的關鍵因素。 圖7為不同n(Si)/n(Al)比的ZSM-5分子篩的NH3-TPD譜圖,低溫(150~200 °C)和高溫(330~380 °C)區(qū)間出現(xiàn)的NH3脫附峰分別對應著分子篩的弱酸位和強酸位[22-24],其定量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 正如所報道[22]的一樣,隨著n(Si)/n(Al)比降低,ZSM-5分子篩的強酸量和弱酸量都逐漸增加。 全硅分子篩(n(Si)/n(Al) = ∞)幾乎沒有酸性,而n(Si)/n(Al)比為23的ZSM-5的酸量最多。 因此,由酸量最多的n(Si)/n(Al)比為23的ZSM-5所組成的雙功能Ru/TiO2+ZSM-5(n(Si)/n(Al)=23)催化劑,其對FAL和EA轉化制ELE的催化性能最佳,ELE收率最高。
圖6 不同n(Si)/n(Al)比ZSM-5分子篩的XRD譜圖
圖7 不同n(Si)/n(Al)比ZSM-5分子篩的NH3-TPD譜圖
表4 不同n(Si)/n(Al)比ZSM-5分子篩的織構性質
總之, 對于雙功能Ru/TiO2+ZSM-5催化劑上FAL和EA轉化制ELE反應,ELE收率與ZSM-5的n(Si)/n(Al)比,亦即酸量直接相關,但n(Si)/n(Al)比對FAL的轉化率影響并不大,這也說明Ru/TiO2+ZSM-5雙功能催化劑中Ru/TiO2主要催化FAL和EA間氫轉移反應生成FOL,而ZSM-5通過酸催化FOL醇解生成ELE。 如果不添加ZSM-5分子篩或加入沒有酸性的全硅分子篩,F(xiàn)AL在Ru/TiO2的催化作用下全部轉化為FOL,而不能生成ELE及GVL。這些結果表明,Ru/TiO2氧化還原活性和ZSM-5酸催化活性協(xié)同作用, 共同促進了FAL和EA轉化制ELE反應。
采用性能最佳的Ru/TiO2+ZSM-5(n(Si)/n(Al)=23)雙功能催化劑, 考察了反應時間對FAL制ELE反應的影響,如圖8所示。 當反應時間為1 h時,F(xiàn)AL轉化率為38.8%,ELE收率為23.6%;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F(xiàn)AL轉化率及ELE收率也在逐漸升高。 當反應時間為16 h,F(xiàn)AL轉化率達到96.7%,ELE收率也達到了最高值76.7%; 繼續(xù)延長反應時間至20 h,F(xiàn)AL轉化率基本不變,但因部分ELE逐漸轉化為GVL,其收率降至71.3%。 同時,F(xiàn)OL收率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先增加后逐漸趨于穩(wěn)定,而生成的GVL收率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先增加后降低,表明GVL也不穩(wěn)定,會繼續(xù)反應形成正戊酸酯等其他副產(chǎn)物[9]。
圖8 反應時間對Ru/TiO2+ZSM-5(n(Si)/n(Al)=23)催化劑上FAL和EA轉化制ELE催化性能的影響
為考察催化劑的重復使用性能, 將反應后的Ru/TiO2+ZSM-5固體催化劑和液體產(chǎn)物經(jīng)離心分離后回收,并在烘箱內(nèi)80 °C過夜干燥處理后繼續(xù)用于FAL轉化反應,測試結果如圖9所示。Ru/TiO2+ZSM-5復合催化劑經(jīng)過濾回收后直接用于第二次循環(huán),F(xiàn)AL轉化率和ELE收率分別降為82.8%和55.1%,推測很可能是由于部分的Ru/TiO2被氧化從而導致FAL加氫轉化活性降低。從第三次循環(huán)開始,所回收的Ru/TiO2+ZSM-5復合催化劑在管式爐中經(jīng)氫氣還原再生處理,F(xiàn)AL轉化率和ELE收率都得到很好的恢復,說明該Ru/TiO2+ZSM-5復合催化劑具有較好的重復使用穩(wěn)定性。 Ru/TiO2+ZSM-5復合催化劑多次使用后,ELE收率略微有所降低,這可能是由于反應過程中會產(chǎn)生少量積炭覆蓋部分分子篩酸位點[21],使FOL酸催化醇解活性有所降低。
反應后的Ru/TiO2的TEM測試結果(圖2(f))顯示,Ru/TiO2催化劑在循環(huán)使用四次后,載體TiO2表面形貌變化不大,Ru納米顆粒依然處于高度分散狀態(tài),未發(fā)生聚集。 XRD(圖3)和XPS(圖5)表征結果也顯示, 反應后Ru/TiO2+ZSM-5的物相組成和Ru的化學態(tài)均未發(fā)生改變, 說明Ru/TiO2+ZSM-5復合催化劑用于FAL和EA轉化制ELE反應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
圖9 Ru/TiO2+ZSM-5(n(Si)/n(Al)=23)催化劑重復使用穩(wěn)定性評價
采用沉積還原法制備了不同氧化物載體負載的Ru催化劑, 采用水熱法合成了不同硅鋁比ZSM-5氫型分子篩,二者混合后組成Ru/MOx+ZSM-5雙功能催化劑,用于FAL和EA轉化制ELE,研究了載體種類和ZSM-5硅鋁比等因素對該復合催化劑的結構和性能影響。 結果顯示,Ru/MOx+ZSM-5雙功能催化劑的反應性能與其還原性和酸性密切相關。
(1)Ru納米顆粒高度分散在TiO2載體上并形成適中的Ru粒徑,Ru與TiO2之間存在強相互作用,使得Ru/TiO2具有較好的氫轉移活性并極大地抑制了產(chǎn)物ELE的過度加氫反應。
(2)Ru/TiO2與酸密度較高的低硅鋁比ZSM-5(n(Si)/n(Al)=23)混合組成的Ru/TiO2+ZSM-5(n(Si)/n(Al)=23)催化劑,對FAL和EA轉化制ELE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在180°C下反應16 h,F(xiàn)AL轉化率達96.7%,ELE收率高達76.7%。 此外, 該雙功能Ru/TiO2+ZSM-5(n(Si)/n(Al)=23)催化劑也表現(xiàn)出良好的穩(wěn)定性,重復使用多次后活性降低不明顯。
(3)在Ru/TiO2+ZSM-5雙功能催化劑中,Ru/TiO2主要催化FAL和EA間氫轉移反應生成FOL,ZSM-5負責酸催化FOL醇解生成ELE,Ru/TiO2還原活性和ZSM-5酸催化活性協(xié)同作用, 共同促進了FAL和EA轉化制ELE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