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麗(南陽市宛城區(qū)婦幼保健院兒科,河南 南陽 473000)
支氣管肺炎多因機體感染病原菌所致,加之幼兒氣道狹窄,彈力較差,導致黏液、分泌物阻塞肺部,引發(fā)炎癥[1]。 抗生素是目前治療的主要藥物,但長期使用易引起細菌耐藥性,治療效果并不理想。乙酰半胱氨酸能夠降低黏液黏性,具有消炎抗菌等作用;布地奈德可解除支氣管痙攣,改善肺部通氣功能[2,3]。鑒于此,本研究將84 例支氣管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予以布地奈德聯(lián)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療,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南陽市宛城區(qū)婦幼保健院2019 年3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支氣管肺炎患兒84 例臨床資料,依據(jù)不同治療方法分為A 組(乙酰半胱氨酸40 例)和B 組(布地奈德+乙酰半胱氨酸44 例)。 A 組中男 22 例、女 18 例;年齡 1~5(3.08±0.75)歲;病程 1~5(3.15±0.89)d。 B 組中男 24 例、女20 例;年齡 1~6(3.17±0.80)歲;病程 2~5(3.28±0.91)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均符合小兒支氣管肺炎診斷標準[4];(2)臨床資料完整;(3)無其它呼吸系統(tǒng)疾病。排除標準:(1)近期內(nèi)接受抗生素、支氣管擴張劑治療;(2)患有結(jié)核感染;(3)治療依從性較差。
1.3 方法 兩組均給予抗感染治療,糾正水電解質(zhì),平衡酸堿度,并進行心電監(jiān)護。
1.3.1 A 組 采用乙酰半胱氨酸(生產(chǎn)廠家:ZAMBON ITALIA S.R.L,生產(chǎn)批號:20190106)治療:將 1.5ml乙酰半胱氨酸溶入2ml 0.9%生理鹽水中,霧化吸入,10~15min/次,2 次/d,持續(xù)治療 1 周。
1.3.2 B 組 在A 組基礎(chǔ)上,聯(lián)合布地奈德(生產(chǎn)廠家:AstraZeneca Pty Ltd,生產(chǎn)批號:20190114)治療:將 1.5ml 乙酰半胱氨酸、1ml 布地奈德溶入 2ml 0.9%生理鹽水中,霧化吸入,10~15min/次,2 次/d,持續(xù)治療1 周。
1.4 評價指標 (1)臨床療效[5]:臨床癥狀均消失,心率、體溫恢復正常,X 線顯示肺部無陰影為顯效;臨床癥狀明顯緩解,心率、體溫趨向正常,X 線顯示肺部陰影有所減少為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均無變化為無效。 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2)癥狀改善情況:記錄并比較兩組肺部啰音、氣促、發(fā)熱、咳嗽等癥狀消失時間。(3)炎性因子水平:取兩組患者治療前、1 周后空腹靜脈血5ml,以3 000r/min 進行離心處理,離心半徑為10cm,10min 后,分離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對白介素-6(IL-6)、C 反應蛋白(CRP)水平進行檢測。(4)不良反應: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咽癢、惡心、嘔吐。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8.0 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數(shù)據(jù)用獨立樣本t 檢驗,組內(nèi)數(shù)據(jù)用配對樣本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采用秩和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1 周后,相較A 組,B 組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1。
2.2 癥狀改善情況 B 組咳嗽、發(fā)熱、肺部啰音、氣促等癥狀消失時間均較A 組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2。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癥狀改善情況比較(,d)
表2 兩組癥狀改善情況比較(,d)
n 咳嗽 氣促 肺部啰音 發(fā)熱B 組A 組Z/χ2 P 44 40 3.26±1.56 4.62±1.25 4.381<0.001 3.24±1.34 4.58±1.31 4.626<0.001 4.87±1.11 5.96±1.24 4.251<0.001 1.95±0.87 2.87±0.91 4.736<0.001
2.3 炎性因子水平 兩組治療后CRP、IL-6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相較A 組,B 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3。
表3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表3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
41.32±9.41 40.87±9.35 0.220 0.827 12.14±3.69*18.64±4.12*7.628<0.001 n CRP(mg/L) IL-6(pg/ml)治療前B 組A 組tP 44 40治療后B 組A 組tP 44 40 26.41±4.25 26.18±4.16 0.250 0.803 11.74±2.11*15.68±2.35*8.097<0.001
2.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B 組惡心嘔吐、咽癢各發(fā)生2 例、1 例,總發(fā)生率為 6.82%(3/44);A 組惡心嘔吐、咽癢各發(fā)生 3 例、2 例,總發(fā)生率為 12.50%(5/40),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264,P=0.376)。
支氣管肺炎主要因幼兒氣道未發(fā)育成熟,氣管狹窄,彈力較差,黏液及分泌物阻塞肺部,導致肺部感染,加之幼兒免疫系統(tǒng)未建立完全,易受病原菌侵入,從而引發(fā)支氣管肺炎[6]。 目前,臨床治療多以抗生素為主,但由于藥物濫用,耐藥菌滋生,療效大大降低,治療存在一定局限性。 臨床研究表明,支氣管肺炎病情較重主要與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呼吸道,導致肺部感染有關(guān),而幼兒清除分泌能力較弱,可造成機體肺不張,病情加重[7]。 因此,臨床認為保持呼吸道暢通是該病治療的關(guān)鍵。
相關(guān)研究表明,CRP 可結(jié)合單核細胞受體,產(chǎn)生大量細胞因子,損傷血管內(nèi)皮組織,致使肺結(jié)構(gòu)重塑,病情加重;IL-6 能夠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應激反應,其水平與支氣管肺炎病情呈正相關(guān),因此,改善CRP、IL-6 水平對改善病情具有重要意義[8]。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B 組總有效率較A 組高,咳嗽、發(fā)熱、肺部啰音、氣促等癥狀消失時間均較A 組短,CRP、IL-6 水平均較A 組低,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差異。分析其原因在于,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種黏液溶解劑,可有效稀釋黏液濃稠度,降低其黏附性,使黏液更易排出體外;同時其對病原菌細胞膜的多糖蛋白具有破壞性,可有效抑制病菌成長繁殖;另一方面,其對炎性因子具有抑制作用,可有效消炎抗菌,改善臨床癥狀[9]。 布地奈德是臨床常用的糖皮質(zhì)激素,在支氣管肺炎治療中應用較為廣泛,可通過抑制氣道黏膜炎性因子活性,發(fā)揮抗炎作用;同時可有效解除支氣管痙攣,從而對肺部通氣、換氣功能起到改善促進作用[10]。將兩者結(jié)合使用,可有效提高抗炎、抗菌效果,同時改善肺部通氣功能,較單一用藥作用更加顯著,且不會增加其他不良反應,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小兒支氣管肺炎采用布地奈德聯(lián)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療效果較好,能夠有效縮短臨床癥狀改善時間,降低機體炎性水平,且安全性較好,療效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