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一場考試的結果和試卷做出評價,并對反映出來的問題進行梳理和解剖。學生在考試、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也側面反映出農村學校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善于解剖問題,總結經驗,取得有益的啟示,采取正確的策略,對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具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生物考試;試卷評價;問題解剖;啟示;策略
在2019—2020學年度第二學期八年級生物科期中聯(lián)考,我校共有四個班級180名學生參加考試??荚嚦煽內缦拢?/p>
90-100分:0人;80-89分:4人;70-79分:9人;60-69分: 31人;50-59分:51人;40-49分:30人;30-39分:31人;29分以下:24人。其中,最高分85分,最低分10分。
優(yōu)秀2人,優(yōu)秀率1.11%。
良好8人,良好率4.44%。
及格44人,及格率24.44%。
低分24人,低分率13.3%。
平均分:八1班34.98分;八2班46.33分;八3班61.57分;八4班49.87分;年級平均分48.36分。
以上數據表明,本次期中考試成績不理想,高分無人,低分不少。及格率太低,但是50-59分數段有51人,占28.3%,這部分學生是有很大的提升潛力和空間的。
一、試卷設計分析
從試題的設計來看,試題的難度比例(難∶中∶易)為:1.3∶7.1∶1.6,難度0.48;信度0.85;區(qū)分度0.4。試題稍難,容易的題少,中等程度的題多。試卷主要由兩道大題組成,即單項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單項選擇題共35道小題,共70分;非選擇題共4道小題,共30分,試卷滿分100分。試卷的題型、題量和形式均符合生物中招考題模式,試題命題規(guī)范,考點覆蓋面廣,符合課程標準要求。
二、卷面答題情況分析
試卷得分情況為:單項選擇題最高分60分,最低分10分。非選擇題最高分25分,最低分0分。非選擇題得0分的人不少,其中,36小題34人0分;37小題20人0分;38小題18人0分;39小題49人0分。有幾張試卷的非選擇題是全部空白,一字不寫的。其實,每次考試總是有小部分學生的非選擇題是空白的。
從學生答卷情況來看,發(fā)現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一些學生遇到探究實驗題就被難倒了。像36小題中有一個關于填寫顯微鏡的結構和正確操作觀察的問題,好多學生都答錯了。說明學生對實驗內容不夠重視,接觸顯微鏡少,不能正確認識顯微鏡的結構和正確使用顯微鏡進行實驗操作。實驗操作的學習需要加強。
2.37小題是有關食物鏈的問題。有些學生對食物鏈的概念和寫法沒有一點印象,數食物鏈是數箭頭的,有多少個箭頭就代表有多少條食物鏈;寫食物鏈用逗號;生物吃與被吃的關系弄不明白。說明這部分學生平時不認真聽課學習,沒有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識。
3.38小題是關于生物多樣性的問題,答對的比較多,但是里面有一個生物分類的考點,答錯的比較多。說明有些學生對生物分類的依據不清楚。
4.39小題是關于微生物的問題,一些學生對病毒的結構沒有掌握,總是把病毒的外殼和內部的結構名稱混淆。說明這部分學生學習不專注,觀察圖片的能力較弱。
5.單項選擇題部分,一些題很簡單,但是一些學生也會做錯。原因可能是真的不懂隨便填了一個答案上去;也有可能是不認真審題、析題、答題,不管題目問什么,總習慣去選包含正確觀點的選項,而不少題目需要回答的是“不正確”“錯誤”“不對”“不屬于”“不利于”的選項。所以,沒有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識,不認真審題、析題、找出題干中的關鍵詞,就容易答錯題。
三、原因分析與啟示
本次期中考試,四個班級180名學生,及格44人,及格率24.44%;低分24人,低分率13.3%;最高分85分,最低分10分;年級平均分48.36分;高分沒有,低分不少。這個結果是不理想的,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部分學生學習基礎差。我校是一所農村初中,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基礎差,學習接受能力較低,自主學習意識不強,學習興趣不高。
2.有些班級的課堂紀律不盡如人意。個別學生不認真聽課,愛說話;個別學生愛開小差;小部分學生聽課時注意力不集中,愛發(fā)呆和走神;個別學生上課愛睡覺;有些學生違反課堂紀律經老師多次提醒也不改,無心向學;甚至個別學生在考試不會做時就睡覺。
3.部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一些學生對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和能力沒有動力,學習提不起興趣,沒有上進心,不愛學習,認為即使成績不好,最后也有技工學??勺x,畢業(yè)出來也能夠打工賺錢。
4.部分學生不認真完成作業(yè)。為應付任務,直接找答案來抄,要么互抄同學的作業(yè)。有些學生課后不及時做練習和復習,甚至測試題、練習題發(fā)下來后第二天有些學生就找不到了。
5.部分學生不認真上實驗課。部分學生實驗操作技能低,實驗課前不預習,有時看著實驗設備和材料束手無策。有些學生不嚴格按實驗步驟和要求操作,不會觀察現象,不會歸納結論,不會正確填寫實驗報告。個別學生上實驗課好像是來玩的,別人在做,他在看、在玩,老師走近就動一下,老師離開又停下來。
6.個別學生不愿意學習。考試填空題空白,一字不寫一分不得的,大部分是這些學生。他們平時不聽課、不學習、經常睡大覺、兩耳不聞窗外事,且屢教不改。本學期個別學生甚至只剩八年級下冊一本課本了,其余三本都沒有了,學習對于這些學生來說已成為煩惱的事情。
綜合以上現象可以看出,一個學生的進步成長,主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取得,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認真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一個班集體的紀律性及班風、學風很重要,它影響著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狀態(tài),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成效。一個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校園文化建設以及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所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必須依靠全體師生、家長、學校、相關部門和社會的共同努力。
四、整改策略
(一)學校管理方面
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教育,加強課堂紀律管理,深入做好轉化生的轉化矯正工作,加大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力度,加強家校聯(lián)系和共建,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強化、優(yōu)化班主任工作,加強學校后勤保障工作,加強學生宿舍管理,提高領導管理能力和執(zhí)行力,打造良好的校風、學風、班風,努力培養(yǎng)學生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熱愛祖國,團結友善,明禮誠信,遵紀守法,積極向上的優(yōu)良品質。
(二)個人教育教學方面
首先,要重視課堂紀律管理。抓好課堂紀律,讓課堂安靜下來,讓老師盡情地教,學生舒心地學。對于上課走神發(fā)呆、愛說話、開小差、睡覺的學生可以多給他提問題,也可以讓他朗讀一段課文,使他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教學中。多關注這些學生的練習作業(yè)完成情況,重視講評這部分學生的試卷,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老師的關注關愛,這對學生的轉變提升是有幫助的。學生愿意聽課、愿意學習了就會有進步。
其次,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學生不喜歡照本宣科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老師要認真?zhèn)浜谜n,寫好教學設計,制作內容豐富形象直觀的教學課件。認真組織教學,要聯(lián)系熱點時事融入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重視講練結合,重視對后進生學習成果的講評。
再次,重視生物實驗教學。正確使用顯微鏡、學習制作動植物臨時裝片并觀察等是初中生物要求必須掌握的技能,多讓學生自主地去操作、去觀察、去領悟,提高生物實驗能力。同時,老師要做好演示實驗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在探究實驗中提出問題、設計問題、實施實驗、觀察現象、得出結論的能力。
最后,重視在生物教學中貫徹情感教育。初中生物課程的內容除了基本的生物知識以外,還涉及生態(tài)文明教育和健康生活等知識。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聯(lián)系實際開展保護動植物、保護環(huán)境、倡導低碳出行、拒絕不良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珍愛生命健康成長等情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健康、積極向上的優(yōu)秀品質。
總之,老師只有把課教好,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對不喜歡學習的學生,老師一定要有耐心、愛心、信心和方法。教育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學習與不學習這對矛盾在鄉(xiāng)鎮(zhèn)學校中比較突出,如何解決好這個矛盾,是擺在廣大師生、家長、領導和社會面前的一道坎。教書育人的工作,其實就像栽培一顆小樹苗一樣,從小悉心呵護,給它陽光雨露、施肥扶正,它就能茁壯成長,長成參天大樹。
參考文獻:
[1]蔣云龍.自主是教學的最高境界:高中生物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2).
[2]李子伊.基于Excel和R語言的成績統(tǒng)計分析:以福建省某中學期中、期末英語考試成績?yōu)槔齕J].英語教師,2017(24).
[3]Roger Nunn.Improving method-in-use through classroom ob-servation[J].IRAL-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2011(1).
[4]王翠如,胡永斌.翻轉課堂真的能提升學習成績嗎:基于38項實驗和準實驗研究的元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8(4).
[5]Chen Ling,Yang Dan,Huang Xinran.Does Mobile Listening and Evaluation Course Promote Teachers Equal Communication and Deep Collaboration: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Mobile Listening and Evaluation Course Tools[J].China Audio-visual Education,2018(6).
作者簡介:周紹文(1972—),男,黎族,海南三亞人,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