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娟
摘要:道德與法治課堂是中學生家國情懷教育的主陣地。初中學生公民意識、家國情懷素養(yǎng)開始發(fā)展,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在教學中滲透紅色革命故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偉大民族精神等紅色文化資源,給學生傳遞更加豐富的知識內容,為青少年注入紅色基因,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強化學生對于國家發(fā)展的責任擔當,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品格、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打造更加高效的道德與法治課堂。
關鍵詞:紅色文化資源;道德與法治;家國情懷
“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這是國家對于紅色資源的理解。紅色文化資源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在經歷了幾十年的革命、改革中形成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紅色文化資源能夠以其鮮活的革命事例、生動感人的故事使青少年學生深受感染,樹立榜樣意識,堅定理想信念,強化愛國主義信念。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固然重要,而教師更應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知識層面,恰當?shù)乩眉t色文化資源豐富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課堂中,了解國家的發(fā)展歷史、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征程,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愛黨精神,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提升家國情懷,為共產主義事業(yè)而時刻準備著。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感悟紅色傳統(tǒng)
教師要圍繞著學生的學習特點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道德與法治課堂中要特別重視學生黨性精神的培養(yǎng),因為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知識層面的豐富,教師應當在德育課堂的教學中,融入紅色文化的資源,讓學生在德育課堂中了解中國的紅色文化,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幫助學生實現(xiàn)多樣化的發(fā)展[1]。
例如,教師在進行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國家好大家才會好”一課的教學時,著重讓學生懂得要心懷愛國之情,樹立國家利益之上的理念。為此教師可以進行提問,“當下的幸福生活是誰創(chuàng)造的呢?”學生會說是革命先輩創(chuàng)造的。教師此時就可以順勢展開紅色文化的傳播,教師可以問學生,“有沒有你了解的革命先輩?”學生會說李大釗、陳獨秀、周恩來等等。教師在此時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人物故事的介紹,比如說李大釗同志,他被施以最殘忍的時間長達40多分鐘的絞刑——“三絞處決法”,依舊高喊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慷慨就義在國民黨軍閥的面前。教師將紅色文化的資源帶到課堂中,讓學生更加感受當下生活來之不易,革命先輩無視個人的生死,將國家的利益放在心中,這種國家利益至上的大無畏精神需要我們去學習和傳承。
二、開展主題活動,探尋紅色精神
當下的教育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學生道德品質的提升。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學習中,教師不能只按照教材的內容展開教學活動,應當在課堂中將紅色文化的教育資源與教材的內容相結合,通過分享紅色圖書、賞析紅色影片、傳唱紅色歌曲、聆聽紅色故事等一個個主題教育,提升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家國情懷感悟,幫助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2]。比如今年是建黨100周年,在課堂中教師可以融入紅色文化的資源,開展相應的紅色主題活動,給學生以心靈的震撼、精神的激勵和思想的啟迪。
在進行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豐富的社會生活”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不同歷史時期的百姓生活資料,比如說在抗戰(zhàn)時期,老百姓都大門緊閉,不知道什么時候自己就面臨死亡,再看現(xiàn)在的社會,燈火通明的街道,和諧的社會秩序,在圖片的對比中學生能夠感受到當下社會的美好生活。社會巨變、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都源于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教師可以播放建黨100周年慶祝大會視頻,帶領學生深刻感受黨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的宗旨和期盼,幫助學生樹立起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勇氣和決心。
三、拓展課外實踐,強化家國情懷
在學校中,紅色文化資源的儲備有限,因此教師應當時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課外拓展活動。比如,走進家鄉(xiāng)的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黨史紀念館、烈士人物紀念館等紅色場所,更加立體、生動的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讓學生為地方紅色文化感到驕傲和自豪。此外,在網絡時代,網絡上有很多與紅色教育相關的圖片、視頻、數(shù)據(jù)信息,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資源信息,鼓勵學生課后自主學習,比如本學期結合建黨100周年,為加強黨史教育,可以推薦學生觀看《覺醒年代》電視劇,一來彌補教材的局限性,二來也可強化學生對紅色精神的感悟,促進學生家國情懷提升。
教師在進行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關心國家發(fā)展”一課的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聊一聊國家近期最大的成就,看看學生對國家發(fā)展有多少了解。再結合教材內容讓小組在課下進行知識的拓展,比如說學生可以借助一些資料和電子產品進行國家成就資料的搜集,了解紅色文化的相關事跡,從而不斷提升個人的精神層面,打造高效的德育課堂。
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發(fā)展特點,道德與法治課堂需要紅色文化資源的豐富,教師教學的內容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當中,教師在教學時要豐富、優(yōu)化教學內容和形式,讓學生更加重視紅色領域知識的學習和積累,促進學生家國情懷提升,為學生今后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袁蒼松.基于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思政課堂評價淺探——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一課為例[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1(06):4-7.
[2]鐘冬梅.將紅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策略研究[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1(04):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