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朝霞
摘 要:語文教學生活化能夠密切聯(lián)系教學和實際生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文章簡述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意義,并從借助課本、走進生活,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提高生活化教學有效性,設置生活問題、啟發(fā)學生思維,挖掘生活化素材、感受生活之美好,課后作業(yè)生活化、提高知識應用水平,積極開展生活實踐、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幾個方面對語文教學生活化進行研究。
關鍵詞:語文學科;生活化;核心素養(yǎng);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6-0076-02
語文學科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學生理解與掌握起來難度較大。因此,調整和優(yōu)化語文教學方法十分關鍵。語文學科和實際生活息息相關,語文教學可以立足于實際生活,讓語文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具體和形象,富有趣味性,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語文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體驗語文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學會借助語文知識有效解決生活問題,提高自身實踐能力。
一、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首先,語文教學生活化可以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學生可以借助語文課本感悟文章的內涵和作者的情感,還可以通過閱讀文本內容積累文學常識,從而在實際生活中感受生活樂趣。教師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激活課堂氛圍,開拓學生視野。
其次,語文教學生活化可以豐富學生的認知。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往往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難以充分理解和掌握課本知識,這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展。在生活化教學模式的作用下,語文教師可以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學習空間和時間,幫助學生結合現(xiàn)實生活,發(fā)揮充分的想象,以此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二、語文教學生活化策略
1.借助課本,走進生活
語文課文中有許多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教師要指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在觀察的過程中獲得與課文有共性的認知,從而深刻理解課文主旨。學生通過觀察既能提高理解和觀察能力,又能拓寬視野。以《草蟲的村落》一課為例,對于鄉(xiāng)村的學生而言,他們十分熟悉草間的昆蟲,但他們卻很少注意這些生物和它們所處的環(huán)境。對此,教師可以針對這一現(xiàn)象,為學生布置觀察任務,讓學生觀察不同昆蟲的特征,從而深刻領悟作者獨特的寫作方法,以此讓學生更加熱愛生活與自然。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優(yōu)化課堂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教師要改變理論說教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語文和生活息息相關,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使學生在實際體驗的過程中培養(yǎng)閱讀技能,提高自身素養(yǎng)。
2.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提高生活化教學有效性
語文課本包含非常多的文學知識,教師要在課前備課時認真研讀課本,并找出與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充分認識語文和日常生活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進而提高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性。在諸多教學方式中創(chuàng)設情境是一種效果較為顯著的方式,將其應用于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能夠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以《黃山奇石》一課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和黃山有關的教學視頻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加深學生對黃山的了解,使學生深刻理解課文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小導游,介紹自己家鄉(xiāng)都有哪些美麗景色。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充分領略家鄉(xiāng)的美,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既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又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讓學生具備更強的語文綜合能力。
3.設置生活問題,啟發(fā)學生思維
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密切聯(lián)系教材提出一些生活化的問題。教師把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相結合,能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所提問題要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對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有很大幫助。以《只有一個地球》為例,教師可以通過生活中霧霾現(xiàn)象等環(huán)境問題來引導學生,讓學生知曉如今生活的地球環(huán)境正遭受著什么,之后再結合文中的內容向學生提問:“若現(xiàn)在的地球不再適合人類居住了,你們會怎么做?”在學生探討的過程中,有的學生說可以搬離地球,到其他星球去,有的學生說可以建造一個獨立的能讓人自給自足的房子,還有的學生說應重視環(huán)境問題,愛護地球,保護環(huán)境……討論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氛圍。此時,教師再進行文本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4.挖掘生活化素材,感受生活之美好
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應挖掘生活素材,并運用在語文教學中,使課堂教學更加有趣,這既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又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若是只利用教材中的文本資源,很難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更不能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運用能力。教師可以利用傳統(tǒng)文化資源,確保語文教學內容更加豐富。以大型電視節(jié)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為例,教師可以把涉及語文教材內容的節(jié)目片段記錄好,然后在課堂教學中播放。與傳統(tǒng)的口頭講述相比,這種教學方式效果更加顯著。另外,還可以通過開展讀書會活動,要求學生進行閱讀并做相關摘抄,如此既能幫助學生掌握豐富的知識,又能培養(yǎng)其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可以從民俗背景故事和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挖掘文化素材,并將其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這樣能夠起到非常理想的教學效果。
5.課后作業(yè)生活化,提高知識應用水平
課后作業(yè)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檢驗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有效手段。小學階段的語文作業(yè)不能只簡單地讓學生抄寫課本中的字詞句,教師不僅要讓學生鞏固一些基本的語文知識,還要給學生設置一些生活化的觀察、體驗作業(yè),確保作業(yè)內涵的豐富性。以《鳥的天堂》一課為例,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作者與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之情。教師在完成本課教學后,既要讓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本課涉及的相關字詞,還要讓學生圍繞保護大自然、愛護樹木、愛護鳥兒等主題,開展與之相關的活動,以此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并升華主題,讓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
6.積極開展生活實踐,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必須密切聯(lián)系生活,如此才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所以,生活化教學的實施應和學生的特征密切結合,深入挖掘生活化教學資源,讓學生參與其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以“我最喜歡的游戲”為主題寫一篇作文,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課余時間玩自己喜歡的游戲,然后在課堂中鼓勵學生圍繞“喜歡的原因”“游戲中的感受”等展開討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得到深刻的生活體驗,實現(xiàn)寫作水平顯著提高。
三、結語
課堂教學生活化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語文生活化教學效果直接影響著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課堂教學生活化可以幫助學生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領悟生活,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進而實現(xiàn)語文教學質量最優(yōu)化。所以,語文教師應積極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切實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林云雷.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探索[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0(11).
[2]周家玉.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2019(01).
[3]方小鳳.“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兩大誤區(qū)——以文學作品閱讀教學為例[J].教學與管理,2014(04).
[4]劉建萍.農村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實踐[J].語文天地,2013(09).
[5]韓鑫.生活化教學讓語文課堂活起來[J].語文教學通訊,2011(02).
[6]嵇曉艷.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改進芻探[J].成才之路,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