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偉光
【摘要】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是不少學生的噩夢,會對被欺凌的學生身心造成傷害,而實施欺凌的學生如果沒有得到有效教育和管控,也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的發(fā)生,也破壞了正常的學校秩序。本文重點討論校園欺凌的現狀及原因,同時提出一些防治策略。
【關鍵詞】校園欺凌行為;現狀與原因;防治策略
校園欺凌事件中,在校學生是關鍵群體。校園欺凌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學校和家長也尤為重視。2017年12月,教育部聯合公安部等十一部門印發(fā)的《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中,明確了學生欺凌的判定標準、預防措施、處置程序、懲戒措施、各部門和學校具體職責分工等,建立了培訓、考評、問責處理、依法治理等長效機制。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臺和長效機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學生欺凌事件的頻發(fā)。校園欺凌事件的發(fā)生,嚴重危害學生身心健康。為了更好地減少學校的校園暴力和欺凌行為,學校的教師必須對此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并明確提出預防措施,并找到科學研究和強有力的可行性分析對策,向學生展示一個健康安全的自然環(huán)境,以促進學習和成長。
一、什么是校園欺凌
(1)校園欺凌(School Bullying):校園欺凌是一種存在于中小學的社會丑惡現象。多指中小學生之間的欺負、霸道和攻擊行為,也包括教職工與校外人員對學生的侵害。它包括顯性的攻擊和隱性的傷害,也包括肉體的侵害和精神心理的傷害。通常是一人或多人為加害方,向單獨個體為被害方,所實施的攻擊性行為。其侵害程度遠高于學生之間的一般矛盾和打鬧,而低于校園暴力,具有一定的恃強凌弱的特征。
(2)校園暴力和欺凌行為的個人作用區(qū)劃
在欺凌和欺凌的惡性事件中,也存在不同的角色。這種角色對欺凌和欺凌的原因和存在具有關鍵的危害。欺負者是“扮演”欺凌和欺凌惡性事件的人,但他并不屬于所有欺凌和欺凌惡性事件。我們不能從一個人的角度處理所有欺凌和欺凌的惡性事件。每個人都將欺凌中的角色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欺凌者,第二類是受害者。第一類可以分為五個角色,即欺凌者、欺凌的幫兇和間接性幫兇(關鍵是表現出基于戲弄和制造麻煩的誘因,從而導致個人對欺凌和欺凌行為的增加) ,說話冷漠的未成年人和微笑的人。
二、學校暴力和欺凌行為的現狀與危害
(1)學校暴力和欺凌的現狀
在江蘇省一所職業(yè)高中的學生宿舍中,一個男孩被其他男孩包圍,被迫喝一罐棕色液體。湖南省道縣的幾個未成年人輪流打了一個女孩的耳光。甘肅省女孩在六分鐘內被打了 38 次耳光。汕尾市海豐中等職業(yè)學校一個男生宿舍里的四個男孩用涼鞋毆打了另一個男孩,導致他被送進了醫(yī)院……近年來,學校暴力和欺凌事件不容忽視。
(2)校園暴力和欺凌行為造成的危害
被學校欺負暴力傷害了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狀態(tài)。在人體上,被學校暴力欺負的學生可能會感到一些一般的身體不適,例如,發(fā)燒、感冒、頭痛或失眠。研究發(fā)現,由于校園內發(fā)生校園暴力和欺凌行為,并且欺凌和欺凌的對象是學生,因此受害人會導致學習成績差和學習恐懼感。更深入的研究表明,校園暴力欺負的痛苦可以在內部轉化,主要表現為不自信,自尊心低落和性格減退等個人行為,然后發(fā)展為焦慮癥或抑郁癥等心理疾病。
另一方面,受學校暴力欺負的人會感到不安全,更有可能發(fā)起攻擊,并可能傷害他人。最嚴重的不利影響是校園暴力和欺凌的個人行為很可能導致被欺凌者增加自殺行為的風險。長時間欺負他人的“欺負欺凌者”將以自我為中心,對同學缺乏責任感,不會為他人著想。
三、個人行為引起的校園暴力和欺凌
欺凌的原因有很多:欺凌很可能來自一種不自信和自以為是的精神狀態(tài);可能是由于缺乏社交媒體專業(yè)技能或責任感;可能是更好的權利;也可能是由于他們自己復雜的家庭經濟狀況造成的。有些學生曾經是欺凌行為的受害者,后來又成為另一組的欺凌者。因為他們通常認為人群中只有兩種選擇:欺負或被欺負。而且,如果在惡性欺凌事件中有更多的同謀,那么,個人欺凌的頻率就會更高。
四、怎樣辨別學生遭受欺凌暴力
如果孩子遭受了校園欺凌,個體會有所變化,教師家長需細致觀察,認真對待:
(1)身體經常出現難以合理解釋傷口(如,紅腫、 淤青和割傷等)。
(2)經常告知家長自己生病,無明確原因的頭疼、肚子疼或其它不舒服,要請假在家休息不想上學,甚至遲到曠課逃學。家長送孩子到校后,害怕家長離開。
(3)出現失眠、做噩夢尖叫、食欲下降、精神恍惚,心不在焉等異常行為。
(4)在學校或家里悶悶不樂,突然變得少言寡語,情緒表現上突然出現焦慮、膽小、沉默寡言,沮喪、悲傷甚至試圖自殺。
(5)對課程學習突然沒有興趣,成績下滑,學習不在狀態(tài)。
(6)刻意改變上下學的時間或路線,有時可能攜帶刀具。
(7)書包、文具和衣服等會有所破損撕裂,其它物品丟失、損壞。
(8)下課后常常自己一個人活動,減少與其他同學溝通和交流的頻率。比原來話少,將自己封閉。
(9)有時以各種理由給家長要錢,甚至偷竊家里的錢物,家長要保持高度警覺。
(10)拒絕談論學校里的事情或與同學之間的關系,或談論時閃爍其詞,興致不高。
五、預防學校暴力和欺凌的預防措施
在近幾年的兩會上,校園暴力和霸凌的社會問題已成為許多委員會關注的焦點。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明確提出了關于防止校園暴力和欺凌行為的建議。建議的內容可能與專業(yè)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密切相關,對技術專業(yè)法律法規(guī)進行定義,調整刑事處罰的年齡,擴大處罰范圍,建立第三方解決制度。回應社會發(fā)展的各種聲音和權威專家,每個人都必須意識到,暴力和欺凌是校園中的一種慢性病,是社會和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的一種物質。對于棘手的問題,我們必須把“家庭,學校和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很好地結合起來,共同努力以扭曲甚至消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