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民
摘 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是素質教育改革的重點內容。學校是小學生德育的主陣地,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正確價值觀的重任。但單純依靠學校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把小學生德育相關要素統(tǒng)一在一起,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方案,為小學生德育創(chuàng)建良好的環(huán)境。
關鍵詞:小學德育;三位一體;構建策略
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小學德育模式構建過程中,班主任要發(fā)揮自身作用,積極做好校內外各種德育資源和元素的應用,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小學德育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實現有效德育的教育目標[1]。
一、做好學校德育,制訂德育計劃
小學德育指導過程中學校德育計劃的制訂和實施非常重要,是做好小學生德育的重要基礎內容。班主任應積極與學校進行溝通,參與學校德育計劃,同時結合學校德育內容和安排做好落實工作,確保德育始終與學校保持一致,與學生成長保持一致,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小學生的德育效果。
以“抵制校園侵害,保護自身”為主題的校園德育中,學校以年級為單位召開了大會,介紹了如何抵制校園侵害,保護自身[2]。班主任結合學校的德育安排通過班會、德育課等多種方式進行滲透,讓“抵制校園侵害,保護自身”的主題成為班級學生的主流思想:一方面班主任可以通過召開班會的方式開展德育。班會的主題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進行決策,如第一周的班會主題可以是“校園侵害的常見現象和如何預防”,第二周的班會主題可以是“遇到校園侵害如何尋求幫助”,通過主題的關聯(lián)性確?!暗种菩@侵害,保護自身”的主題內容落實到位。另一方面,教師應通過走訪調查,了解學生群體中的校園侵害現狀,針對學生對校園侵害的想法、思路和疑問進行有針對性的解答,確保學校各項德育工作落實到位。
二、協(xié)調家庭資源,實現有效德育
協(xié)調家庭資源,實現有效德育是班主任進行德育的重要方式。結合家庭德育的內容,教師應將家庭德育與學校德育融合在一起,確保兩種德育資源始終處于同一指導之下,為學生搭建全方位的德育環(huán)境和資源,實現德育的有效滲透。
以“尊老愛幼”為主題的德育為例,尊老愛幼是學校德育的重要內容,學校在尊老愛幼德育方面制訂了非常豐富的計劃和內容,教師應根據尊老愛幼的學校計劃特點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通過家長會、座談會、視頻會等多種方式與家長在尊老愛幼的主題教育方面達成一致,共同圍繞尊老愛幼實施,如班級舉辦“我為爸媽洗一次腳”的主題班會以后,班主任應將主題班會內容告知家長并由家長配合學生完成“洗一次腳”的任務,同時還可以通過親子活動等方式進一步融洽親子關系,通過合作的方式確保各項德育工作落實到位[3]。總之,班主任在小學生德育工作過程中要與學生家長達成共識,共同做好小學生的德育工作,堅持“一個步伐”的思想,協(xié)調學校德育與家庭德育工作,確保各項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實。
三、協(xié)調社會資源,構建德育環(huán)境
小學生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除了家庭環(huán)境與學校環(huán)境以外還有社會環(huán)境,因此德育工作過程中也應積極協(xié)調社會資源,共同構建小學生的德育成長環(huán)境。社會資源中有豐富的德育資源內容,班主任要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積極通過學校或其他途徑獲取社會資源,通過社會資源的滲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德育內容。
協(xié)調社會資源的方式是社會發(fā)展和小學生德育的共同需要,一方面,社會對小學生的德育非常重視,立德樹人的思想已經成為社會的發(fā)展共識,因此各級部門、組織對小學生德育非常重視,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如政府部門會定期組織德育相關部門和組織進入學校開展德育指導,如社區(qū)的法制辦、派出所等都會定期到學校宣講法律知識,提升學生維護自身的意識;紅色旅游基地也會定期邀請學生到基地進行參觀和學習,有的紅色基地還會派專人到學校宣講紅色文化等。另一方面,班主任應積極協(xié)調社會資源,為小學生的德育實踐提供機會,如班主任可以在學校、社區(qū)的幫助下組織小學生到敬老院開展敬老活動,開展與抗戰(zhàn)老兵的交流活動等。此外,還可以參與社會中的各類愛國主義比賽、演講等,真正讓小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感受到德育的內容,在實踐中將學校、家庭等各種場景中接受的德育內容轉換為實踐,真正將德育內化為學生的一部分。
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小學德育模式構建過程中,班主任是學校德育的重要組織者和實踐者,同時班主任應積極協(xié)調家庭資源、社會資源,為小學生的德育構建起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實現有效德育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王靜.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21(12):11-12.
[2]盧梅.以德育人 以智管人 以藝引人:摭談小學班主任工作的簡要實踐和點滴反思[J].文理導航(上旬),2021(2):93,95.
[3]楊浪浪,牟莉華.新時代背景下學校德育建構的思考和實踐:以重慶市人民小學“童年·成長”德育課程群為例[J].教育家,2021(4):49-51.
注:本文系2020年度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的家庭德育研究”(課題號:BY[2020]G06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