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銀銀
【摘 要】新高考讀后續(xù)寫將閱讀理解與書面表達形成了有機融合,體現(xiàn)讀寫不分家的理念。結合讀后續(xù)寫要求,引導學生從詞匯理解、語句表達和拓展延伸等角度考量語言表達內(nèi)涵意義,利于學生在有效參與閱讀感思中深化識記運用,是考量學生英語表達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指標。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書面表達;續(xù)寫;策略
江蘇省自2020年開始實行新高考,在題型上出現(xiàn)了“一拖二”的考查方式,即在閱讀理解后,要求學生針對自己的閱讀感知續(xù)寫文章,充分融入自己的豐富想象,讓文章變得更加有意義,更有耐人尋味的味道。作為一種新高考,教師在引導學生做好學習運用的基礎上,不妨從題型考查的目標意義出發(fā),探尋該題型在表達運用上的認知規(guī)律,注重從審讀開始,緊扣關鍵詞和信號詞,充分發(fā)揮想象深入探知,讓書面表達更加貼近原文,形成前后一致的有效表達方式。
一、通讀語篇抓主題,理解“有的”
學生通讀語篇的過程,就是對話文本的過程,也是準確理解表達主題的必然需要。教師可建議學生在整體閱讀的基礎上,多運用筆記圈劃的方式找出與文本相關聯(lián)的主題信息,引導他們在主動拓展延伸的前提下獲得有效認知。
在閱讀過程中,結合文本表達內(nèi)容,主動從中找出相應的核心要點,可幫助學生在梳理相關情節(jié)中獲得深層認知。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的時候,不妨注意如下幾方面:(一)關注文眼:要求學生在整體閱讀的基礎上抓住文章的題目表達核心,多從“Why did the author think so?”(二)篩選要素:建議學生用筆圈劃出文本中的有價值的詞匯,特別是表示時間、地點、人物、數(shù)量、轉折、否定等詞匯,要求學生認真研讀,防止與文本表達主題相背離;(三)深入想象:要求學生根據(jù)文本表達的內(nèi)容,多從需要補白的地方找出相應的運用元素,讓他們真正融入其中獲得相應表達內(nèi)容與素材。
學生在整體理解感知語篇表達核心要義基礎上,應該緊扣語篇表達的主題,通過文眼、核心詞、中心句等相關元素來整理相應表達內(nèi)容,引導學生在聚焦文本表達核心要點的基礎上深入切磋,幫助他們在有效參與互動交流中生成與語篇相關的表達認知信息,找出理解的突破口。
二、緊扣關鍵詞設想,揣摩“有方”
讀后續(xù)寫是建立在一定的詞匯意義上的拓展延伸,是學生獲得豐富認知感思的必然需要。教師可建議學生緊扣關鍵詞匯深入設想,多給他們揣摩的方法,讓他們在主動融入相應的詞匯探尋作者表達意圖。這種設想能讓學生在真正了解語篇和深入探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行之有效的表達方法,也為下一步的串聯(lián)成句奠定了堅實基礎。
教師可結合語篇表達內(nèi)容,指導學生在閱讀文本素材的時候,針對其中表達主題內(nèi)容,摘錄篩選出相關詞匯,以此來深化認知。如在一篇讀后續(xù)寫中,Mike licked the last of the mint chocolate chip ice cream. It was almost time to leave. He jumped into the car with his parents and headed off to the Olympic-sized pool for the big swim meet. When his race came up,... A week later, it was another swim meet. Like before, Mike decided to enjoy his favorite ice cream flavor. ...His father offered to go running with him a few days a week to help him feel better strengthen his muscles. The extra weight soon disappeared, and Mike found himself breathing easier at swim practices. 學生通過閱讀不難發(fā)現(xiàn),此文主要講述了麥克喜歡薄荷巧克力片冰淇淋,這是一種甜食,每次在游泳中都要吃上一些,且能獲獎,但最后的結局是體重超重,后來爸爸讓他休假不再吃巧克力,他超重消失了,呼吸也順暢了。很顯然,文本中的劃線就是關鍵詞。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語篇的時候,可針對這些關鍵詞,圍繞甜食來構思,從中找到甜食對人體的影響來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解讀關鍵詞的時候,根據(jù)詞匯表達主題來深入體味其中的內(nèi)容,鼓勵學生結合各自的理解主動說出相應的看法。教師可結合這些關鍵詞,將其融入到相應的語句中,從前后連慣意義的角度深入剖析,幫助學生從中找出相應的表達切入點。
三、利用前后語串聯(lián):表達“有理”
續(xù)寫的要求學生既能在切合作者原汁原味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又需要學生的表達有理有據(jù),能在展開合理想象的基礎上生成多樣化表達運用基礎上獲得不一樣獨特認知。教師在引導學生表達運用時候,可要求他們能利用前后語主動串聯(lián)成句。
這種前后語串聯(lián)成句,能給學生更多的自我深化和延伸的設想機會。教師可根據(jù)這些設想多給學生提供相應話題,如,在一篇讀后續(xù)寫中“Thanks to my conservative(保守的) Jewish background, I didnt believe in angels. That is, not until Christmas Eve of 1979, when an angel brought unexpected joy to my home...On returning to our apartment, we were astonished to see a beautiful, six-foot Christmas tree propped(支撐) against our front door...the tree to one another and around the empty street. Excitement built, and the girls begged to keep the tree...”文章在開頭列出了自己如何糟糕,自己始終不相信天使的存在,直到有一天,自己家門出現(xiàn)了一個六尺高的圣誕樹,讓自己感覺到了天使的存在。教師在指導閱讀時,可針對每一段的第一句話,引導學生結合前后表達要義深入構思,并思考作者這樣表達的用意。本文留下的續(xù)寫也就是請學生思考:這圣誕樹會是誰送的呢?
教師可結合讀后續(xù)寫的要求,引導學生在讀懂what(什么)、when(時間)、where(地點)、who(人物)、why(為何發(fā)生)五個元素的基礎上深入分析學習其中的表達內(nèi)容與內(nèi)涵。教師可結合學生針對前后語句,結合作者選用的關鍵詞,挑選出相關語句予以拓展,幫助他們在主動融入語篇和語境中豐富感思認知,形成有效表達方法。
總而言之,高考英語書面表達讀后續(xù)寫,不僅是一種題型的變化,更是考察理念的一種轉變,能切實改變傳統(tǒng)讀寫分家教學模式,讓學生重視閱讀,讓教師關注閱讀。讀寫結合的意義在于能讓學生在閱讀輸入的過程中更多注意考查學生的閱讀輸入能力,讓學生在有效融入語篇閱讀中深化理解識記,提高語言表達靈活性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