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艷麗
(佳木斯市中心醫(yī)院心內三科,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是比較危重且常見的疾病,是由于心肌細胞缺乏再生能力,不可逆的丟失,從而被纖維瘢痕組織取代[1,2]。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主要表現(xiàn)為左心室重塑,但是無特異性[3,4]。急性心肌梗死在長期的發(fā)病過程中,如果伴隨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出現(xiàn),則表示患者病情惡化[5]。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會表現(xiàn)出相關的臨床癥狀,但僅依靠癥狀作為判定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診斷依據(jù),具有很高的假陽性率,并不能對疾病的判斷提供可靠的依據(jù)。而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診斷完全依靠心臟彩超時會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如何在實踐中快速準確客觀預測急性心肌梗死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生,對臨床進行病情判斷具有重要價值[6,7]。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的重要中間代謝物,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關系十分密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8,9]。也有研究顯示Hcy 與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生關系緊密,Hcy 水平的變化與冠狀動脈病變的嚴重程度也具有相關性[10,11]。本研究探討Hcy 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及與急性心肌梗死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的表達與相關性,以預測Hcy 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臨床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在佳木斯市中心醫(yī)院就診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2 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6~80 歲,平均年齡(54.21±2.24)歲。根據(jù)伴發(fā)充血性心力衰竭情況分為合并組(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n=72)與單純組(不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n=100)。納入標準:①患者的臨床癥狀、心電圖改變等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②患者發(fā)病24 h 內入院;③臨床病例與調查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入院前1 個月內有重大手術或外傷、感染史;②冠心病治療史或冠狀動脈支架置入史患者;③心、肝或腎等臟器功能嚴重受損者;④患有精神疾病者。本次研究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充血性心力衰竭診斷標準 ①患者表現(xiàn)為突發(fā)的胸悶、氣喘,呈端坐呼吸、咳粉紅色泡沫樣痰,病人有瀕死感,出現(xiàn)血壓升高或血壓下降,煩躁不安;②患者嚴重氣喘、大汗、口唇紫紺、雙肺聽診大量的干濕性啰音,嚴重者可以有雙下肢水腫;③心臟彩超提示重度的心功能下降,胸片提示雙肺紋理增粗紊亂,可以有肺水腫征象,腦鈉肽水平與血象水平顯著升高[12]。
1.3 方法
1.3.1 超聲檢查 所有患者入院后72 h 內在本院彩超室進行檢查,超聲型號為PHILIP IE 33,探頭頻率3.5 MHz?;颊呷∽髠扰P位,取胸骨旁左心室長軸、心尖四腔、短軸切面,記錄與計算左心室舒張末內徑(LVEDD)、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
1.3.2 血清Hcy 檢測 所有患者取血前1 天,下午5 點半后即禁食且停止用藥,次日早晨8 點左右采集前臂靜脈血5 ml,室溫下放置1 h 后,4 ℃離心10 min(2000 r/min),取上層血清放置在-20 ℃冰箱中備用。采用雙試劑循環(huán)酶法檢測血清Hcy 含量,檢測儀器為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AU 580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關分析,采用Cox 比例風險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性別、年齡、收縮壓、舒張壓、心律、吸煙、飲酒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2.2 兩組LVEDD、LVEF、Hcy 水平比較 合并組LVEDD 水平高于單純組,LVEF 水平低于單純組,血清Hcy 水平高于單純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LVEDD、LVEF、Hcy 水平比較()
表2 兩組LVEDD、LVEF、Hcy 水平比較()
2.3 相關性分析 在72 例患者中,Pearson 相關分析顯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Hcy 水平與LVEDD 水平呈正相關(r=0.597,P=0.001),與LVEF 水平呈負相關(r=-0.711,P=0.000)。
2.4 急性心肌梗死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多因素Cox回歸分析 以充血性心力衰竭為因變量,以Hcy、LVEF、LVEDD 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Cox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Hcy、LVEF、LVEDD 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見表3。
表3 急性心肌梗死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多因素Cox 回歸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在臨床上主要病理特征為心臟血供減少或停止,可引起心肌組織損傷,特別是梗死區(qū)壞死的心肌細胞被纖維瘢痕組織代替,可誘發(fā)心室重構。該病具有病情兇險、病死率較高等特點,特別是可繼發(fā)心功能不全,如不早期進行控制,可形成充血性心力衰竭[13]。
超聲心動圖是診斷急性心肌梗死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方法之一。本研究也顯示合并組的LVEDD 值高于單純組,LVEF 值低于單純組。但是這種方法并不是對于所有人都適合,尤其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 值正常,導致可出現(xiàn)漏診與誤診情況,也使得很多患者接受各種不必要的檢查,嚴重者還會延誤病情[14]。Hcy 是一種含硫氨基酸,是一種人體代謝的中間產物,可直接影響人體甲基化和抗氧化的能力。血清中Hcy 主要以游離Hcy、Hcy 的二硫化物和以二硫鍵結合的Hcy 三種方式存在。Hcy 可釋放到細胞外基質與細胞內蛋氨酸途徑密切相關,釋放到細胞外Hcy 的增加反映了其生成和代謝的紊亂,從而影響到機體的功能。Hcy 也有抑制一氧化氮生成的作用,從而能夠間接影響缺血后血管再生;還可使血小板受損,使血小板的黏附性和聚集性增加,從而參與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15]。有研究顯示Hcy 作為獨立于性別、高脂血癥、糖尿病、肥胖、年齡、高血壓、遺傳等因素的新因素,其可參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病進程,并影響著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疾病的轉歸[16]。本研究顯示合并組的血清Hcy 含量高于單純組。從機制上分析,升高的Hcy可通過促進內皮細胞的功能紊亂導致心肌缺血,也可增加氧化應激,造成血管平滑肌持續(xù)性收縮;并且其也可增加心肌纖維化及基質金屬蛋白酶的活性,從而加劇心肌損害。
在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生的過程中,可出現(xiàn)大量炎性細胞浸潤,并且內皮功能嚴重降低,從而繼發(fā)心肌損傷。Hcy 為人體內甲硫氨酸的中間代謝產物,在體內主要以轉硫化、甲基化途徑進行代謝。機體血清Hcy 水平過高時,可在體內形成同型半胱氨酸硫基內酯,繼而與低密度脂蛋白形成復合物,可直接損傷血管內皮,造成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本研究皮爾遜相關分析顯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Hcy 水平與LVEDD 水平呈正相關(P<0.05),與LVEF 水平呈負相關(P<0.05);Cox 比例風險模型顯示Hcy、LVEF、LVEDD 為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發(fā)生的主要因素(P<0.05)。當前也有研究顯示Hcy 也可以使血管壁膠原產生失調,影響內皮功能及細胞形態(tài)改變,導致動脈粥樣硬化。Hcy 也可通過調節(jié)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活動,尤其是蛋白酶的抑制來參與細胞外基質的生成和清除,參與炎癥反應導致心肌細胞變性。
綜上所述,合并組的LVEDD 值高于單純組,LVEF 值低于單純組,Hcy 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呈現(xiàn)高表達狀況,并且與患者的心功能狀況相關,也是導致急性心肌梗死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發(fā)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