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蘭
山藥既是食用的佳蔬,又是常用的藥材,堪稱藥食兩用的佼佼者。山藥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塊根,具有補脾養(yǎng)胃、補肺益腎的功效。人工種植的山藥,肉色潔白,味甘粉足,個大質堅,營養(yǎng)價值更高,多供食用。山藥的品種很多,其中“懷山藥”常作為藥材使用。
山藥作為保健食品,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中醫(yī)認為,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jīng)??裳a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具有補中、益氣、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等功效。許多古典醫(yī)籍都對山藥作了很高的評價,在民間也是人所共知的滋補佳品。
現(xiàn)在科學分析發(fā)現(xiàn),山藥的最大特點是含有大量的黏蛋白。黏蛋白是一種多糖蛋白質的混合物,對人體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能防止脂肪沉積在心血管內,保持血管彈性,阻止動脈粥樣硬化過早發(fā)生;可減少皮下脂肪堆積,防止結締組織的萎縮,預防類風濕關節(jié)炎、硬皮病等膠原病的發(fā)生。
現(xiàn)代醫(yī)學還發(fā)現(xiàn),山藥中含有的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助于消化吸收,對慢性食管炎、胃炎、胃潰瘍及小腸吸收功能不良等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山藥還能調節(jié)糖代謝,減緩血糖吸收,是動脈硬化與糖尿病患者的食療佳品。另外,山藥脂肪含量低,可溶性膳食纖維多,吸水后體積膨脹,容易增加人的飽腹感,可用于控制食欲、瘦身減肥。
許多滋補方劑,如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歸脾湯、參苓白術散等都含有山藥。從明代流傳至今的益壽食品“八珍糕”,即由山藥、山楂、麥芽等8味中藥組成,研為細末后和以米粉制成,用于治療脾胃虛弱、食少腹脹、面黃肌瘦、便溏泄瀉之癥,效果顯著。
山藥無論煎、炒、蒸、煮、燉、燜,做成甜食或咸食,都堪稱人間美味,如山藥丸、山藥卷、山藥餅、棗泥山藥、山藥燉肉、山藥燉雞鴨等。
清炒山藥時,先將山藥切片或切絲下鍋,與木耳、番茄、蝦仁、肉類等一起爆炒,加熱時間短,既營養(yǎng)又美味。
患有高血壓、胃病等慢性病者或喜歡甜品的女性,最好選擇清蒸山藥。將山藥去皮切段后放入鍋中蒸熟,蘸適量白糖或澆上蜂蜜食用。
兒童與老人消化功能較弱,更適合將山藥煲粥食用。將山藥切塊與大米一起熬煮,再加上些紅棗、花生、枸杞、桂圓,既讓人有口福,又可收滋養(yǎng)之功。
山藥燉湯也很好,以山藥、排骨或雞肉為主,加入枸杞等輔料,亦是滋補美食。
另一個食療方是山藥粥。山藥粥有很久的歷史,我國很多有關神仙的傳說都和山藥粥有關系。那么,山藥粥要怎么熬呢?
山藥30克切片,然后放入芡實10克、薏苡仁20克,最后再加些大米。山藥、芡實、薏苡仁這3味藥配在一起,可謂有補有瀉,搭配完美。薏苡仁是滲濕的,芡實是固腎的,不會讓薏苡仁滲濕的作用太厲害;山藥則可以補脾、肺、腎。此粥適合經(jīng)??诳省⒖诟?、易餓、發(fā)胖、氣虛者飲用。
需要提醒的是:山藥雖好,但也并非人人皆宜。山藥具有收斂作用,可以止瀉,所以有習慣性便秘的人不宜多吃;山藥含鉀量非常高,而腎功能不好的人鉀代謝能力較差,也不宜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