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戰(zhàn)
(許昌市中心醫(yī)院 呼吸科,河南 許昌461000)
支氣管哮喘多由塵螨、谷物粉塵的吸入、個體過敏體質(zhì)、機體免疫力降低等因素造成,易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斷,對患者身心健康影響極大。目前臨床常采用藥物治療支氣管哮喘,但該病治療時間較長且反復發(fā)作,容易使患者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影響治療效果[1]。因此,對患者進行必要的護理干預臨床意義重大。相關研究[2]表明,思維導圖引導康復護理可有效防止支氣管哮喘患者哮喘發(fā)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改善預后。基于此,本研究探討思維導圖引導康復護理在支氣管哮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者200例,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對照組男63例,女37例;年齡31~72歲,平均年齡(51.57±5.85)歲;病程1~9年,平 均病程(5.03±1.26)年。觀察組男61例,女39例;年齡30~73歲,平均年齡(51.63±5.89)歲;病程1~9年,平均 病 程(5.08±1.27)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層版)》[3]中支氣管哮喘相關診斷標準;②生命體征平穩(wěn);③可正常交流。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腦血管疾病;②嚴重精神疾??;③合并支氣管擴張、肺氣腫、慢阻肺等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④依從性較差。
1.3 方法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定時開窗通風,做好消毒工作,并保證病房溫度、濕度適宜,遵照醫(yī)囑對患者用藥,囑咐患者少食多餐,適當運動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思維導圖引導康復護理:(A)思維導圖繪制:由經(jīng)驗豐富的專科醫(yī)師、護士長及護士組成護理小組,小組成員調(diào)查患者具體情況,查閱支氣管哮喘護理相關文獻,并結合自身護理經(jīng)驗繪制思維導圖,以支氣管哮喘為中心,向健康教育、日常護理、心理護理及疾病預防四個方向進行發(fā)散,制成樹狀思維導圖,由專家在思維導圖引導下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參與護理。(B)思維導圖引導護理措施:①健康教育:通過發(fā)放宣傳手冊、觀看視頻等方式向患者介紹疾病發(fā)生原因、臨床表現(xiàn)、治療措施等內(nèi)容,向患者介紹吸入藥物名稱、用法及不良反應,指導患者氣霧劑正確使用方法。②日常護理:指導患者在家中監(jiān)測病情的方法,教會患者掌握哮喘發(fā)作先兆,囑咐其日常隨身攜帶支氣管舒張氣霧劑,當哮喘發(fā)作時及時吸入氣霧劑進行緩解;囑咐患者堅持寫哮喘日記,每天進行慢走、瑜伽、太極拳等運動,運動時間及運動強度以患者不感到疲累為度;為患者制定健康飲食計劃,保證低脂、低鹽、高蛋白飲食,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多飲水,避免食用海鮮、奶等可能誘發(fā)哮喘的食物,睡前避免進食。③心理護理:與患者充分溝通,詳細、全面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并及時疏導患者負面情緒,教會患者通過深呼吸、握拳再松拳、聽輕柔舒緩音樂等方式放松心情;囑咐患者家屬多關心患者,并對其進行鼓勵,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④疾病預防:囑咐患者不要在室內(nèi)擺放花草,不要使用羽絨、皮毛及蠶織物等物品,外出要做好保暖工作,預防感冒,避免接觸寵物、刺激性氣體,保持心情平靜。兩組均連續(xù)護理1個月。
1.4評價指標①心理狀態(tài):分別于護理前、護理1個月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4]評價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SAS分界值為50分,SDS分界值為53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焦慮、抑郁情況越嚴重。②哮喘控制情況:分別于護理前、護理1個月后采用哮喘控制測試表(Ast h ma Control Test,ACT)[5]測定兩組患者的哮喘控制情況,該量表包括呼吸急促發(fā)生頻率、哮喘對生活和工作的影響、急救藥物的使用情況、夜間覺醒及自我評估5個項目,采用5級評分法,總分5~25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哮喘控制情況越好。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心理狀態(tài)護理前,兩組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1個月后,兩組的SAS、SD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比較(±s,分)
注:與同組護理前比較,*P<0.05。
?
2.2 哮喘控制情況護理前,兩組的ACT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1個月后,兩組的ACT評分均高于護理前,且觀察組的ACT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ACT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的ACT評分比較(±s,分)
?
支氣管哮喘患者常出現(xiàn)反復發(fā)作性的胸悶、咳嗽、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目前臨床尚無特效方法治療,常采用吸入性糖皮質(zhì)激素對患者臨床癥狀進行緩解,但無法從根本上消除病因,導致患者易因反復治療而產(chǎn)生負面情緒,進而影響治療效果[6]。因此,臨床需在治療疾病的同時給予患者有效護理干預,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強化療效。
常規(guī)護理因形式單一,缺乏針對性,目前已無法滿足支氣管哮喘患者的需求。思維導圖引導康復護理是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通過放射性思考,以簡潔明了的文字、圖片將繁瑣信息變成形象的圖形,明確護理重點與難點,從而引導護理人員進行護理,在支氣管哮喘疾病護理中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2]。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1個月后觀察組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表明思維導圖引導康復護理在改善支氣管哮喘患者心理狀態(tài)方面效果較好。分析原因在于:思維導圖可幫助護理人員明確護理重點,找出常規(guī)護理的不足,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zhì)、高效的護理服務;通過視頻、宣傳手冊等方式向患者介紹疾病知識,可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度,消除患者因?qū)膊〔涣私舛a(chǎn)生的恐懼、抑郁心理;指導患者通過聽音樂、深呼吸等方式放松心情,可緩解抑郁、焦慮情緒,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此外,本研究結果也顯示,護理1個月后,觀察組的ACT評分高于對照組,表明思維導圖引導康復護理在改善支氣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情況方面效果較好。分析原因在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病情監(jiān)測及疾病發(fā)作時急救方法,可減少哮喘對肺部的損傷,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指導患者避免食用可能誘發(fā)哮喘的食物、每日進行適當運動,可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zhì),使哮喘控制情況有所改善;囑咐患者避免接觸可能誘發(fā)疾病的因素,可減少哮喘發(fā)作次數(shù),促進患者恢復。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引導康復護理可有效改善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哮喘控制情況,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