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柳芳
【摘 ?要】作文也是小學英語學習中的重要內(nèi)容,它主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詞匯、句型、語法等內(nèi)容進行組句成文的能力。提升寫作能力,能提升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能提升他們的英語素養(yǎng)。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真”寫作,讓他們的情感真正參與進來,以手寫心;讓他們的能力真正得到鍛煉,使寫作成為其生長的一種方式。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真”寫作;寫作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5-0070-02
"True"Writing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o Promote the Tru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Literacy
(Yuyi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Binh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SHEN Liufang
【Abstract】Composition is also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learning. It mainly cultivates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vocabulary, sentence patterns, grammar and other content to compose sentences. Improving writing skills can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use English and improve their English literacy. Therefor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s should let students "true" writing, let their emotions truly participate, and write their hearts; let their abilities really be exercised, and writing becomes a way of their growth.
【Keywords】Primary school English; "true" writing; Writing literacy
“真”寫作其實就是讓學生真正感知寫作帶給他們的情感體驗與能力提高。當前的小學寫作中存在著這樣的現(xiàn)象:教師給學生布置幾篇范文,讓學生背熟了,考試時候只要默寫一下就可以了。這其實不屬于真正意義上的寫作,因為學生的情感沒能得到體驗,他們體驗最多的是識記能力。要寫讓寫作成為學生能力生長的助推劑,就要讓寫作“真”發(fā)生。
一、讓學生參與素材的積累,為“真”寫作提供語料
在英語寫作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教師就某一個話題讓學生隨便寫上幾句話,但部分學生一句也寫不出來。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學生素材積累得太少,一沒東西可寫,二沒詞語、句式可用,即學生既缺少相關(guān)的題材,又缺少對應(yīng)的英語表達。要想讓“真”寫作發(fā)生,積累成了必要的前提。
首先,學生要積累與教材相關(guān)的題材。小學牛津譯林版涉及的題材非常廣泛,有生活類的,文化類的,童話類的,不一而足。教師指導學生將相似話題的題材放在一起,就可以使學生將零散的信息整合起來,在寫作的時候就可以自由汲取。比如,牛津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8 At Christmas中,教師就讓學生將相關(guān)的節(jié)日都收集起來。這樣學生不但知道了好幾個外國的節(jié)日,如Thanksgiving Day、April Fool's Day 、Halloween等,同時他們還知道了中國的一些節(jié)日,諸如Teachers' Day、Mid-Autumn Festival等。有了這樣的積累,學生在寫到有關(guān)“Festival”的文章時,就有東西可寫了。
其次,教師要指導學生收集相關(guān)的語言與表達,沒有一定的語言積淀,英語寫作也只能是空中樓閣。在學生看課外繪本時教師就可以讓他們將喜歡的短語、句子寫下來,以讓他們在用的時候如魚得水。在繪本Shadow中有這樣一句話:It's raining.The shadows are gone,學生就將它抄下來。
在一次的作文中,學生在寫自己煩惱的時候,就展示這樣的句子:The trouble is gone。很明顯,有了積累,而且是學生自己參與的積累,他們在進行寫作的時候就多了一分從容,就覺得心中有丘壑,手上可以寫錦繡了。積累給“真”寫作提供充足的糧草,也給了學生足夠的信心。
二、讓學生參與話題的討論,為“真”寫作提供思想
從小學生英語作文中基本看不出他們的思想因子,因為他們都是人云亦云,千篇一律。其實,教師要求學生寫作的目的,一方面是培植他們的學科素養(yǎng),另外一方面也是了解他們的情感,以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更好地與他們交流,促進他們的發(fā)展。教師應(yīng)設(shè)定某個話題,讓學生發(fā)表議論,或者將他們分成不同的組來辯論,這樣他們就能不斷地迸發(fā)思維的火花,不斷地呈現(xiàn)自己的觀點,進而在寫作中也就有了自己的主見。
以牛津譯林版英語6年級下冊 Unit 3 A Healthy Diet為例,教師先讓學生自己說出每天他們早上吃什么,以將相關(guān)的句式操練熟練。接著,再讓學生彼此對話,交流自己早餐的食物,這是一個情感交流的過程,也是英語學習上取長補短的過程。最后,教師讓學生表述怎樣才能保持健康。明顯地,教師著重培養(yǎng)學生在寫作上的個性表達,換言之,學生要汲取文本中的相關(guān)表達,同時又要將自己的思想植入其中,將自己的觀點以熟悉的語言展示出來。比如,有學生說:We should eat fresh fruit and vegetables but less meat ;有學生聯(lián)想起特殊時期的狀況,提出這樣的觀點:We should wash our hands before eating。
可見,“真”寫作,就是讓學生能夠真表達,能夠說出他們的心聲。教師既要做一定語言上的鋪墊,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能組織自己的觀點,又要給他們足夠的空間,讓他們有機會呈現(xiàn)。討論中,教師要關(guān)注的不是對與錯,而是學生對寫作思想的思考。
三、讓學生參與作文的點評,為“真”寫作提供智慧
點評是對寫作的一次反饋,點評的目的是更好地促進學生寫作。“真”寫作就要求“真”點評,“真”點評,就是要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人,讓他們在點評的過程中展示多方面的能力,獲得多方面的生長。當前在小學寫作過程中,點評基本都是教師一個人完成的,學生寫好作文,教師一個一個地批改,一個一個地寫上評語,學生再根據(jù)教師的點評做相應(yīng)的修改。事實上,教師一個人的點評不光是片面的,也沒能讓學生獲得更多與寫作相關(guān)的體驗。讓學生參與點評寫作,是給他們的生長提供多元智慧的關(guān)鍵。
四、讓學生真實地動筆寫作,為“真”寫作真實體驗
對小學英語寫作來說,要想真正提升學生寫作水平,要想讓能力真正發(fā)生,教師要就給學生時間讓他們真正地動起筆來。教學過程中,會存在這樣一種現(xiàn)象,即教師說得多,學生練得少。教師會將寫作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都告訴學生,但就是沒能讓學生實槍實彈地操練。因此,要想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每隔幾天,教師就要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獨立地完成一篇作文,讓他們體驗真實,體驗搜索詞匯的感覺,體驗修改句式的痛苦,體驗展現(xiàn)情感的流暢,也體驗一分緊張,一分成功。
以牛津譯林版英語6年級下冊An interesting country為例,教師先是播放有關(guān)澳大利亞的視頻,在與學生互動交流中引入這一課的主題。接著,問由這個國家會想到什么,旨在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圍繞話題而發(fā)散思維。學生想到了cities、places of interest、food、animals。隨后,教師引導學生嘗試使用形容詞、連詞以及不同的句式來描述這四個維度。簡單鋪墊,教師就讓學生直接寫作文China- a great country。
寫作中就著cities,教師提供中國地圖給學生,讓他們通過看圖寫出中國有哪些城市以及不同城市的地理位置;同樣圍繞places of interests,呈現(xiàn)各種圖片,激活他們對于不同景點的已有認識;再圍繞food,為學生提供一篇相關(guān)的閱讀,讓學生對中國美食有更深入的了解。多模態(tài)的支架,豐富了學生對寫作話題的認識。在寫作中,每個學生都有東西可寫,不再是部分學生一個詞也寫不出,而是每個人都能有所發(fā)揮,畢竟教師留了很大的空間。讓學生動筆,這是寫作中不可省略的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生最重要的寫作體驗。
小學英語的“真”寫作就是要更好地對接學生的真實生長,讓他們獲得適切的寫作教育?!罢妗睂懽骶褪且l(fā)現(xiàn)學生的“真”問題,提升他們的“真”能力,促進他們的“真”發(fā)展。“真”更多地體現(xiàn)在對學生的引導上,是循序漸進式的,不斷改變的,而不是疾風勁雨式的,強加給學生的。
參考文獻:
[1]王爽.英語寫作策略研究:回顧與展望[J].英語廣場,2019(10).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