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貴
【摘? 要】教師將傳統(tǒng)文化滲透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既是一種中華民族的精神傳承,也是一種具有傳統(tǒng)文化特性的知識傳承,反映了新課程背景下教材對教師的教學提出的重要要求。尤其是對于語文學科而言,其教材中的內容承載了豐富而多樣的傳統(tǒng)文化。因此,語文教師的一個重要教學職責就是將傳統(tǒng)文化以課堂教學的形式傳遞出去,讓傳統(tǒng)文化徹底地滲透在學生的語文學習之中,使傳統(tǒng)文化成為學生的重要學習內容。本文將以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為依托,探討教師以傳統(tǒng)文化滲透為核心展開教學的重要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語文;傳統(tǒng)文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4-0157-03
Research on the Penetration Strateg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No. 3 Middle School of Minle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 NING Gui
【Abstract】Teachers' infilt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is not only a spiritual inheritance of the Chinese nation, but also a knowledge inheritance with tradi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reflecting the important requirements of teaching materials for teachers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Especially for Chinese subjects, the content in its textbooks carries a rich and diver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refore, one of the important teaching duties of Chinese teachers is to pass traditional culture out in the 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so that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be thoroughly permeated into students' Chinese learning,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becomes an important learning content for students.Based o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xtbook compiled by the Ministry of Human Education,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the important strategy for teachers to carry out teaching with the penet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s the core.
【Keywords】New curriculum;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eaching strategy
一、傳統(tǒng)文化滲透的教育背景
我國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它們都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精神瑰寶,支撐著國家與社會不斷健康發(fā)展。為了讓傳統(tǒng)文化始終成為國家與社會發(fā)展的源動力,我國愈發(fā)注重從教育入手,將傳統(tǒng)文化滲透在課堂中,希望具有“祖國的未來”之稱的學生可以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從中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涵,讓傳統(tǒng)文化成為學生健康成長路上的重要精神食糧,并使其領會傳統(tǒng)文化傳承與發(fā)展的重要性,主動承擔傳統(tǒng)文化傳承與發(fā)展的責任,成為一個主動投身在傳統(tǒng)文化傳承與發(fā)展活動中的奉獻者。
二、初中語文課中加強傳統(tǒng)文化滲透的教學意義
初中生處于生理與心理轉變的一個關鍵成長時期,語文教師讓學生接受傳統(tǒng)文化熏陶,可使其免于受到外界環(huán)境過多的影響,讓學生懂得用傳統(tǒng)文化精神擊退不良文化的侵蝕,使其逐漸樹立積極而健康的觀念與情感態(tài)度,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與人生觀,讓他們的人生少走彎路,真正走上健康成長的道路。
三、初中語文課中加強傳統(tǒng)文化滲透的教學策略
以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為依托,初中語文教師可采取以下幾種教學策略來推進傳統(tǒng)文化的有機滲透。
(一)利用信息技術增強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
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相整合,這是新時期語文教學的重要發(fā)展趨勢,教師可在這一整合模式下滲透傳統(tǒng)文化,增強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元素的直觀理解,使其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形象認知,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與掌握。這是因為有些傳統(tǒng)文化以直觀可見的事物為載體,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的教學優(yōu)勢來將這類的傳統(tǒng)文化滲透進來,既可增強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興趣,還可提高學生相應的認知能力。
以《蘇州園林》這一課為例,教師在滲透傳統(tǒng)文化時,可在多媒體屏幕上呈現關于蘇州園林的圖片或者動態(tài)視頻,其內容可以是蘇州園林的雕刻、花木、裝飾、匾額、疊石、書條石等事物。這些直觀的事物承載著非常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教師可讓學生對其中承載的文化進行解讀。比如學生可對蘇州園林花木的文化及其寓意進行解析,或者對蘇州園林雕刻文化進行全面的理解,等等。蘇州園林并不單純是一種歷史文化遺產,它更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將其直觀的文化載體呈現出來,可讓學生對相關傳統(tǒng)文化進行形象化的感知與理解。
(二)以故事為主要形式滲透傳統(tǒng)文化
教師以故事形式向學生傳遞傳統(tǒng)文化,可很好地增強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內涵及其表現形式的認知與理解能力。因為有些學生雖然接觸到了一些傳統(tǒng)文化,但是卻難以理解它的深遠影響,所以這些傳統(tǒng)文化很難在學生的腦海里形成深刻的影響,時間長了,學生就會淡化這方面的記憶。比如在《紀念白求恩》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故事形式將白求恩經歷過的感人事跡講述出來,以真實的人物故事激起學生的強烈情感,使其對白求恩身上令人敬佩的精神和品質產生極強的認同感。
學生在對白求恩的精神品質產生認同感之后,會自主地向他學習,比如學習他身上的共產主義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對工作極端負責的精神、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等等。這些精神品質均可體現在每個人的生活之中,尤其是對學生未來的工作生活、社會生活都會產生深刻的影響。而且白求恩身上體現的精神品質均是非常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教師以故事的形式將其呈現出來,實際上就是傳統(tǒng)文化滲透的一個重要策略。
為了深化學生對這部分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與運用,教師還可鼓勵學生從生活中找出同樣具有相同精神品質的名人,了解這些名人的故事。比如學生要找出具有共產主義精神的人,則可從具有共產黨員這一身份的名人入手;學生要找出具有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這一精神的人,則可搜尋“做好事不留名”的真實故事;學生也可找出具備工匠精神的名人故事,體會他們身上對工作極端負責、對技術精益求精等方面的高貴精神品質。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能夠感受到生活中傳統(tǒng)文化傳承與發(fā)展的重要價值,主動學習名人身上的可貴精神。
(三)以趣味教學活動推進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
有些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會感到枯燥乏味,教師若要滲透傳統(tǒng)文化,保障傳統(tǒng)文化教育效果,則更需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因此,教師可組織以傳統(tǒng)文化滲透為主要目的的趣味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趣味教學活動中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并使其更好地理解傳統(tǒng)文化內涵。比如教師在《論語十二章》的教學中,可組織學生參與到“比一比誰的語錄多”這樣的競賽性趣味教學活動中。學生可將孔子的語錄靈活地運用到趣味的教學活動中,并在講出語錄時,快速地表達自己對語錄內涵的理解??鬃恿粝碌恼Z錄非常多,而且每一條語錄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深刻影響。學生對孔子語錄進行廣泛又深入的理解與運用,實際上就是他們對孔子的儒家文化進行了傳承與發(fā)展的重要表現。
又比如在《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分別扮演莊子和惠子,進行情景式對話。在這一角色扮演活動中,教師可滲透道家辯證思想文化,讓扮演莊子和惠子的學生分別從他們的觀點出發(fā),去認識同樣的事物,努力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這樣的教學活動充滿了趣味與活力,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并提高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專注度,有利于達到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目的。
(四)在課外閱讀教學指導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
課外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旨在讓學生在課外閱讀的拓展學習中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拓展自己的閱讀知識面。在課外閱讀教學指導中,教師也可有機滲透傳統(tǒng)文化,讓學生的讀書時接受相關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比如教師可在《朝花夕拾》《駱駝祥子》等名著導讀的教學活動中滲透國學經典文化,讓學生體會國學經典文化的魅力。教師也可在《紅星照耀中國》這樣的紀實類名著導讀教學中滲透紅色文化,讓學生在課外閱讀學習中接觸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切實增強其文化底蘊,提升其文化素養(yǎng)。
四、結語
總之,初中語文教師要始終秉承著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上通過多種教學策略有機滲透傳統(tǒng)文化,能讓學生從不同途徑、不同角度、不同形式感受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并使其理解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內涵,進而讓學生在理解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承擔推進傳統(tǒng)文化傳承與發(fā)展的重要責任。因此在以后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探尋更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有機滲透傳統(tǒng)文化,實現新時期傳統(tǒng)文化與語文課程整合的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鄭海春.讓傳統(tǒng)文化在語文課堂綻放魅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的實踐探究[J].新作文:教研,2019(05).
[2]陳浩.弘揚傳統(tǒng)文化提升語文素養(yǎng)——利用初中語文教學培育學生文化自信初探[J].安徽教育科研,2019(01).
[3]孫廣雁.傳統(tǒng)文化與初中語文——淺談加強初中語文傳統(tǒng)文化教學的方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35).
[4]陽雨芩.初中語文傳統(tǒng)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詩文教學為例[J].東西南北(教育),2019(12).
[5]閆丹.淺析初中語文中傳統(tǒng)文化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途徑研究[J].學周刊,2019(30).
[6]李建偉.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的措施探討[J].學周刊,2021(06).
[7]馬國泰.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滲透探析[J].讀寫算,2021(03).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