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妙娟 杜紅衛(wèi)* 凌小珍 耿靜 唐霞偉 徐劍文
干燥綜合征(SS)是一種臨床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主要表現(xiàn)為口、眼干燥,也可引起關節(jié)炎、肌痛、皮疹及多系統(tǒng)內(nèi)臟損害[2]。由于干燥綜合征病程長,遷延不愈,越來越多患者出現(xiàn)慢性疼痛、睡眠障礙、疲勞無力、焦慮抑郁等問題,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明顯下降[3]。因其生理、心理方面的特殊性,單一傳統(tǒng)護理模式已無法滿足廣大患者需求,而基于多學科協(xié)助的綜合護理模式是近年來出現(xiàn)的新型護理形式,已經(jīng)在臨床上規(guī)模使用,旨在與疾病相關的多個??平M建專業(yè)護理團隊,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制定出個性化護理方案,以達到最佳的護理效果[4]。作者對SS患者進行多學科協(xié)助的綜合護理干預,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本院SS患者96例。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干燥綜合征國際分類(診斷)標準;(2)有一定閱讀分析能力基礎,能完成問卷調(diào)查并填寫符合要求;(3)自愿參與。(4)年齡18~80歲。排除標準:(1)患有其他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或合并其他風濕免疫疾病者;(2)正在使用抗抑郁、抗焦慮等精神心理疾病藥物者;(3)認知行為異常者。(4)因腺體、關節(jié)、皮膚、肺部、腎臟、周圍神經(jīng)、中樞神經(jīng)、血液系統(tǒng)等器官系統(tǒng)受累有使用激素指征的患者。本項目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的比較[n(%)]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組后均給予藥物治療:硫酸羥氯喹200 mg,2次/d、白芍總苷膠囊0.6 g,3次/d治療,由經(jīng)過相應培訓合格的風濕免疫??漆t(yī)師實施,如出現(xiàn)藥物不良反應,酌情減量或停藥,必要時退出本研究。(1)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住院期間包括病情觀察、遵醫(yī)囑用藥、健康指導、基礎護理及一般心理護理如耐心傾聽患者訴說,解釋安慰,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等。出院后至滿4周,每周予以電話隨訪,根據(jù)患者反饋情況給予指導幫助。(2)觀察組: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基礎上采用基于多學科協(xié)助的綜合護理模式進行全方位護理干預。①成立多學科協(xié)助的綜合護理干預小組:組長:風濕免疫科護士長;組員:風濕免疫科醫(yī)師2名、責任護士5名,眼科、口腔科、皮膚科、血液科等??谱o理人員各1名、營養(yǎng)師1名、心理治療師1名。團隊建立微信群,便于團隊溝通交流。② 綜合評估、列出問題:入院時責任護士立即收集患者主客觀資料;采集免疫學相關血指標;使用NRS2002營養(yǎng)風險評估量表進行篩查;填寫綜合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HADS)、匹茲堡睡眠質(zhì)量指數(shù)問卷(PSQI)、疲勞嚴重量表(FSS)、生活質(zhì)量量表(SF-36),PSS疾病活動指數(shù)(ESSDAI),綜合評估并列出患者需要解決的護理問題,判斷是否需要他科介入,按需提出會診申請。③按需會診,措施落實:組長根據(jù)責任護士提出會診需求,聯(lián)絡各相關人員開展病情分析會議,責任護士根據(jù)各專科建議確定好的個體化護理計劃落實各項護理措施。(1)眼部護理:保持室溫18~21℃,濕度50%~60%。正確用眼,避免長期佩戴隱形眼鏡;避免長時間用電腦、手機及看電視,注意使用電腦時的姿勢,電腦與人眼保持>60 cm,高度放置使視線能保持向下約30°。指導患者眼部熱敷及按摩,2次/d,眼部按摩,3~5 min/次,眼部熱敷,5~10 min/次,溫度40℃左右。干燥明顯時使用0.11%甲基纖維素或人工淚液滴眼,睡前涂眼膏以保護角膜。外出時戴太陽鏡,避免陽光直射。(2)口腔護理:注意口腔衛(wèi)生,保持清潔、濕潤,口腔潰瘍時用生理鹽水棉球擦洗局部,外涂錫類散。對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者三餐飯后、睡前制霉菌素漱口液(制霉菌素4片加入生理鹽水250 ml溶解)漱口。避免堅硬食物,使用防齲牙膏,必要時行齲齒修補。(3)皮膚護理:衣褲柔軟、舒適、寬松;洗浴時水溫40~45℃,不宜過冷或過燙,避免使用堿性肥皂,洗浴后使用油質(zhì)潤膚膏濕潤皮膚;皮膚瘙癢時避免用力搔抓,用指腹輕輕按壓緩解癥狀。陰道干燥女性患者指導性生活時正確使用潤滑劑。(4)血液系統(tǒng)損害護理:血液科??谱o士根據(jù)患者貧血,白細胞、血小板計數(shù)減少具體情況給予針對性的護理指導:貧血患者指導氧氣吸入,合理的休息與活動,減少機體耗氧量;起床或下蹲后緩慢站起以防跌倒。白細胞減少患者嚴防各種感染,不擅自外出;醫(yī)護人員做好手衛(wèi)生,標準預防到位。血小板減少護理重點是預防各種出血:保持情緒穩(wěn)定;避免劇烈運動、用力咳嗽;保持大便通暢;軟毛牙刷刷牙,勿使用牙簽;避免磕碰;正確輸注血小板。(5)心理治療師負責動態(tài)評估患者心理,對抑郁、焦慮者針對性解決具體困擾心理的問題,及時給予鼓勵、疏導、情感支持,實施??菩睦砀深A,如蝴蝶拍、正念冥想等,以增強患者自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6)營養(yǎng)師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出個體化食譜,食物宜甘涼滋潤、生津潤燥,以免加重口腔的不適感,并全程監(jiān)督指導、動態(tài)評估患者營養(yǎng)改善情況隨時修訂搭配方案。④動態(tài)實施、持續(xù)改進:責任護士根據(jù)制定的護理計劃進行護理措施的落實,并對護理效果及時跟蹤反饋,護理過程中出現(xiàn)病情變化、疑點難點則匯報組長,組長第一時間聯(lián)系相關各??迫藛T分析病情變化原因,修改護理方案。⑤出院隨訪、答疑解惑:出院時各小組成員針對患者再做系統(tǒng)評估,制定出院后康復隨訪方案。出院后至滿4周期間,責任護士每周電話隨訪,根據(jù)患者的反饋情況聯(lián)系多學科小組成員給予答疑解惑。
1.3 觀察指標 (1)疾病活動度評價:以歐洲風濕病學會頒布的PSS疾病活動指數(shù)(ESSDAI)為依據(jù),對所有PSS患者進行疾病活動度評估并記錄分數(shù)。(2)免疫學相關血指標檢測:所有合格受試者晨起空腹采血,檢測超敏CRP、血沉、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3)焦慮抑郁、睡眠質(zhì)量及疲勞嚴重量表:綜合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HADS):該量表由2個分量表組成,是篩查非精神病性抑郁、焦慮的軀體疾病的最常用工具之一,共分為14 個條目,每個條目0~3分,采用Likert 4級量表評分。每個分量表為0~21分,評分越高,焦慮或抑郁程度越重。量表信效度高,0~7分為正常,8~10分為輕度焦慮(抑郁),11~15分為中度焦慮(抑郁),16~21分為重度焦慮(抑郁)。匹茲堡睡眠質(zhì)量指數(shù)問卷(PSQI):該量表共由19個自評以及5個他評條目組成,每個條目分別按照0~3分記錄,總分0~21分,評分越高則表明患者的睡眠質(zhì)量越差。疲勞嚴重量表(FSS):該量表共計9個條目,每個條目為7等級評分,1為完全不同意,7為完全同意。評分標準:各個條目的平均分≥4分,判斷調(diào)查者存在疲乏的程度。生活質(zhì)量量表(SF-36):是一種普適性量表,主要從一般健康狀態(tài)、情感職能、生理職能、生理機能、軀體疼痛、社會功能、精力以及精神健康8個維度綜合概括參與調(diào)查者的生活質(zhì)量情況,分值越高則患者生活質(zhì)量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和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PSS疾病活動指數(shù)(ESSDAI)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ESSDAI比較(±s)
表2 兩組干預前后ESSDAI比較(±s)
n 干預前 干預后 t值 P值觀察組 48 11.83±1.88 10.54±1.92 3.123 0.0031對照組 48 12.27±2.02 11.06±1.78 3.443 0.0012 t值 1.098 1.377 P值 0.275 0.172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免疫學相關血指標水平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免疫學相關血指標水平檢測比較(±s)
表3 兩組干預前后免疫學相關血指標水平檢測比較(±s)
注: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 P<0.05;與本組干預前比較 # P<0.05
組別 n CRP 血沉 IgG IgM lgA觀察組 48 干預前 2.19±2.01 37.29±7.97 18.01±2.61 1.56±0.73 2.84±0.63干預后 2.07±1.78 27.81±4.78*#16.79±1.71 1.40±0.72 2.79±0.48對照組 48 干預前 1.94±1.54 37.38±8.64 17.19±3.08 1.33±0.71 3.07±0.75干預后 1.81±1.43 30.5±6.86# 16.51±2.35 1.30±0.52 3.03±0.70
2.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HADS評分、PSQI評分及FSS評分的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干預前后HADS評分、PSQI評分及FSS評分比較[分,(±s)]
表4 兩組干預前后HADS評分、PSQI評分及FSS評分比較[分,(±s)]
注:同對照組干預后比較* P<0.05;同本組干預前比較 # P<0.05
組別 n HADS-A HADS-D PSQI FSS觀察組 48 干預前 17.68±2.21 17.14±2.17 16.33±2.91 5.75±0.82干預后 15.61±1.85*#15.65±1.78*#14.81±2.76*# 4.86±0.75*#對照組 48 干預前 17.43±2.35 17.02±2.27 16.54±3.10 5.45±1.11干預后 16.73±1.20# 16.56±2.07 16.06±2.70 5.29±1.05
2.4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F-36評分比較 見表5。
表5 兩組干預前后SF-36比較[分,(±s)]
表5 兩組干預前后SF-36比較[分,(±s)]
注: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 P<0.05;與本組干預前比較, # P<0.05
組別 觀察組 對照組生理機能 干預前 57.81±8.18 55.42±6.67干預后 61.77±8.41* 57.08±5.60生理職能 干預前 23.44±6.12 23.95±7.22干預后 27.08±6.98* 25.00±5.16軀體疼痛 干預前 64.40±10.03 65.15±10.23干預后 71.92±11.64*# 67.06±2.09一般健康狀態(tài) 干預前 49.02±4.85 48.83±5.16干預后 54.15±4.47 52.06±7.73精力 干預前 53.33±9.91 54.06±8.42干預后 60.94±8.79*# 56.77±8.72社會功能 干預前 60.94±8.79 60.68±9.29干預后 66.67±6.49*# 62.76±8.35情感職能 干預前 50.69±16.83 49.31±16.83干預后 55.56±15.88 53.47±16.48精神健康 干預前 56.10±10.24 55.58±12.11干預后 63.08±7.44*# 59.17±10.66
近年來我國SS的發(fā)病率不斷增高[5],且由于該疾病病程長、病情復雜、目前無法根治,多層面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對患者的情緒心理產(chǎn)生不良影響。有研究顯示SS患者的乏力、抑郁及焦慮狀態(tài)較其他慢性疾病突出[6],66%的S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癥狀,51%的患者睡眠質(zhì)量較低,肌肉關節(jié)疼痛及乏力等不適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7]。由此可見生理心理社會因素對疾病和健康的影響已不容忽視,而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對其他學科護理安全及注意事項了解不全面;對患者的心理、生活質(zhì)量方面關注極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已不能滿足患者需求。對SS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減輕痛苦,提升護理質(zhì)量已迫在眉睫。基于多學科協(xié)助的綜合護理模式將傳統(tǒng)經(jīng)驗式模式轉(zhuǎn)變?yōu)楝F(xiàn)代化小組決策、協(xié)助模式,有效拓展護理的深度和廣度,從方案的制訂到執(zhí)行,各專家均從各自專業(yè)角度提出優(yōu)質(zhì)護理建議,給出個性化、精細化、全面化的綜合護理方案,在為患者提供疾病護理同時,更注重患者的負面情緒和生活睡眠質(zhì)量,符合生物-心理-社會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是一種優(yōu)質(zhì)無縫隙護理,近年來在多種疾病的護理工作中均取得了較好的護理效果[8]。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干預前觀察組與對照組的ESSDAI評分、免疫學相關血指標水平檢測、HADS評分、PSQI評分、FSS評分、SF-36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免疫學相關血指標水平檢測中血沉水平、HADS評分、PSQI評分、FSS評分、SF-36評分中生理機能、軀體疼痛、精力、社會功能及精神健康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基于多學科協(xié)助的綜合護理模式不是簡單的多學科人員聚集,而是將各個學科專業(yè)知識進行有效的融合,實現(xiàn)不同學科人員之間的交叉協(xié)助和優(yōu)勢資源互補,能有效緩解SS患者臨床癥狀、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減輕疲勞,提高睡眠質(zhì)量,在改善生活質(zhì)量方面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較常規(guī)護理模式具有更優(yōu)的護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