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欣 張秋月 王道方 孟桂芝
支氣管哮喘是氣道的一種慢性變態(tài)反應(yīng)性炎癥疾病。我國兒童支氣管哮喘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對患兒的生活質(zhì)量及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1-2]。兒童支氣管哮喘的急性發(fā)作可在短時間內(nèi)導致氣道痙攣、呼吸困難,是兒科常見的急重癥,快速采取搶救措施,緩解其臨床癥狀對挽救患兒生命至關(guān)重要。哮喘發(fā)病機制極為復雜,研究認為其與炎癥反應(yīng)、免疫調(diào)節(jié)紊亂、突發(fā)感染及遺傳等因素均存在一定相關(guān)性[3-4]。目前,吸入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是臨床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的常用方法,亦是公認有效的抗炎制劑;吸入藥物可以以較高濃度迅速到達病變部位,因而起效迅速[5]。本組研究應(yīng)用特布他林聯(lián)合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患兒,并測定其體內(nèi)伽馬干擾素(Interferon-γ,IFN-γ)、白細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β,IL-1β)及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對于預測病情及判斷診治療效的臨床意義,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收集本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300 例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患兒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①均符合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6];②臨床資料無丟失和缺損;③入院前6 個月內(nèi)未服用過激素、免疫類藥物;④近6 周內(nèi)無呼吸道感染史者。排除標準:①中途轉(zhuǎn)入或轉(zhuǎn)出者;②合并肺部其他惡性病變者。遵循醫(yī)囑選取合適治療方案,根據(jù)不同治療方法將患兒分為對照組(n=148 例)與研究組(n=152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組別對照組研究組χ2/t 值P 值n 148 152性別(男/女)93/55 96/56 3.365 0.067年齡(月)10.71±0.21 10.69±0.36 0.586 0.559平均病程(d)1.78±0.31 1.82±0.37 1.014 0.312體重指數(shù)(kg/m2)14.56±1.32 14.69±1.28 0.866 0.387
兩組均給予吸氧、鎮(zhèn)靜、抗感染、靜脈滴注激素等常規(guī)綜合治療,研究組在此基礎(chǔ)上加用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特布他林聯(lián)合布地奈德治療,布地奈德(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552)0.5 mg~1 mg,特布他林(成都華宇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704)5 mg,5~10 min/次,2 次/d,霧化治療結(jié)束后漱口。兩組均治療1 周。
1.3.1 臨床療效
療效評估[7]:顯效、有效、無效??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3.2 臨床癥狀、體征 比較兩組咳嗽、喘憋等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
1.3.3 肺功能
檢測指標包括用力吸氣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xiàn)VC)、第一秒最大呼氣量占預計值的百分比(FEV1%Pred)、呼氣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檢測儀器采用德國JAEGER 公司生產(chǎn)的Master Screen。
1.3.4 血清因子
檢測指標包括伽馬干擾素(Interferon gamma-γ,IFN-γ)、白細胞介素-1β(Interleukin,IL-1β)及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檢測方法:于治療前后抽取患兒4 mL 靜脈血,3 500 r/rain 離心15 min,分離上層血清,-20℃低溫保存待檢。IFN-γ、IL-1β 及IgE 水平均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檢測儀器:美國貝克曼AU580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盒。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書執(zhí)行。
1.3.5 不良反應(yīng)
記錄并觀察治療過程中患者不良反應(yīng)情況,包括口部刺痛、胃腸道反應(yīng)(惡心、嘔吐等)。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描述,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通過n(%)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80.41%,顯著低于研究組的92.1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臨床比較[n(%)]Table 2 clinical comparison between 2 groups[n(%)]
兩組治療后氣促緩解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咳嗽、喘憋、哮鳴音及濕羅音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disappearance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between 2 groups(±s)
表3 兩組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disappearance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between 2 groups(±s)
組別對照組研究組χ2值P 值n 148 152咳嗽消失7.64±2.54 5.59±2.41 7.173<0.001喘憋消失5.16±1.69 3.05±1.01 13.167<0.001哮鳴音消失5.09±1.06 4.11±1.42 6.760<0.001濕羅音消失6.27±1.52 5.03±1.87 6.293<0.001氣促緩解2.69±1.26 2.45±1.19 1.697 0.091
兩組治療后肺功能指標FVC、FEV1%Pred 及PEF 水平均較治療前上升,且研究組上升更為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s)Table 4 Comparison of lung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s)Table 4 Comparison of lung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對照組研究組t 值P 值n 148 152 FVC(L)治療前1.46±0.74 1.41±0.63 0.631 0.529治療后2.01±0.84a 3.05±1.01a 9.683<0.001 FEV1%Pred(%)治療前78.21±17.35 77.59±14.76 0.334 0.739治療后84.06±13.01a 89.65±12.11a 3.853<0.001 PEF(v/L·s)治療前1.89±0.12 1.88±0.13 0.692 0.490治療后2.46±1.21a 3.01±1.62a 3.325 0.001
兩組治療后IFN-γ 水平明顯上升,IL-1β、IgE水平顯著下降,且研究組IFN-γ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IL-1β、IgE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IFN-γ、IL-1β 及IgE 水平比較(±s)Table 5 Comparison of IFN-γ,IL-1 β and Ig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5 兩組治療前后IFN-γ、IL-1β 及IgE 水平比較(±s)Table 5 Comparison of IFN-γ,IL-1 β and Ig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對照組研究組t 值P 值n 148 152 IFN-γ(pg/mL)治療前4.58±1.42 4.41±1.38 1.052 0.294治療后5.21±1.11a 6.03±1.67a 4.995<0.001 IL-1β(ng/L)治療前77.01±16.42 76.84±13.67 0.098 0.922治療后56.34±8.89a 34.12±6.25a 25.097<0.001 IgE(mg/mL)治療前23.19±3.31 23.65±2.46 1.369 0.172治療后15.19±3.15a 11.83±2.37a 10.458<0.001
治療后,對照組無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研究組僅1例口咽部輕微刺痛,經(jīng)漱口等對癥處理后好轉(zhuǎn),兩組均未發(fā)生其他嚴重不良反應(yīng)。
哮喘是小兒呼吸道常見的一種變態(tài)反應(yīng)性疾病,病因復雜。哮喘急性發(fā)作時缺氧、呼吸困難明顯,在給予常規(guī)治療的同時,迅速解除患兒呼吸困難,保證正常的通氣/血流比值,改善其缺氧狀態(tài),避免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的發(fā)生尤其重要[8-9]。
特布他林屬于一種短效β2受體激動劑,支氣管舒張作用較強,吸入3 min 后起效,是哮喘急性發(fā)作期使用的基礎(chǔ)藥物[10]。特布他林可通過選擇性興奮β2受體擴張支氣管并可增加由于阻塞性肺疾病降低的黏液纖毛清潔功能,從而加速黏液分泌物的清除,緩解患兒哮喘癥狀[11]。
布地奈德則是一種非鹵代化糖皮質(zhì)激素,局部抗炎效果較強,是地塞米松的900 倍[12]。Chernyavsky等[13]研究發(fā)現(xiàn),布得奈得聯(lián)合特布他林可有效治療兒童支氣管炎,兩種藥物共同作用,可短時間內(nèi)緩解患兒臨床癥狀,改善其病情,消除炎癥。Andrea等[14]研究則表明,氧氣驅(qū)動霧化吸人的藥物可短時間內(nèi)到達整個肺部,在肺部的分布較均勻,可及時緩解患者的呼吸閑難以及喘息等癥狀,可有效控制病情發(fā)展,修復受損的氣道。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聯(lián)合特布他林、布得奈得治療后,患兒臨床癥狀、肺功能得到明顯改善,具有良好效果。
炎癥反復感染是支氣管哮喘的重要病因之一。IFN-γ 是一種具有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的細胞因子,在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時,其水平明顯降低,引起異常的免疫應(yīng)答和炎癥反應(yīng)[15]。IL-1β 是IL-1基因編碼的亞型之一,作為IL-1 的主要活化形式,是一種特異性的敏感炎性指標。Bakr 等[16]研究證實,IL-1β參與了哮喘的發(fā)病,且是哮喘急性發(fā)作的一個重要指標。IgE 是在T 淋巴細胞的控制和調(diào)節(jié)下,由B 淋巴細胞合成的。T 淋巴細胞是IgE 合成調(diào)節(jié)的主要效應(yīng)細胞,當患兒發(fā)生支氣管哮喘時,其體內(nèi)的淋巴細胞會受到刺激,分泌免疫球蛋白。故IgE 水平可作為評估支氣管哮喘患兒病情的指標之一,根據(jù)其水平的增減,可評估治療的效果。本組研究結(jié)果經(jīng)藥物治療后可有效緩解哮喘患兒機體炎癥反應(yīng)。研究組IFN-γ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IL-1β、IgE 水平低于對照組,與El-Din 等[17]研究報道一致。說明兩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緩解炎癥反應(yīng)效果更明顯,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具有一定安全性。
綜上所述,特布他林聯(lián)合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患兒療效明確,可減輕機體炎癥反應(yīng),改善其肺功能,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