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琳
摘要:一本繪本故事書,就是一個神奇的世界。繪本故事圖文并茂,彩圖、文字中包含著優(yōu)質寫話資源。寫話教學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難點。在低年級寫話教學中,關注教材中的語言訓練點,巧借繪本,嘗試從繪本的“主題”“語言”“畫面”三方面入手,助力教學,突破難點,讓學生愛上寫話,提升其寫話能力。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 巧借繪本? 助力寫話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在第一學段關于寫話的要求中指出:學生要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低年級學生閱讀量有限,加上其自身體驗不足,在寫話的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存在無話可說、寫不完整、寫不規(guī)范、無法把心里想的有條理地表達清楚等諸多問題,有時候還會出現(xiàn)語無倫次、毫無邏輯的現(xiàn)象。針對寫話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我們以繪本為依托,培養(yǎng)學生寫話興趣,讓學生有話可寫,寫完整、寫精彩。
一、主題融合,拓寬資源,有話寫
好的繪本就像一只溫暖的手,讀后會撥動我們心中的那根弦,久而不絕。市面上的繪本種類繁多,主題廣泛,內容涉及文學、教育、科普等。有引導小朋友學習抒發(fā)情緒的繪本;有引導小朋友正確面對死亡的繪本;有引導學生了解笑容可貴的繪本;有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繪本……繪本畫面美觀、生動,文字通俗易懂、幽默風趣,主題貼近生活,深受小朋友的喜愛。
在使用部編教材進行寫話訓練時,我們找到教材中的寫話訓練點與繪本語言契合點,利用繪本獨特的優(yōu)勢,拓展延伸教材,做到課內外的訓練相互融合,落實訓練點,提升學生寫話興趣,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
例如,部編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圍繞“心愿”這一主題進行編排,表達了兒童美好的愿望。《我多想去看看》這一課課后設置了以“我多想……”開頭的練習,要求學生寫下自己的愿望。訓練時,可分兩步進行,一是結合文本并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練習說話;二是為學生推薦繪本《一只獾的心愿》補充閱讀,并結合練習:“獾多想……”加以鞏固。挖掘繪本與教材的共同訓練點,對課內的知識點進行拓展與延伸,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同時課內訓練點也可以得到更好地落實,二者相輔相成。
又如部編教材第四冊第二單元主題是“關愛”,教材中的三篇課文分別從不同側面反映了“關愛”:有家人之間的關愛;有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有對人的直接關心、幫助;還有對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珍惜。和“關愛”主題相關的繪本有不少,我們向學生推薦了《冬天里的費洛格》和《一封奇怪的信》這兩本繪本,結合部編教材的單元主題,讓學生談談讀完繪本后的感受,并制作愛心卡片,愛心卡的內容是:親愛的?? ,我想告訴你:“_______?? ?!币髮W生寫愛心卡片并贈送給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這個人可以是家人,可以是朋友,可以是師長,可以是學校的保安叔叔……利用課內單元主題,有目的地推薦繪本,并布置讀后實踐小任務,學生樂于參與,興趣濃厚。
二、句式提煉,模仿練說,寫完整
繪本文字不多但優(yōu)美流暢,易于理解,深受小朋友喜愛。簡單、重復出現(xiàn)的句式是低段孩子模仿練說的好素材。我們精心為學生選擇適合他們閱讀的繪本,并從繪本的部分語言中,提煉出寫話模式,適時借助必要媒介,鼓勵學生在聯(lián)系生活的基礎上適當發(fā)揮想象,引導學生寫自己所想的內容,并及時給予正面評價。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依托繪本,搭建寫話訓練的橋梁,引導學生模仿練說,把句子寫完整。
語言學習的實質就是從語言中學習語言。“模仿是創(chuàng)作的開始”,是指個體不自覺地重復他人的行為過程。尤其是對第一學段的學生來說,寫話能力的培養(yǎng)剛開始就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礎之上。繪本簡單規(guī)范的語言,看似簡練生動,卻描寫細膩,不僅構思巧妙還蘊含著一定的語言規(guī)律,讀起來朗朗上口。結合低段教材中的語言訓練點,我們在教學中,提煉部分反復出現(xiàn)的經典句式,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圖文結合,通過不斷地感受句式,使他們有樣可學,鼓勵學生愿意表達、樂于表達且完整表達。
例如,部編教材二年級上冊《寒號鳥》的課后練習,要求學生照樣子說一說,其中第二個訓練點是:熱得像……冷得像什么……這是針對比喻句的訓練?!段覌寢尅愤@本書圖片精美,內容十分貼近孩子的生活,本書最大的特點是句式簡單、明了,很適合提煉出固定句式,讓低年級學生模仿練說。比如書中寫道:我媽媽像蝴蝶一樣美麗,還像沙發(fā)一樣柔軟。根據繪本原文,我們設計了把句子補充完整的練習:
我媽媽像______一樣,還像____________一樣。
學生寫道:
我媽媽像花朵一樣美麗,像太陽一樣溫暖。
我媽媽像天使一樣美麗,像沙發(fā)一樣舒適。
我媽媽像公主一樣美麗,像雪白的云朵一樣柔軟。
有了繪本語言的依托,教學時,在多次朗讀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媽媽”,接著課件呈現(xiàn)出事先收集好的部分媽媽的照片,讓學生再次根據圖片練習說話。有了繪本這一語言橋梁為載體,學生個個都是“模仿大師”,更重要的是有了繪本的補充,比喻句的訓練得到了有效地拓展延伸,并落實到位。
三、圖片觀察,想象畫面,寫精彩
低年級學生仍然以無意想象為主,想象往往與現(xiàn)實不相符,或不能確切地反映現(xiàn)實。我們依托繪本,引導學生觀察圖片,想象畫面,教其方法,把想象的內容寫精彩。
繪本《彩虹色的花》一書中,三個故事結構是一樣的。在引導學生讀第一個故事時,教師先讓學生觀察圖片,說出主要內容。接著分步指導學生如何把句子寫精彩。比如,在描述天氣環(huán)節(jié)時,多數(shù)學生剛開始只能想到下雨了、天晴了等相對簡單的詞語。隨后,老師播放有關天氣的圖片,利用生動直觀的圖片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觀察,在感官的強烈刺激下,學生一下子就能說出“電閃雷鳴、狂風暴雨、風和日麗”等詞語。最后老師出示園地中學過的關于天氣的詞串,恰到好處地喚起學生已有的積累。這樣,課堂生成的詞語就更多樣化,關于天氣的描寫也就更加生動。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老師和學生一邊觀察圖片一邊讀繪本,明確圖片中講了誰?遇到了什么困難?結果怎樣?它們會說些什么?理出寫作順序。課堂上,以“它們可能會說什么?”為題進行練習,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大膽、合理想象,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描寫一件事情原來是可以通過想象并適當加入語言、動作、心理等內容,讓文章讀起來更加吸引人。
寫話訓練,關注細節(jié),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合理想象畫面,并進行適當?shù)膶懛ㄖ笇?,從而提升學生寫話能力。
以下是我設計的寫話練習:
繪本的世界引人入勝。繪本以它獨有的簡約的語言、鮮艷的畫面和鮮明的主題,營造出了一片新天地。在繪本寫話的課堂上,我們結合部編教材的單元主題,拓寬寫話資源,讓學生有話可說;挖掘繪本和教材中共同的語言訓練點,引導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把句子寫規(guī)范、寫完整;挖掘藏在圖片中的資源,從圖片中打開想象力,引導學生把情節(jié)寫精彩。讓繪本為低段寫話教學助力,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寫話的樂趣。
參考文獻:
[1]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苑多倫.如何閱讀一本書[M].郝明義,譯.北京:商務出版社,2004.
[2]高雅.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的現(xiàn)狀調查和策略研究——以H市為例[D].揚州:揚州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