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湯嘉敏 潘燕彬 張云芳
廣州市花都區(qū)人民醫(yī)院腎病學科 510800
維持性血液透析已成為臨床終末期腎臟病的治療手段〔1〕。認知功能障礙是由器質(zhì)性或精神疾患導致的感知、思維和記憶等方面不同程度的損害,在長期患患者群中發(fā)病率較高〔2〕。軀體功能是指自我照護的能力和執(zhí)行,融合平衡、協(xié)調(diào)、靈敏、耐力等任務的能力,是人體完成各種運動任務以維持獨立日常生活活動的能力〔3〕。由于血液透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會耗費大量的精力、會磨滅其內(nèi)心的意志,使患者產(chǎn)生焦慮、抑郁的復雜心理,且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表現(xiàn)出自身的焦慮、抑郁也日益嚴重〔4〕。
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選擇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在廣州市花都區(qū)人民醫(yī)院血液透析室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80例患者。男42例,女38例。入選標準:①年齡≥18周歲,②意識清楚,③無明顯的聽力、視力障礙,④有一定的理解、配合能力,⑤自愿參加本調(diào)查的患者。排除標準:①有嚴重的軀體疾病,②藥物或乙醇依賴者,③既往有精神或神經(jīng)疾病病史的患者。年齡(46.29±12.97)歲,平均透析齡(46.89±24.22)個月;小學67例,中學11例,高中2例。
1.2.1一般資料 調(diào)查入選患者的基本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透析時間、透析通路。
1.2.2臨床資料 調(diào)查入選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原發(fā)病、冠心病、急性左心衰、糖尿病、高血壓、腦卒中、腫瘤、消化道疾病、感染、感染性休克、創(chuàng)傷。
1.2.3運動功能、認知功能 采用功能綜合評定量表(FCA)〔5〕,該量表包括運動功能和認知功能兩大內(nèi)容。軀體功能包括自我照料能力、括約肌控制功能、轉(zhuǎn)移能力、行走能力等四方面13項;認知功能:包括交流能力和社會認知能力等兩方面5項。共18項,每項得分1~6分,總計滿分108分,最低分18分。功能分級標準〔5〕:綜合功能正常:108分;綜合功能基本正常:107~90分;輕度功能障礙:89~72分;中度功能障礙:71~54分;重度功能障礙:53~36 分;極重度功能障礙:35~19分;完全功能障礙:18分。
1.2.4焦慮狀態(tài)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6〕評估患者的主觀感受和衡量其焦慮狀態(tài)的輕重程度及其在治療中的變化。評定時間跨度是最近1 w。共20個項目,SAS的總分等于各條目得分之和,其中第5、9、13、17、19題為反向評分,SAS的標準分=粗分×1.25,四舍五入取整數(shù)即得SAS的標準分。標準分小于50分為無焦慮;標準分大于等于50分且小于70分為輕度焦慮;標準分大于等于70且小于85分為中度焦慮;標準分大于等于85分為重度焦慮。
1.2.5抑郁狀態(tài) 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7〕,SDS共有20個條目組成,SDS的總分等于各條目得分之和,其中第2、5、6、11、12、14、16、17、18、20為反向評分,標準分=粗分×1.25,四舍五入取整數(shù)即得SAS的標準分。按照中國常模結(jié)果,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3分,其中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3分以上為重度抑郁。
血液透析患者軀體認知功能和抑郁、焦慮呈負相關(guān)相關(guā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血液透析患者軀體認知功能與焦慮、抑郁的相關(guān)性(r/P值)
血液透析患者軀體認知功能和性別、透析通路、透析齡(月)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液透析患者軀體認知功能與年齡、并發(fā)癥呈負相關(guā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血液透析患者軀體認知功能與患者一般情況的相關(guān)性(r/P值)
維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療尿毒癥晚期患者的重要方式之一,且臨床療效較理想。然而維持性血液透析雖然能替代人體的腎臟進行排毒,延長患者的生命線,但是血液透析費用昂貴且周期長,導致患者出現(xiàn)焦慮、抑郁的心理,從而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安全以及生活質(zhì)量〔8-11〕。本研究顯示,血液透析患者軀體認知功能和焦慮、抑郁呈負相關(guān),和患者年齡、并發(fā)癥呈負相關(guān)。
本研究顯示,血液透析患者軀體認知功能和抑郁、焦慮呈負相關(guān)。醫(yī)護人員面對軀體認知功能差的患者,需更加關(guān)注。對血液透析的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培訓,包括干體重的定義、控制水分、血管通路的自我保護、限制鉀、磷的攝入、控制貧血、自我血壓的監(jiān)測、營養(yǎng)的護理、防跌倒等。
本研究顯示,血液透析患者軀體認知功能和年齡、并發(fā)癥呈負相關(guān),表明軀體認知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退;軀體認知功能越好,并發(fā)癥越少。這與多項研究〔12-13〕結(jié)果一致。運動是慢性腎病常規(guī)治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各種運動訓練干預,適當?shù)倪\動對透析患者的身體功能和心理狀況會產(chǎn)生有益的影響,可以改善生活質(zhì)量。隨著年齡的增加,人的肌肉開始萎縮、關(guān)節(jié)逐漸僵硬,因此,醫(yī)護人員對患者及其家屬宣教鍛煉計劃,以不累為限,早晚可進行1次有氧運動,每次30 min,運動的方式包括散步、慢走、打太極拳、深呼吸、騎自行車、做體操等。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