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暢 曹鴻云 劉國星 程 淼 徐紅日 李 猛秦欣欣 郭雨菲 周鴻威 李雅莉 于會勇△ 王成祥△
(1.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北京 100029;2.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北京 100700;3.陜西省中醫(yī)院,陜西 西安 710003)
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起病急,部分患者出現(xiàn)肺炎甚至加重發(fā)展為重癥病例而死亡[1]。嚴重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細胞因子風暴”與組織損傷和不良預后直接相關[2]。我國已篩選出多種具有抗流感作用的單味中藥,包括黃芩、板藍根、金銀花等[3]。研究發(fā)現(xiàn),蟾蜍及其制劑對乙肝病毒[4]、艾滋病病毒[5]、柯薩奇病毒、腺病毒[6]、流感病毒[7]等感染有著良好的療效,但由于毒性較大[8],限制了其臨床應用。無毒干蟾是在傳統(tǒng)干蟾基礎上研發(fā)的新型專利中藥,在臨床中對多種病毒感染性疾病有良好的療效,且未發(fā)現(xiàn)明顯毒副作用。本研究以流感病毒H1N1感染C57BL/6J小鼠為模型,觀察在感染急性期,無毒干蟾對小鼠血清和肺部細胞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1β(IL-1β)、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0(IL-10)及趨化因子CCL2、CXCL10表達的影響。
1.1 實驗動物 SPF級雌性C57BL/6J小鼠,6~8周齡,體質(zhì)量14~15 g,共32只。購自北京維通利華實驗技術有限公司,合格證號SCXK(京)2016-0006,批號110011201108435131,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動物房[合格證號SYXK(京)2017-0021]飼養(yǎng)。所有實驗符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動物實驗倫理學規(guī)定。
1.2 病毒株 流感病毒亞洲甲型鼠肺適應株A/PR/8/34(H1N1),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惠贈,傳染病所免疫室保存,MDCK細胞培養(yǎng)傳代后,血凝效價為1∶128,小鼠病毒半數(shù)致死量(LD50)為1×10-2.625,噬斑試驗濃度為4.5×106PFU/mL,-80 ℃保存?zhèn)溆?。正式實驗前用磷酸鹽緩沖液(PBS)稀釋成1.8×104PFU/mL病毒液,置于冰浴中備用。
1.3 試藥與儀器 1)藥物。無毒干蟾(貨號x1802901,批號600282972)購自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磷酸奧司他韋膠囊(75mg,國藥準字H20065415,批號0221901015,宜昌東陽光長江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分裝)購自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門診藥房。以上實驗用藥4℃避光保存?zhèn)溆谩?)試劑。QIAamp Viral RNA Mini Kit(QIAGEN GmbH公司,貨號52904,批號163014099),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實時熒光PCR法)(江蘇和創(chuàng)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貨號CN10-4C-100,批號19100801),TRIzol Reagen[t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貨號15596018,批號94204],PrimeScriptTMRT reagent Kit(Perfect Real Time)[寶日醫(yī)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貨號RR037A,批號 AJ91586A],TB GreenTM Premix Ex TaqTMⅡ(Tli RNaseH Plus)[寶日醫(yī)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貨號RR820A,批號AJG1873A],PCR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Mouse Magnetic Luminex Assay(10 Plex)(R&D Systems公司,貨號 LXSAMSM-10,批 號L136156)。3)主要儀器。生物安全柜(Ⅱ級B2型)(美國NUAIRE公司,型號NU-425-600E),電子天平(瑞士METTLER公司,型號PB153-S/FACT),高通量組織研磨儀(德國Qiagen公司,型號TissuelyserⅡ),小型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德國Eppendorf公司,型號5424R),正置白光拍照顯微鏡(中國尼康公司,型號Eclipse Ci-L),掃描儀[3DHISTECH(Hungary)公司,型號Pannoram?ic250],分光光度計(美國Thermo Nanodrop公司,型號ND-1000),實時熒光定量PCR儀(新加坡Applied Bio?systems B.V公司,型號7500FAST),Luminex液相芯片分析系統(tǒng)(Luminex公司,型號X-200)。
1.4 分組與造模 實驗設空白組、模型組、奧司他韋組、無毒干蟾組,每組8只小鼠。實驗動物適應性飼養(yǎng)7 d后稱定體質(zhì)量。除空白組動物外,其余動物按照文獻中方法建立甲型流感病毒肺部感染模型[9]。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0.1 mL/10 g體質(zhì)量)輕度麻醉小鼠后,每只小鼠鼻孔內(nèi)均勻滴入流感病毒液0.02 mL,建立模型。空白組動物隔離飼養(yǎng)在同等條件下的房間,并按同樣方法鼻腔接種PBS溶液0.02 mL。
1.5 干預方法 參考文獻[10]按直接折算法計算小鼠與人的臨床等效劑量。磷酸奧司他韋的給藥劑量為19.19 mg/(kg·d),無毒干蟾的給藥劑量為感染后第1~3日予2.08 g/(kg·d),感染后第4~7日予1.04 g/(kg·d),模型組給予等量PBS。于感染后2 h開始灌胃給藥,每天1次,每次0.3 mL,連續(xù)給藥7 d。
1.6 標本采集 流感病毒感染后第7日,每組小鼠稱體質(zhì)量,輕度麻醉小鼠后取血,4℃12 000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稱取小鼠肺臟質(zhì)量,收集部分肺組織置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剩余肺組織-80℃凍存。
1.7 檢測指標 1)小鼠一般情況比較:觀察各組小鼠體質(zhì)量、活動、皮毛、呼吸、飲食、大小便等情況。體質(zhì)量變化百分比(%)=第X天體質(zhì)量(g)/第0天體質(zhì)量(g)×100%。2)肺指數(shù):稱小鼠體質(zhì)量后,取肺臟稱定質(zhì)量,計算肺指數(shù)。肺指數(shù)=肺臟質(zhì)量(g)/體質(zhì)量(g)×100%。3)肺組織中病毒載量:取出-80℃保存的肺組織,按照病毒RNA提取試劑盒說明書提取各組樣品的流感病毒RNA。PCR反應為20 μL體系,含RNA 2 μL,PCR 反應混合液17.2 μL,酶混合液 0.8 μL。反應條件:42 ℃ 10 min,94 ℃ 10 s,94 ℃ 5 s,50 ℃ 20 s,72 ℃ 20 s,5個循環(huán);94 ℃ 5 s,56 ℃ 50 s,72 ℃ 15 s,40個循環(huán)。3)結(jié)腸長度:分離回結(jié)腸交界處至肛門的結(jié)直腸,測量結(jié)腸長度(cm)。4)肺組織病理變化: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肺和結(jié)腸組織、石蠟包埋、切片(4~5 μm)、蘇木素-伊紅(HE)染色后,在200倍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組織病理變化。參照文獻中病理學評分標準[11],每張載玻片隨機選取3個視野,利用雙盲法對肺組織進行病理學評分。0分:肺泡壁完好無增厚,無炎性浸潤,無充血;1分:肺泡壁輕微彌散性炎性細胞浸潤(中性粒細胞),肺泡壁無明顯增厚;2分:明顯和廣泛的炎性細胞浸潤(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肺泡壁輕微增厚(1~2倍);3分:嚴重的炎性細胞浸潤,個別區(qū)域肺泡壁增厚至3~5倍;4分:嚴重的炎性細胞浸潤,肺泡壁明顯增厚,25%~50%肺組織實質(zhì)化;5分:嚴重的炎性細胞浸潤,肺泡壁明顯增厚,>50%肺組織實質(zhì)化。5)RT-qPCR法檢測肺勻漿中細胞因子mRNA表達情況:取出-80℃保存的肺組織,用Trizol法提取各組樣品的總RNA。逆轉(zhuǎn)錄成cDNA,以cDNA為模板,按TB GreenTMPremix試劑說明,分別加入βactin、TNF-α、IL-1β、IL-6引物進行擴增,見表1。PCR反應為20 μL體系,含cDNA 2 μL,TB Green Premix Ex TaqTMⅡ(2×)10 μL,上下游引物(10 μmol/L)各0.8 μL,ROX Reference Dye Ⅱ(50×)0.4 μL,以RNase Free H2O補足至20 μL。反應條件:95 ℃ 30s,95 ℃ 3 s,60 ℃ 30 s,40個循環(huán),60~95 ℃繪制熔解曲線。采用2-ΔΔCt法計算目的基因相對表達量。6)液相芯片技術檢測血清和肺細胞因子表達: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術檢測小鼠血清和肺細胞因子TNF-α、IL-6、IL-10、IFN-γ及趨化因子CCL2、CXCL10的表達,Luminex X-200儀器讀數(shù),繪制標準曲線計算相應濃度。
表1 RT-PCR引物序列
1.8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多組樣本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齊時,用LSD進行多重比較,方差不齊采用非參數(shù)因子Kruskal-Wallis秩和檢驗。兩組間比較,對于滿足正態(tài)性時,采用t檢驗,不滿足正態(tài)性時用Mann-Whitney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組小鼠一般情況及體質(zhì)量比較 見表2。空白組小鼠皮毛干爽光滑,精神狀態(tài)良好,活潑,體質(zhì)量漸增。奧司他韋組和無毒干蟾組小鼠感染初期出現(xiàn)不活潑、食欲不振、撓鼻、噴嚏、排便減少,體質(zhì)量在流感病毒滴鼻后呈先下降、后回升、再下降趨勢,但比模型組體質(zhì)量下降緩慢,并且活動量稍多,皮毛蓬松及弓背程度較輕,奧司他韋組比無毒干蟾組小鼠癥狀稍輕,體質(zhì)量下降更緩慢。
表2 各組小鼠體質(zhì)量變化百分比比較(%,±s)
表2 各組小鼠體質(zhì)量變化百分比比較(%,±s)
注:與空白組比較,#P<0.05,##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與奧司他韋組比較,△P<0.05,△△P<0.01。下同。
組別空白組模型組奧司他韋組無毒干蟾組n 8 8 8 8第0天100±0.00 100±0.00 100±0.00 100±0.00第1天97.78±1.28 96.90±0.90 97.74±0.94 96.18±1.79#△第2天100.69±2.11 98.56±2.78#98.42±2.38 99.52±1.80第3天102.15±2.05 98.56±2.71##100.97±1.21 99.78±4.25第4天102.34±2.54 94.04±4.56##98.70±2.08*97.82±3.86#*第5天100.71±2.55 89.35±5.57##96.24±2.88##**95.00±5.96#*第6天100.82±2.87 85.12±5.91##94.50±2.98#**91.21±7.29##*第7天102.91±2.30 77.81±4.05##89.95±5.99##**82.49±5.87##*△△
2.2 各組小鼠肺指數(shù)比較 見表3。流感病毒感染后第7日,模型組的肺指數(shù)高于空白組(P<0.01);奧司他韋組和無毒干蟾組的肺指數(shù)均較模型組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無毒干蟾組的肺指數(shù)高于奧司他韋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各組小鼠肺組織病毒載量比較 見表3。模型組小鼠肺組病毒載量較正常組明顯升高(P<0.01)。與模型組比較,奧司他韋組和無毒干蟾組小鼠肺組織病毒載量明顯降低(P<0.01),奧司他韋組和無毒干蟾組小鼠肺組織病毒載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各組小鼠肺指數(shù)、肺組織病毒載量比較(±s)
表3 各組小鼠肺指數(shù)、肺組織病毒載量比較(±s)
組別空白組模型組奧司他韋組無毒干蟾組n 8 8 8 8肺指數(shù)(%)0.59±0.04 1.87±0.28##1.11±0.31##**1.48±0.30##*△病毒載量(PFU)0.19±0.08 17 343.64±2328.67##3 807.44±2902.38#**6 274.80±2008.52##**
2.4 各組小鼠肺組織大體解剖觀察和病理損傷程度比較 流感病毒感染后第7日,大體解剖發(fā)現(xiàn),正常組小鼠肺組織顏色粉嫩。模型組小鼠肺組織明顯變大,呈水腫樣腫脹,肺部一葉至多葉甚至整個肺部顏色暗紅。奧司他韋組和無毒干蟾組小鼠大體解剖發(fā)現(xiàn),其肺組織水腫樣病變較模型組輕,顏色淺,奧司他韋組較無毒干蟾組病變稍輕。見圖1。
圖1 各組小鼠肺大體解剖觀察
流感病毒感染后第7日,觀察HE染色肺組織病理變化。正常組:肺組織未見異常,氣管和肺泡結(jié)構清晰,管腔內(nèi)無滲出物,血管無擴張充血,基本無明顯的炎性細胞浸潤。模型組:小鼠肺泡組織結(jié)構不清,部分肺泡融合擴張,部分肺泡萎陷不張,肺泡間隔明顯增寬,肺間質(zhì)和肺泡內(nèi)有蛋白質(zhì)水腫液及大量炎癥細胞浸潤,肺微血管充血、出血。奧司他韋組:肺泡萎陷、融合明顯改善,肺間質(zhì)和肺泡水腫不明顯,肺泡間隔見少量纖維性滲出,肺間隔內(nèi)炎細胞滲出有一定好轉(zhuǎn)。無毒干蟾組:肺泡結(jié)構較模型組有改善,肺泡萎陷、融合,較模型組有一定好轉(zhuǎn),炎癥細胞浸潤較少。見圖2。
圖2 各組小鼠肺組織病理損傷比較(HE染色,200倍)
2.5 各組小鼠肺組織病理學評分及結(jié)腸長度比較見表4。1)肺組織病理學評分:模型組、奧司他韋組和無毒干蟾組的病理評分較空白組不同程度升高(P<0.01)。經(jīng)藥物治療后,奧司他韋組和無毒干蟾組的病理評分較模型組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奧司他韋組與無毒干蟾組無顯著差異(P>0.05)。2)結(jié)腸長度:模型組、奧司他韋組和無毒干蟾組的結(jié)腸長度較空白組不同程度短縮。其中模型組與無毒干蟾組較空白組明顯縮短(P<0.05或P<0.01),而奧司他韋組的差異不明顯(P>0.05)。與模型組比較,奧司他韋組和無毒干蟾組的結(jié)腸長度較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1)。奧司他韋組和無毒干蟾組的結(jié)腸長度無明顯差異(P>0.05)。
表4 各組小鼠肺組織病理學評分及結(jié)腸長度比較(±s)
表4 各組小鼠肺組織病理學評分及結(jié)腸長度比較(±s)
組別空白組模型組奧司他韋組無毒干蟾組n 8 8 8 8結(jié)腸長度(cm)6.74±0.18 5.30±0.49##6.38±0.23**6.05±0.53##**肺損傷病理評分(分)0.00±0.00 2.88±0.83##1.75±0.71##**1.88±0.64##*
2.6 各組小鼠肺組織細胞因子基因表達量比較 見表5。流感病毒感染后第7日,模型組小鼠肺組織的TNF-α、IL-1β、IL-6 mRNA相對表達量水平較正常對照組明顯升高(P<0.01)。經(jīng)過干預治療,無毒干蟾組的促炎性細胞因子TNF-α、IL-1β、IL-6 mRNA相對表達量水平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地下降(P<0.01)。
表5 各組小鼠肺組織細胞因子mRNA相對表達量比較(±s)
表5 各組小鼠肺組織細胞因子mRNA相對表達量比較(±s)
組別空白組模型組奧司他韋組無毒干蟾組n 8 8 8 8 TNF-α mRNA 1.88±0.41 128.39±22.22##96.23±18.69##**75.85±12.37##**IL-1β mRNA 0.87±0.20 600.99±145.33##62.37±18.39##**18.00±5.57**IL-6 mRNA 5.39±2.00 52.70±11.50##26.88±5.23##**8.36±3.13**
2.7 各組小鼠血清和肺組織中細胞因子含量比較見表6。流感病毒感染后第7天,模型組小鼠血清中TNF-α、IL-6、IL-10、IFN-γ、CCL2、CXCL10的水平較空白組明顯升高(P<0.01或P<0.05)。奧司他韋組和無毒干蟾組血清中細胞因子TNF-α、IL-6、IL-10和趨化因子CCL2、CXCL10的水平較模型組顯著降低(P<0.05或P<0.01),無毒干蟾組血清IFN-γ的含量與模型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模型組小鼠肺組織的TNF-α、IL-6、IL-10、CCL2、CXCL10的表達量較空白組明顯升高(P<0.01)。經(jīng)過干預治療,奧司他韋組和無毒干蟾組肺組織的促炎性細胞因子TNF-α、IL-6和趨化因子CCL2、CXCL10的濃度均顯著下降(P<0.05或P<0.01),無毒干蟾組細胞因子IL-10和IFN-γ的水平均較模型組顯著降低(P<0.05或P<0.01)。
表6 各組小鼠血清和肺組織細胞因子水平比較(pg/mL,±s)
表6 各組小鼠血清和肺組織細胞因子水平比較(pg/mL,±s)
組別空白組(n=8)模型組(n=8)奧司他韋組(n=8)無毒干蟾組(n=8)部位血清肺組織血清肺組織血清肺組織血清肺組織TNF-α 1.24±0.47 0.71±0.12 5.54±1.71##19.13±4.30##3.43±1.32##*13.60±2.41##*1.69±0.60**7.40±3.96#**IL-6 7.40±5.75 63.65±17.78 236.99±68.77##610.04±96.79##73.10±58.42**222.68±133.94#**25.47±16.82**426.23±30.16##*△IL-10 4.91±1.91 20.86±15.62 17.69±4.13##73.19±27.54##12.90±2.06##*62.48±13.33##11.29±0.93##*18.14±3.87**△IFN-γ 3.55±1.48 15.54±4.19 114.08±59.55#290.15±125.06##242.86±90.32##*441.28±171.49##77.44±59.31△△82.81±35.82*△△CCL2 117.39±21.25 150.69±10.10 223.12±39.31##8 572.67±2 084.47##162.82±46.12#**4 828.70±1 518.41##**130.50±15.64**3 103.33±362.69#**CXCL10 26.84±10.43 22.99±7.08 569.78±146.64##8 089.89±2 938.30##322.07±95.07##**5 127.50±4 437.46##*151.45±96.23**△2 201.67±402.21##**△
流感病毒肺炎屬于中醫(yī)學“溫病”范疇,中醫(yī)藥防治流感已有數(shù)千年歷史。蟾蜍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動物,蟾酥、干蟾皮、蟾衣等均是藥材。研究發(fā)現(xiàn),蟾酥注射液對疑似甲型H1N1流感高熱患者具有良好的退熱效果,顯效率達90%[9]。蟾苷提取物能明顯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指數(shù)、抑制肺內(nèi)病毒繁殖[12]。蟾毒內(nèi)酯對流感病毒FM1具有直接滅活作用,對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組織具有修復和保護作用[13]。本課題組前期對含有蟾酥的六神丸進行了體外抗病毒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六神丸可減輕病毒感染HEp-2細胞病變反應。
預實驗中,無毒干蟾組的給藥劑量為1.04 g/(kg·d),連續(xù)給藥7 d,發(fā)現(xiàn)與模型組比較,無毒干蟾組小鼠體質(zhì)量、肺指數(shù)和結(jié)腸長度均有保護作用的趨勢,但差異尚無統(tǒng)計學意義。根據(jù)本文通信作者王成祥教授的臨床經(jīng)驗,急性感染期,邪氣較劇時,應當加大給藥劑量才可阻斷進展,因此本研究將前3 d的給藥劑量增加一倍,即2.08 g/(kg·d),后4 d仍為1.04 g/(kg·d),觀察發(fā)現(xiàn)與模型組比較,無毒干蟾組的小鼠體質(zhì)量、肺指數(shù)和結(jié)腸長度均有明顯保護作用。
本實驗研究證實,流感病毒感染急性期,模型組小鼠體質(zhì)量明顯下降,肺指數(shù)和肺病毒載量明顯升高,肺組織炎癥反應嚴重程度達到高峰,肺組織中出現(xiàn)黏膜水腫、充血、炎癥細胞浸潤明顯等。肺組織高表達促炎因子TNF-α mRNA、IL-1β mRNA和IL-6 mRNA升高,血清和肺組織高表達促炎性細胞因子TNF-α、IL-6及趨化因子CCL2、CXCL10升高,同時抗炎性細胞因子IL-10水平也升高,且肺部炎癥病變程度與TNF-α mRNA、IL-1β mRNA、IL-6 mRNA、TNF-α、IL-6、CCL2、CXCL10的水平相一致。TNF-α促進微靜脈的黏附分子表達,導致細胞外滲進入肺部,同時招募細胞到炎癥和正常組織,促進產(chǎn)生趨化因子,是反映肺部感染及病變程度的良好指標[14]。IL-1β是主要的快速反應促炎介質(zhì),在肺部炎性疾病早期有重要的作用[15]。IL-6在急性炎癥反應中參與急性期反應蛋白的合成,是參與病毒感染過程的關鍵細胞因子。CCL2可趨化單核-巨噬細胞、記憶性T淋巴細胞和樹突狀細胞聚集,促進初始T細胞增殖和TNF-α產(chǎn)生[16]。CXCL10可趨化T淋巴細胞、自然殺傷細胞和單核細胞聚集,促進IFN-γ、IL-6、IL-8等多種細胞因子分泌[17]。CCL2和CXCL10與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損傷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IFN-γ主要介導與細胞毒和局部炎癥有關的免疫應答。以上實驗結(jié)果表明,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體內(nèi)過度的因子釋放會引起劇烈的炎性反應,產(chǎn)生組織病理變化,因此藥物干預使免疫狀態(tài)達到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本實驗研究證實,無毒干蟾能夠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后血清和肺組織中促炎性細胞因子TNF-α mRNA、IL-1β mRNA、IL-6 mRNA,血清和肺組織中促炎性細胞因子TNF-α、IL-6和趨化因子CCL2、CXCL10的過度表達,減少肺組織充血、水腫和炎性細胞浸潤,減輕肺組織的病理變化,抵抗流感病毒感染導致的急性肺損傷。無毒干蟾下調(diào)了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血清和肺組織中IL-10和IFN-γ的過表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機體過度的抗炎反應,有助于免疫細胞清除流感病毒的同時不使免疫系統(tǒng)受抑制,從而使機體的免疫狀態(tài)達到平衡,有利于流感病毒感染后靶器官病理損傷的修復[18]。
同時,實驗還發(fā)現(xiàn),流感病毒感染后的小鼠排便減少、結(jié)腸變細、結(jié)腸長度縮短,磷酸奧司他韋和無毒干蟾干預后的小鼠較模型組排便增多、結(jié)腸變粗、結(jié)腸變長,提示流感病毒感染引起肺部損傷的同時,對于結(jié)腸的生理狀況也有一定的影響,而無毒干蟾可以改善結(jié)腸的不良狀況。中醫(yī)有頗多肺與大腸相表里的相關記載?!饵S帝內(nèi)經(jīng)》言“肺合大腸”。“肺手太陰之脈,起于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大腸手陽明之脈……絡肺,下膈屬大腸”。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fā)肅降”“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大腸的主要功能是傳導糟粕,排泄大便,肺的肅降功能促成了糟粕在大腸的傳導,一旦肺系疾病產(chǎn)生,肅降功能受到影響,大腸即傳導失司。
綜上所述,本研究發(fā)現(xiàn),無毒干蟾對于流感病毒H1N1感染后的急性肺損傷有一定的保護和修復作用,同時對結(jié)腸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無毒干蟾的抗流感效果值得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