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蓉
所謂“微型日記”,就是用較短的篇幅將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來的一種形式。微型日記的文體形式多樣,可以是詩歌、隨筆,也可以是在書籍中看到的好詞好句。微型日記是現(xiàn)階段比較新穎的教學方式,相比于傳統(tǒng)的篇幅較長的日記,它既有傳統(tǒng)日記的功能,又體現(xiàn)了更多的優(yōu)點,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利用微型日記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
日記作為每天都要完成的寫作練習,每天都找到合適的寫作話題很不容易,特別是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學校上課。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生活和日常接觸到的事物,不能忽略生活的細節(jié),找到感興趣的點,作為日記主題。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將微型日記的題目放寬,讓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發(fā)現(xiàn)和觀察身邊的事物,作為微型日記的主題。除了可以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寫作技巧,還能養(yǎng)成多觀察、多思考生活的良好習慣。隨著學生對生活觀察的深入,還能豐富內心的情感,在作文中流露真情。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需要教師耐心指導,有些學生雖然懂得在生活中多觀察多發(fā)現(xiàn)的道理,但仍然難以獲得新穎的寫作主題。這時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從旁啟發(fā)和指點,讓學生逐步能用發(fā)現(xiàn)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事物,從而豐富寫作內容。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課外實踐活動或者組織春游、秋游,在活動的過程中不斷提醒學生觀察身邊事物,提高他們觀察生活、確定文章主題的能力。
二、利用微型日記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興趣是人們做一件事的最初動力。有些學生提到寫作就頭疼,大部分問題都在于“沒有東西可寫”和“不想寫”,而且很多時候作文對于學生而言是“必須完成的任務”“必須寫”,這導致他們對寫作產生抗拒心理,寫出的內容也沒有真情實感,文章內容空洞乏味,寫作訓練的目標很難達到。
相比于其他類型的寫作訓練,微型日記在形式上更加輕松,不限制字數(shù)和題材,也不限制文體,學生在想到微型日記時,感覺是輕松愉悅的。在輕松愉悅的前提下,學生可以寫喜歡的題材,比命題作文更簡單。比如學生可以在微型日記中描寫自己喜歡的某個漫畫人物,而這在命題作文中幾乎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這種輕松的心情和自定主題的方式,讓學生更加愿意寫微型日記,并逐漸體會到寫作的樂趣,從而對寫作更加積極,甚至主動要求寫作,繼而不斷提高寫作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微型日記提供范圍很廣的題目,或者布置學生非常感興趣的熱點話題,以激發(fā)寫作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寫下水文,寫一個題目為“我棒棒噠”的微型日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以“我棒棒噠”為題讓學生寫作。這樣的方式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表達真情實感,從而逐步產生寫作興趣。
三、利用微型日記積累寫作素材
微型日記沒有字數(shù)的限制,更適合學生練習寫作。寫文章與學習其他學科一樣,都需要大量的練習。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作文的字數(shù)要求通常是400-500字,由于寫作的經(jīng)驗不足或者素材不豐富,有些學生覺得很難達到字數(shù)要求。通過微型日記的積累,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事物,或是某天的見聞,簡單到一道菜、一朵花,都可以寫作,以便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寫作素材豐富了,對不同的主題和內容都有涉獵,不論遇到什么作文題目,學生都可以文思泉涌,寫字數(shù)要求較高的作文時也能得心應手,文章內容會更加充實。
例如,教學部編版五年級上學期第二課《落花生》,教師可以按照書后“小練筆”的指導,讓學生描寫身邊“默默無聞做貢獻的人”。這要求學生認真思考和觀察身邊的人,描寫某個具體的人或者某類抽象的人,寫出他們的形象、行為和品格。微型日記的篇幅不大,但是要求語言精煉,描寫到位。完成微型日記后,教師可以利用課上或者課下的時間讓學生交流分享,拓寬學生對“默默無聞做貢獻的人”以及“某一類人”的思路。作為擴展訓練,可以讓學生在思考后,通過微型日記,對身邊或社會上不同類型的人進行描寫,以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這樣,只要是遇到描寫“人”的作文,就能使用這些素材。
四、利用微型日記提高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在寫作微型日記的過程中,需要學生留心觀察和發(fā)現(xiàn)身邊的事物,多提問題、多思考,并以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作為微型日記的主題。由于微型日記沒有字數(shù)限制,防止出現(xiàn)很多學生為了拼湊字數(shù),寫出內容空泛、千篇一律作文的問題。為了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少注水”,圍繞中心思想寫作,不“東一榔頭,西一棒槌”,要歸納和總結要表達的內容,讓句與句之間邏輯更加合理順暢,這個過程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開展這方面的訓練時,教師可以借助與課堂內容相關的課外讀物,安排一些微型日記形式的讀后感,讓學生在增加課外閱讀量的同時,提高歸納和總結的能力。例如,學習《草船借箭》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閱讀《三國演義》,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每組選擇閱讀一個小故事,并以微型日記的形式簡要描述這個故事,然后寫出感想。這樣的練習能很好地訓練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而且短小的篇幅能讓教師更快地瀏覽,并針對微型日記中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微型日記作為新型的教育手段,相比于傳統(tǒng)的日記有著很多優(yōu)勢,教師在教學中應盡力利用這些優(yōu)勢,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歸納總結能力,積累多種類型的寫作素材,從而進一步提高寫作能力。